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研究》1989年笫2期报导了姜建强同志的“‘应用哲学’即‘无哲学’”的观点。对此我有所启发,但不敢苟同,特提出一些看法与之商榷。姜建强同志的立论依据之一是:“应用哲学”取消了哲学思维的特点。这一论据,至少包含五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即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的特点、什么是“应用哲学”、什么是“应用哲学”的特点和“应用哲学”是否取消了哲学的特点等,对这些问题,我与姜建强同志的观点是有区别的。在姜建强同志看来,哲学“是人类智  相似文献   

2.
江总书记去年8月7日在北戴河的讲话和今年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集中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北戴河“8·7”讲话,明确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一样”,即四个“同样重要”,主要是为解决人们“重理轻文”的思想认识问题;人民大学“4·28”讲话,在重申“四个同样重要”的基础上,又突出地强调了“关键在于落实”。江总书记说:“我讲了这四个同样重要,对这四个同样重要大家都很认同,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这就向全党全国有关部门提出了贯彻落实“四个同样重要”的艰巨任务。长期以来,重…  相似文献   

3.
去年8月7日,江总书记在北戴河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今年4月28日,江总书记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殷切希望。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高度重视。作为社科研究人员,我们感到欢欣鼓舞: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结合我院和我所的实际情况学习讲话精神,我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是人才的培养。江总书记的“四个同样重要”,其中有两个涉…  相似文献   

4.
我是求新造船厂修造车间的一个四级钳工,小时候由于家里贫困,断断续续总共只念了四年书,小学还没有毕业,一九四八年春天,便进入当时的中法求新造船厂(现在的求新造船厂)当钳工学徒。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我自动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复员后,一九五七年六月份又回到自己的母厂。我学哲学起初是不自觉的。一九五二年以前,我虽然一贯爱好读书,但是已记不起有没有看过哲学书,只记得一九五二年在东北时,一天“东北日报”刊登了毛主席的哲学名著“矛盾论”,一个同志问我:“周宝林你书看过很多,这一篇文章你看过没有?”我摇摇头,他说:“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于是我们两人就一起读完这篇文章,从此后,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理解现代 以现代解释传统——景海峰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老师,您是如何开始研究哲学的?能否简单谈一下您的治学经历?●好的。我是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当时对哲学并无特别兴趣,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哲学为何物。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所以“入门”也很特殊,不像现在。那时的哲学系只有一个专业,偏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相关的课程占了一半以上;其他如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逻辑、自然科学基础、伦理学、美学等,加起来大概只有一半。所以,本科的四年教育算是“启蒙”,刚刚摸了一点门径。大三后,我选了汤一介老师的“魏晋玄学专题”、“道教史”,和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课,对中…  相似文献   

6.
人是哲学的奥秘──张曙光《哲学与人生》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很奇妙:人们最熟知的对象往往并不真知,经常在讲说的事物恰恰最难说得清楚,“人”就是这样的对象,“哲学”也属于这样的事物。历来,“人”被人们看作最难理解之谜,“哲学”自己总在不断追问什么是哲学,这显然不会没有某种道理蕴涵其中。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其实是连理而生的一回事,一旦人的谜底被揭开了,哲学是什么也就容易说清楚;反之.如果哲学弄清了自己的本性和身世.也就表明人开始走向充分的自知和自觉,我把这叫做: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理论。这句话不只包含人和哲学有着…  相似文献   

7.
求真之路     
我是一个中国人 ,学的却是外国哲学 ,这里头总让人觉得有点儿蹊跷。记得 70年代末我报考研究生的时候 ,许多同事和熟人都来问我 :你怎么搞了这么一个专业 ?有人表示“理解”说 ,冷门嘛 ,成功率高。我当时只是笑笑 ,无法作出解释。其实那时我自学西方哲学(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在西方哲学中的话———这应当是常识 )已有十年工夫了 ,至于我为什么走上哲学这条道路 ,我已在“我怎么学起哲学来”一文 (载《新批判主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中谈过了。在本文中 ,我主要想谈谈我的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我们这一代人是从“文革”那…  相似文献   

