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家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以儒家所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墨家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之间的异质互补、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奔腾向前和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更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模式,既是文化传承过程中学派分化整合的基本点与活水源头,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家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以儒学所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墨家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之间的异质互补、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奔腾向前和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更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模式,既是文化传统过程中学派分化整合的基本点与活水源头,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唐代私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塾和庠要算是最早的私学。经两汉魏晋南北朝漫长的历史发展,私学至唐代已日臻成熟。 唐代私学就是指在野的文官、闲居故里的经学大家开办的私塾或聚徒读书讲学。唐代私学分为书院、乡学和聚徒讲学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徐良美学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它代表着文化的最高追求。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要而言之,就是一种"和"的精神,它广泛地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宇宙论和人生论,而且也是人的各种审美关系的基本表达形式,并最终体现了...  相似文献   

5.
高慧斌 《江淮论坛》2006,(5):183-186
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至南朝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从事私人讲学者多分布在京畿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讲学内容也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在京畿的私人讲学者多讲儒家三礼;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私人讲学者,教学内容不仅有儒学,还有史学、玄学、佛教、道家学说;其它地区的私人讲学者仅传授儒学。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极盛时期,其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主要表现为:(一)三教并行;(二)官私学盛;(三)崇尚儒雅;(四)学派林立。两宋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正是与两宋文化发展的历史特色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学术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渊源的关系。李大钊既受到先秦儒家的主流学术思想与道家的非主流学术思想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李大钊学术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不仅使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独树一帜 ,而且为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精神现象,而且也存在于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传统中。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扎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当代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构建同样需要坚持这一原则,只有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我国佛教史学的繁盛期,在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自幼浸润于传统文化当中的唐代高僧,他们或通过官学、私学,或通过寺学等多种途径接受儒家传统的经史教育,并将这种学术背景展露于其著述当中.因此,唐代高僧编撰的佛教史籍,不仅继承了传统史学的体裁和观念,而且为我们留存了中古社会的大量史料,特别是佛教史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私学发展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学是与官学相对应的一种教育形式 ,产生于春秋时期。此后 ,因为社会动乱 ,官学时常衰败不举 ,且自身又有种种限制 ,使得官学难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封建政府出于各种因素 ,对私学不时予以鼓励和支持 ,再加上文人儒生的积极参与和倡导 ,私学不但能够长期存在 ,而且经常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花间集》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间集》作为唐五代词的代表,不仅展现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体貌风格,而且带有深刻而复杂的时代文化印记。它是以俗艳为特征的世俗性文化和以享乐为目的的内倾性文化交汇下的产物。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具有音乐、地域、宫廷、女性等诸多世俗文化特性,在外在体貌与内在精神上均表现出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突破和叛逆,又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投射。  相似文献   

12.
"礼运大同"是中华文化原创期集先秦各学派理想主义的最早系统表达,并在以后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形成了持久生命力。近代以来,它吸收人类文明成果,顺应人类发展趋势,批判传统、判断西方、展望未来,并成功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的对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中国梦"既坚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和民族特色,又为它的实践确立了宏伟目标和路径选择。中国传统理想主义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追求,更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性批判精神。"中国梦"是一种思维范式、价值取向和求索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健康发展树立了一个理想主义维度。  相似文献   

13.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延伸和升华,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先天性地带有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简要地说,大庆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与传统文化中的精忠报国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经世致用精神和厚德栽物精神等文化基因血肉相连.认清并激活这些文化基因.不仅对大庆精神民族血统的认定具有重要归属意义,而且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延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沁芳 《理论界》2014,(6):16-18
"和而不同"是最具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哲学理念,它不仅富有强烈的辩证思想性特质,而且具有突出的辩证方法论特征,如此构成了"和而不同"丰富的哲学价值论意义。中国的多党合作制,是集"一致性"与"多样性"为一体的新型政党制度,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特质。在进一步探究优化多党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实现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和再造,不仅将"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深厚的辩证思想,而且作为一种丰富的辩证方法来考量和借鉴,进而为实现多党合作机制的完善,获得更多视角和方法上的创新与启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彩英 《北方论丛》2015,(2):117-120
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的哲学精神倾向对当时以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化地区盛行的怀疑主义学派、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等主要哲学派别,或者持有对既定理论的怀疑精神,或者持有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态度。他们有着共同的颠覆传统和批判现实的哲学精神倾向,而且他们在学术传承和思想观点上多有交叉,他们之间的差异只在于关注领域和实践态度上。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家文化·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孙武是春秋战国时代崛起的兵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极具代表性的军事家、思想家。孙子兵家学派自创始之日起,就以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雄迈心态与责任感,积极地参与到各诸侯国政治势力圈内;并且以其独特的理论指归参与战国诸子百家文化的大争鸣,从而使兵家文化理论深透到诸子文化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诸子学兵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兵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兵家文化不仅对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的终结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对此后二千年历史进程中乱世的平复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从乱世春秋中勃兴的兵家文  相似文献   

17.
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文化的诸种地域形态中,中原文化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源泉.但是,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艰难的现代转型一样,中原文化作为一种起于家耕文明的文化形态,它的转型则不但决定着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形象的转变,而且也必然对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发挥着重要影响.据此,对于中原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整理历史遗产的学术价值,而且是为当代社会发展寻找精神动力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艳华  陈建荣 《云梦学刊》2011,32(1):116-117
梅花为我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梅文化发展史如我国文明发展史一样悠久灿烂而没有中断且有迹可循。梅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还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具体表现在梅花的人化、人格化。  相似文献   

19.
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两大伟人。他们创立的儒、道学派,不仅在先秦并称“显学”,而且历久不衰,影响深远,成为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共同植根于华夏文化的土壤,故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他们之间又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①和视角的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并存互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多元一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和更新变化机制的系统。有鉴于此,进一步研究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异同,就成为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视域中,自然不仅是一个现象的事实世界,而且是一个终极价值意义的精神世界.由创生、道义与和谐三种元价值和精神,构成了中国式"三位一体"自然信仰精神体系.它们为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缔结了安身立命的自然信仰家园,对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价值来说,具有根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