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德国实习     
<正>2015年10月,我前往日本东北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研二那年,我成为德国波恩大学的一名交换生。其间,不会德语的我在德国实习了三个月——勇敢走出在德国当交换生时,我的课程比较少,因此有不少可以灵活支配的时间。有一天,我约德国朋友外出游玩,可她说不行,原来她刚在招聘网站上找到一份实习工作,第二天要去实习,需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我之前从没想过在德国实习,但那天与她的对话,就像是突然燃起的小火苗,让我对实习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2.
来德国两年了,一切都在慢慢适应之中。最近有朋友问我,这两年你所经历的德国生活和你来之前想像的有什么不同,我想了一下说,和原来想像之中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德国的公共交通情况。来德国前,我一直以为德国那么发达,人们的出行应该是很方便的。现在却体会到,至少在慕尼黑、柏林,对于  相似文献   

3.
唐宝民 《老友》2012,(4):49-49
因为公司在德国有分部。所以我得以经常有机会去德国。时间久了,我发现了德国人的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提醒。  相似文献   

4.
薛德美 《社区》2011,(9):56-56
来德国两年了,一切都在慢慢适应之中。最近有朋友问我,这两年你所经历的德国生活和你来之前想像的有什么不同,我想了一下说,和原来想像之中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德国的公共交通情况。  相似文献   

5.
《21世纪》2004,(8)
最近,德国部分私立语言学校和职业学校相继宣布倒闭或因经营困难,致使我留学人员预交的学费、生活费等无法追回,造成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此,我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紧急提醒近期准备赴德国留学的中国公民,务必要选择有教学质量保证、信誉好的德国学校,预交学费更  相似文献   

6.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6,(1)
询问德国互惠生的学生:小编你好,我一直都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巨额的费用和家里的条件却不可能实现我的这个想法。最近我知道有德国互惠生的这条路,但是又怕被那些中介给骗了,所以想得到你们的指导。我的问题如下:德国互惠生是真的如那些中介说的那么好?还是跟有人说的实际是  相似文献   

7.
靳钊 《社区》2001,(10):60-61
2001年暑假,我以管乐特长生的身份参加了我们学校——清华附中与德国波恩附近的修女维特岛文科中学的校际交流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被分配到各个德国家庭中,与他们生活了10天,亲自感受了德国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些活动,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上大学所需的生活费支出主要包括:房租、饮食、险、交通、注册、书籍、衣物及文化娱乐等。初到德国,有很多繁琐的事要处理,其中包括各类证件的办理。这些事情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留学生来说,除了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东奔西走外,有时还要德国人的“严谨”。以下就是我在德国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打算赴德留学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周如俊 《阅读与作文》2009,(7):95-96,33
2007年10月份,作为中职赴德国被培训的15名教师之一,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四十三天的赴德教法培训。通过培训,我不但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对目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了一定认识。当然,“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理性的声音     
程玮 《可乐》2011,(9):68-68
经常有德国人问我,最喜欢德国的什么。 如果只让我说一样,那我的答案是——德国的知识分子。 德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很独特的团体。他们很少趋炎附势,也很少加入万众的狂欢。他们和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触及他们的底线时,他们会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王者归来 《社区》2011,(14):32-33
我有一个德国朋友,他在中国留过学,我们也正是在那时机缘巧合地成了朋友。这位热情好客的德国朋友回国之后,一直希望我能去他的家乡法兰克福游玩.今年年初恰好有了机会,于是我们两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就在法兰克福重聚了。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用水     
高勇 《社区》2013,(24):58-58
两年前,我曾到德国莱茵河畔一家世袭的餐厅用餐。餐厅里有一堵黑乎乎的墙,上面刻着几条差不多齐耳的线和年份。我很好奇,赶紧向跑堂的打听,才得知,这里是几十年前莱茵河洪水泛滥时的旧址。灾难过后,这家店主人借那堵墙当纪念物,将涨水的最高度清清楚楚地标示出来,用以警示所有来客。在德国,有次我帮一家德国朋友搬家。他们用一桶水,先给家具抹掉灰,再擦洗门窗,拖地板,最后才用来冲马桶。我对此目瞪口呆,朋友却笑着说,这在德国老百姓家很正常,水太昂贵了。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岁末,我被公司派往德国,进行为期数天的培训和考察。此行使我对这个古老的国家、优秀的民族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德国人富而不奢的节俭美德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德国物质文明程度很高。但德国人过日子相当"小气",几乎没有人以一掷千金、挥霍奢侈为荣。相反,善于精打细算倒是很普遍的现象。那天,我们去了法兰克福一家规模颇大的企业,老板在他的办公室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结束拜访,正好到了吃饭的时候,老板挽留我们共进午餐。按照国内招待外宾的习惯,我猜测老板一定  相似文献   