8.
“忘”是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此衍生出忘年、忘物、忘己等诸多修养工夫,其中以“坐忘”最为复杂难解,也最具哲学意味。在《庄子》中,不仅“忘”与“丧”在表面字义、审美倾向和哲学意涵上均有所不同,而且“坐忘”与“吾丧我”在表达内容、内在状态与后世影响上也有所区别。庄子之“忘”共有四个层次,依次是忘外物是非、忘形身死生、忘心忘己和忘忘,四个层次层层递进,既是道家“减损”的修养工夫,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部分,二者共同期待一个不受负累、自由超越的理想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继本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结构主义思潮之后,在法国又出现了一个反映资产阶级精神的哲学,这便是“新哲学”。它的出现虽然是昙花一现,但十分引人注目。在1977年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它几乎成了法国宣传和学术争论的中心,“新哲学家”的文章,谈话充斥着法国的报刊、电台和电视节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所谓“新哲学”是怎么回事呢? 一、“新哲学”的概况和它产生的社会原因 “新哲学”原是法国的一股既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又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但直到1976年才被冠以“新哲学”名称。首先使用“新哲学”一词的是“新哲学家”之  相似文献   

10.
论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经营主体,但其“法定身份”亟待确认。根据各省市对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本文认为家庭农场的法律组织形式为非团体法人,拥有独立的字号、意志、相对独立的财产。依据我国国情,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介于专业大户与农民合作社之间,属于一个过渡的经营主体,最终发展方向是农民合作社。同时,国外发展家庭农场的部分经验,在我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广州的《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报道了姜建强同志的应用哲学即“无哲学”的观点。我即撰写了《“应用哲学”即“无哲学”吗?》一文与其商榷,发表在该刊1990年第1期上。拙文发表后,该刊在1990年第4期刊发了吴忠同志《“应用哲学”是哲学吗?》与我商榷。这两篇文章均在1991午《哲学年鉴》列目。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3年我才有幸拜读此文。当  相似文献   

12.
1  通常,历史哲学(philosophyofhistory)指的是两个截然不同但又不可割裂的分支。一个分支是对历史研究进行哲学分析,即对历史学家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逻辑的、概念的和认识论的概括;另一个分支是试图在事件的进程中,或在历史进程的一般性质中发现某些意义或重要性,它超出普通历史著作的可理解性之外。在当代文献中,这两个分支通常分别被称为“批判的历史哲学”和“思辨的历史哲学”,有时也被称为“分析的”和“统观的”历史哲学,或“形式的”和“实质的”历史哲学。二者的区别类似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区别。  思辨的历史哲学指对历史的一…  相似文献   

13.
《哲学研究》一九六○年第七——八期发表了周景芳同志的“怎样理解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几个问题”一文。文中把一九五九年第四季度开始讨论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以及错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质变阶段的同一性和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等问题,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即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种关系还是两种关系的问题上来讨论。提出不同意我的看法的意见。他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种关系(矛盾)的二重性,不是两种关系。”他认为我的“问题就出在‘两种关系’这四个字上,”“这不仅仅是四个字的问题,而是一种根本观点,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一个纲,其他问题皆由此而来。”周景芳同志把问题归结到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种关系还是两种关系的问题上来讨论,确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这样的讨论对辨清“怎样理解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几个问题”大有好处。但在我看来,周景芳同志对这个关键性问题的看法,还是值得商榷。也可能我的看法不对,但是为了使讨论进一步开展,现在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我的看法是错误的,我将坚决修正自己的错误。总的说来,我的问题不出“两种关系”这四个字上,而周景芳同志的问题却出在“不是两种关系”这六个字上,而且“这不仅仅是六个字的问题,而是一种根本观点,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一个纲,其他问题皆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与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座谈时,再次突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重申了四个“同样重要”提出了五个“高度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这一重要讲话是对北戴河“八七”讲话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是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江总书记这次谈活,站在时代前列,反映时代精神,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晓江 《东南学术》2000,(2):115-119
我正式以中国哲学与文化问题为研究的专业 ,约从1982年始 ;而其中又以生死哲学为主要方向 ,则大概从1985年始。但回想起来 ,自己对哲学的兴趣生发得更早一些 ,远在我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劳动时 ,因无书可读 ,手头仅有一些小说和一本《简明哲学辞典》 ,我边从事着沉重的体力劳动 ,边挑灯夜读辞典 ,4年过去了 ,我由不懂到有些懂到基本上懂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了自己对哲学的兴趣。后来 ,我在有机会进大学深造时 ,毫不犹豫地选择念哲学 ,此偶然乎?必然乎?很难说清 ,只记得当时自己挑选专业时 ,心中默语 :非哲学不学。如…  相似文献   

