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分别提出于1980s初、后期。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Swain认为语言输出在语言习得中有显著作用。语言输入假设是建立在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研究之上。语言输出假设是建立在“沉浸式教学”践和认知理论之上。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个终端行为,在语言习得中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菲律宾都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国内语言多元化以及国际语言冲击的格局,在近代都致力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国与东盟关系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菲律宾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对我国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的"使用论"强调了训练和使用在学习和理解语言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分析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语言游戏说理论,进而探讨在使用语言中理解语言的实际意义。通过对"女性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没有本质意义,也没有统一性意义,人们只有在多种多样的实际用法中,才能把握语言的意义。维特根斯坦重视在使用语言中理解语言是正确的,但是他走向否定一般、否定概括则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除了用自然语言交往以外 ,还要借助非语言进行交往 ,如体态语言、服饰语言、颜色语言、环境语言、气味语言等。非语言也叫拟语言 ,这些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积极地作用或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语言的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展开深入分析,厘清语言的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的基本概念。在语言的经济属性层面,论证语言资源的自身价值,探究语言产业的多形态化模式,探讨语言产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语言的政治属性层面,挖掘语言具有政治属性的动因,阐释语言政治属性的具体表现,研究语言政治属性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言环境是言语交际得以实现的环境。任何一种语言活动形式、任何一种言语行为的互动模式都存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笔者在学习、借鉴国内外语言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语言环境的三相系统结构。语言环境是由语言相、互动相和社会相构成的一个三相系统。语言环境的三相之所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系统是因为语言环境与言语交际之间、语言环境与语言基本规则之间具有顺应规律。这种顺应不仅体现在语言环境的语言相上 ,而且体现在语言环境的互动相和社会相上  相似文献   

7.
法律语言是一种有别于自然语言的技术语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律语言指的是全民语言在制定和实施法律以及法律科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法律语言是历代统治阶级、主流社会通过法律和法律工作者对语言施加影响的结果。作为一种有别于自然语言的技术语言,法律语言对全民语言的吸收与运用,有它自身的特点。在技术层面,法律语言在言语层次与表述层次,均呈现了区别于其他语言使用领域的区别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语言治理法治化是指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对语言进行法治化治理,语言治理法治化是涉及语言因素的法治化公共事务治理,具有法治性和公共性特点。语言治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体现在法治与语言、语言与治理、法治与治理之间的关系上。语言治理法治化的困境体现在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备性、语言主体依法管理监督的不充分性、语言治理客体依法参与的不适应性。语言治理法治化的路径选择体现在构建主体多元的语言治理法治化体系、提升系统综合的语言治理法治化能力、创新科学多样的语言治理法治化方式、营造和谐健康的语言治理法治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隐喻的意义     
思想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但语言能否真正表达思想,这在思想家那里始终是一个问题。然而,思想家虽怀疑语言,却又用以言说和书写。这说明思想本身又离不开语言。本文就思想与语言这一论题展开论述,旨在阐明:通过语言来丢开语言,通过书写来拒绝书写这一要旨。从而在语言与思想的思辨张力间,力图廓清"语言"允诺"思想"过往的"隐喻"空间。正是语言的隐喻形象,才使思想本身绽示在了语言当中。  相似文献   

10.
会话语言是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工具,这是有声的语言,但还有另一种语言则是无声的潜语言。在长期的美术教学中,仅以有声语言对美术教学是不够的,尽管会话语言是教学的主体语言,但也不可忽视潜语言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举例论述几种潜语言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先验哲学的理性视野下,语言存在的统一应该是基于理性存在的统一。语言存在的统一性既要体现在经验过程的语言现象里,又要体现在理性过程的纯粹语言形式里。前者呈现为了知识性对象存在的语言现象统一,后者则指向了纯粹理性对象的语言形式所在。自然世界的语言呈现形式,与理性世界的语言原因形式统一于理性主体的存在。语言存在的统一性,实现于理性存在的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2.
早期维特根斯坦将语言意义约束在世界中,其有无表达为作图式语言(非镜式语言)的能力与无能。思想批判表现为语言批判。由于作图式语言面临的种种困难,后期维特根斯坦将语言意义约束在语言使用的游戏中,其有无表达为对语言的可能使用与不可能使用。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意义看法的演化让他进入并超越了哲学的语言转向。  相似文献   

13.
试释"约定俗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荀子关于语言的"约定俗成"之说已被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但对语言"约定俗成"的过程却少有论及。可以从前后语言状态下讨论语言"约定俗成"的过程。在前语言状态下,由共同场景下共同意识焦点的牵引,语言在某一社团经过无形的"约定俗成";在后语言状态下,通过语言"传递之链",语言最终被整个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人与语言生态环境唇齿相依。“语言人”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已被现代语言学者们广泛使用。作为语用主体的语言人在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语言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在:语言生态环境决定语用主体的动态趋向;语言之间的竞争决定语用主体的语用活力;语言生态变异决定语用主体的语用变化。关注语言人的竞争与合作,关注语言人的语言态度等,是语言生态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语言在运用中不仅涉及语言本身 ,还涉及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 ,如用语者、用语空间、行为意识、语言指向和在运用过程中对语言的承感和应感以及虚拟层等 ,这些方面构成了语言在特定时空的运用关系。本文对语言在运用中所涉及的这些方面予以探讨 ,并将揭示和解决这些关系的实质视为”语介理论”。这对运用语言和学习语言都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研究模糊语言可以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本文在模糊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用价值,进而探讨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视阈下语言规划之语言能力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语言能力挑战。应对挑战,语言规划先行势在必行。"一带一路"语言规划应着眼于国家大局,从语言语种及功能、语言安全、语言传播等方面入手,在"一带一路"沿线广阔的国际空间展开语言能力的规划与建设。语言规划之价值在于语言服务。目前"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主要体现在语言人才服务、文明互鉴、文化融通、语言社会应用服务、语言产品及国际军事安全语言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政治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政治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对语言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对语言方式的影响,主要是语言的传达手段和表达方式;(2)对语言兴亡的影响,一个政治集团的崛起和消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语言的兴亡;(3)对语言地位的影响,一种政治势力的地位变化影响到语言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语言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论新闻语言变异的修辞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闻语言中,因题旨情境的需要而进行的语言变异能够达到比规范用法更加有效的修辞效果。语言既要有规范的结构又要在实践中创新。变异是在遵循语言结构规范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建构创新的重要手段,那些符合语言现有规范一般规律的变异是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它们在表达概念意义和传递理性信息的基础上能够产生丰富的潜在信息和美学信息。部分变异有可能成为新的语言规范进入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隐喻普遍性表明对隐喻的掌握在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功能语言学理论范畴内,语言发展涉及三个方面:即语言种系发生(phylogenesis)、个体发生(ontogenesis)、语篇发生(logogenesis)。语言的个体发生涉及个体的语言发展情况,反映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直白式到隐喻式的语言发展规律。由于语言的隐喻性,语言学习者学会使用隐喻表达的能力以及理解隐喻的能力通常被看成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标志。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语言教学方式。从语言个体发生的角度来探究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发展规律,有望挖掘出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