14.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5,(11)
想去德国读博的王强:你好,我现在读研,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我想研究生毕业后去德国,但我的德语是零基础,能去读德国的英语教学的学校吗?还有,我需要考雅思还是托福?一般需要达到多少分?小编告诉你:德语零基础就去德国留学有很大难度,因为德国英语授课的学校非常少,也很难保证有此专业。所以,还是建议抓紧时间学好德语,至少600学时。雅思6分,托福587分。但雅思和托福有一项成绩即可。想去日本留学的国际贸易本科生:小编你好!我是国际贸易的本科生,明年6月份毕业。非常神往日本的一桥大学。但是听说一桥大学只接受中国的国家派遣留学生,我想知…  相似文献   

15.
李红霞 《社区》2013,(21):58-59
前段时间,我去德国旅游。下了飞机,我打电话给旅居德国的朋友,要他来接我。电话里他略带歉意地说:“对不起,我现在正在送邻居回家,你自己打车来吧!”我有些奇怪,他们夫妇俩各自有一辆车,可以叫他老婆来接我啊。  相似文献   

16.
刘志 《21世纪》2009,(1):12-13
历时一个月的“德中同行”广州站的活动圆满结束了。其间,在德国大道的会议厅里,来自广东各界的留德成功人士就“在德国留学和进行科研的经历对我的个人发展有何影响”、“对推动我的事业有何帮助”进行了回顾,他们由衷地感谢能够——  相似文献   

17.
关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有根本性质的不同 ,但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所共有的一种文化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具体做法仍能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现状 ,提出了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经验的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自身职业的原因,我感觉到在中德教育文化交流甚为繁荣的背后,有一根隐线的作用不可忽视,这就是德国政府的对外文化政策导向。1999年,我到德国几个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去实习访问,就发觉德国人的政策理念实在轻视不得,而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其对外文化政策。由此颇感兴趣,并自己动手做了一些初步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但终究是浅尝辄止,没有精力去追根究底;但毕竟心中滋滋在念,因为已经隐然意识到,中国的大国崛起的民族梦之实现,与此可能大有关系。所以到大英图书馆查找资料,也颇关心对外文化政策方面的东西,可惜,所查到的资料无几,看到目录上有…  相似文献   

19.
康云峰德 《社区》2009,(18):57-58
德国和中国是两个文化底蕴截然不同的国家,而且,家庭教育在历史潮流中变化无常,我在80年代的成长经历,与长辈、祖辈的都有差异。如今,我们处于全球化、资本化、媒体化时代,家庭教育随之应变,大致再也不受宗教礼仪、传统风俗、道德原则的局限性。我的德国父母都在美国整整工作了28年,而且家里曾有巴西籍的保姆照顾我,所以我并不算是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德国小伙子。当然,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上了一所德国学校,16岁时又搬回德国去上完高中,但是,这些情况也不足以让我融人德国社会主流。我从小就养成“国际化”的气质,对美国怀着归属感,又对德国怀着亲切感,也酷爱听巴西葡萄牙语的辂柔声调,现在,德围的跨围公司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20.
德国“自由美术”随想陈金法到德国访问了一些美术学院并会见了一些画家,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由美术”专业,觉得好奇,就对这个专业的学习方向、学习情况、学制等有关问题作了一些了解,极有兴趣地参观了学生的学习和他们课堂作业及创作。颇具特色。一“自由美术”专业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