16.
我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后来又留系工作至今。我是在一种特殊境域中对《学术月刊》产生好感的。我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报考哲学系则出自对文科的偏爱。当时我们班上绝大部分都是调干生,在年龄上我属于“小弟弟”。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大家都发愤学习,没有想到,第二年就赶上“反右”斗争。在一次讨论中,我发言认为胡风是文艺思想问题,不是反革命;加上在培养目标辩论中,我主张培养专家,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为此,我受到严厉的批判。只是因为班上已经揪出了三个“右派”分子,完成了指标,加上自己年龄小,我才逃过这一劫。但也因此陷入苦闷,并怀疑我对哲学——这一门倡导思考和辩论之学问——的选择是否错了。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统和综合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哲学的特点和贡献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有许多人对用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来整理中国哲学所带来的问题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有意义的。冯友兰先生、金岳霖先生等人都对“中国哲学”和“中国的哲学”进行了区分。我在《中国哲学大纲》和其他的文章中也对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 ,我现在依然坚持那时候的看法。也就是说 :“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在根本态度上未必同 ;然而在问题及对象上及其在诸学术中的位置上 ,则与西洋哲学颇为相当。”①“区别哲学与非哲学 ,实在是以西洋哲学为表准 ,在现代知识情形下 ,这是不得不然的。”② 基于此 ,我认…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月刊》第一期刊登“哲学的根本问题应当是两个”一文中,作者王红玫和秋白兰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不只是一个,应当是两个。”“除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根本问题外,还有一个哲学根本问题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我觉得要弄清哲学根本问题是一个还是两个,或是两个以上,是否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从哲学根本问题本身入手,把握这一问题的产生、发展、和现实作用的基本情况。二、弄清哲学根本问题与其他问题的关系,特别是与方法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时间背后     
这不是一个哲学命题。凡俗的年代里,哲学被小心翼翼地规避着,但这般海德格尔式的话题,还是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与我们相遇———因为,这个叫“时间”的人。有人写过一篇文章:《时间:不只是一个名字的故事》。但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时间之于我,就是一个名字,或者说,是电视上的一个符号,一个颇富意味且极具号召力的符号。《东方时空》开播那年,我刚刚20岁,那时,正迷着有声有色的MTV,最喜欢看的自然是《金曲榜》。但时间的名字要比他的栏目《东方之子》更醒目,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并顽固地认定那是个笔名,是“东方时空”的配套产物。其后的十年…  相似文献   

20.
《学术研究》1988年第4期《美国系统工程学者依·拉兹洛谈中国改革与哲学》中,拉兹洛提出: 由于“系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的当代形态,而中国目前的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所以,“中西方哲学应该而且很有可能在系统哲学中接近”,“用同样的思维方式——系统哲学进行思维”,或者说,“这就是我们之间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哲学基础。”依·拉兹洛教授这番话,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既然“系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