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行观上的先后轻重问题,朱熹通过阐明"行重知要"、增益"格物致知"、强调"致知力行不可偏废"等,继承二程且有重大发展,由二程的知本、知重而行不为轻,演绎发展成为力行为重、知不为轻,或者说行重知亦重的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理学儒学以修养工夫论为特色的知行理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它的形成经历了从主观唯心主义知行思想到知行二元论、从知行二元论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两个阶段,科学地界定了"知"与"行"的概念,阐述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确定了人民群众是知行活动的主体。毛泽东知行观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典型的"知"、"行"统一课程。其基本特点是鲜明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实践性。前两者是"知",后者则是"行"。中国古代"知行分离观"对该课教育具有不利影响。该课改革须从"知"、"行"统一观入手,在"行"上下功夫。一要加强组织管理,将实践活动标准化。二要树立学生主体性观念,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明确教师主导地位,在"导行"中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价值层面,朱子、阳明都企图达到知行统一之目标。在学理的架构上,朱子、阳明因时立言,其“知行”在先后上,呈互斥模式:朱子主张知先行后,偏重于求知;阳明企图扭转此局面,而倡“知行同时发动”之说,更强调“行”。船山也有知行统一之宏愿,在同情了解之后,指出朱子、阳明二人均重知而轻行,随后赋予知行之“先后”以“缓急”的内蕴。在理论架构上,船山主张“知缓行急”,将行作为知的目的与归宿,无分先后,解构了朱王二人的知行观,化解了其互斥模式,力争使得知行统一在学理上成为可能,亦试图求得圣人原意,使得己说不止于因时立言,而赋予其“千万年语”之意涵。  相似文献   

5.
"知行认识观"是孙中山最主要的哲学思想,其重视"行"(实践)的基础地位和"知"(认识理论)的指导作用,与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具有相通之处。但在"知"与"行"涵义的界定、知行统一关系以及对待人民群众的观点上,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哲学认识论却呈现出较大的不同。究其原因,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阶级属性和理论来源有着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知在先”与“行为重”:朱熹知行观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知行观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行相互依赖("知行常相须"),二是知先行后("论先后,知在先"),三是以行为重("论轻重,行为重").这三个方面是从不同角度立论的:知行相互依赖是总原则,知先行后和以行为重是具体操作;知先行后强调行以知为指导,以行为重突出知依赖行的贯彻.朱熹知行观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因而不可将任何一个方面孤立或夸大.王守仁对朱熹的指责恰恰是犯了将其中的一个方面"论先后.知在先"孤立看待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知与行的分离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基础》课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在回归理念上下功夫,领悟课程真谛,实现知识传授理念向素质提升理念的转变;在传授"真知"上下功夫,甄选教学内容,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变;在启发自觉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理性思维,实现由学习知识向培养信仰的转变;在指导行为上下功夫,注重实践教学,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变;在示范引导上下功夫,教师以身作则,实现言教向身教与言教相统一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论王夫之的文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夫之,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中,总结和批判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运用他所发展了的气一元论,在"理气"、"道器"、"动静"、"能所"等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把中国传统的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学风上,他复兴了经世致用哲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力行而后知之真"、"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统一观.王夫之的文化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知行观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主张行是知的源泉和基础,是知的发展动力,是检验知的正确与否的标准,并主张通过行而求得知,然后用知指导行。在知与行的难易关系对比中,孙中山主张知难行易,且知行过程中的难易具有相对性。孙中山的知行观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中国哲学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具有明显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因素。  相似文献   

10.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毛泽东对它用辩证唯物论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变革。在认识来源上,阐明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来源于实践,摒弃了主观唯心的修心说和格物论的直观性。在认识过程上,阐明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这是知行观的重大发展。在认识真理标准上,批判了主观真理论,提出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对知行统一论作了批判改造,提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实践内在地包含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两个基本层面。物质实践作为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以物质性、外在性为其基本规定,体现着人类与动物的相似性;精神实践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和应然要求,以精神性、内在性为其基本规定,体现着人类相对于动物的区别性和超越性。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实践必然经历由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原初统一,中经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分离,达至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历史性统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 ,也是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石。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继承、运用、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尤其是在实践的概念、形式、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作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工科院校生产实习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工科院校的生产实习是学生联系实际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但长期以来实习质量不尽如人意。文章指出生产实习要遵循教学规律 ,选择适当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方式 ,通过加强指导、严格考核就可以不断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探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两次超越 ,试图对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观的新问题加以研究 ,而不寄希望于仅仅从重复经典作家的原有见解中寻找解决之道。在考察历史中确定实践的本质 ,同时又说实践进一步规定了历史。希望通过当代视野的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 ,从世界普遍交往的高度 ,探讨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实践观。  相似文献   

15.
孔子认为,人是具有坚定信念的实践主体,按照道德品质的优劣这个实践主体可以分为君子与小人,根据社会地位或活动内容的差别,实践主体又可以分老农、老师与学生、贵族和国君。在肯定人的实践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孔子精心构建了学习、爱人、孝悌、忠恕、为政和“勇”等实践内容,并凝聚出以人为中心、充分肯定人的主体价值、重视道德和政治、设定外在约束四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理论联系实际”被界定为教学的根本方法,具有普遍性方法论意义和价值导向。理论与实际呈现为对象性的交互关系,在实践视域内实际必在理论之光普照下,理论无实际则空,实际无理论则盲。因此,实践已经包含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联系理论两个层面。流行的观点忽视或否认“实际联系理论”,在实践上造成了狭隘而严重的功利主义、本位主义后果,在理论上造成了自我发展的混乱和残缺。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点认为,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惯例不是渊源。然而,从国际习惯的效力来看,国际惯例和国际习惯的地位是同等的;从国际习惯的分类上,也并没有将两者严格区分。在国际法律关系,尤其是国际经贸法律关系中,过于严格的区分国际习惯和国际惯例没有太大意义,否则可能会造成适用上的冲突。因此,对一国而言,国际惯例是指为该国法律及该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认可的、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的习惯,也就是国际习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尽管对于语言学和美学问题没有做过系统全面的阐述,但是在他们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之中,语言(言语、话语)是实践的一种类型,在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中,福柯等哲学家明确地把"话语"作为"话语生产"或"话语实践"来运用,一些语言哲学家也指出了语言的实践功能,从实践的对象性、意向性、目的性、感性活动性等特点也应该把话语生产作为实践的一种类型。话语生产无论在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之中,还是在直接生产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艺术)之中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实践要素,尤其是在文学生产之中更是一种主要的实践要素。新实践美学揭示了话语生产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之中的中介性,从而发现了话语生产的审美本体意义,是对实践美学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9.
实践活动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需要是实践活动的动因 ,主体的“需要结构”把实践活动区分为历时性的四个阶段 ,社会作为主体的存在方式 ,又把实践活动的四个阶段转换为共时性的四个类型 ,即探索实践、创造实践、变革实践和生产实践。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有不同的目的 ,主体目的规定了实践活动类型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形成主体和客体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认识实习"是我国高校不少专业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目前,高校教育实践环节中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内容更新不及时和"走过场"等问题,根据城乡规划相关专业"城市与区域认识实习"的实际工作经验,本文对高校教育实践的创新路径提出了科学设计教育实践过程、适时修改教育实践内容和教育实践效果检查多样化等新的思路,并根据自身经验,提出"高校教育实践环节质量控制建议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