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结构图示法是授课教师分析课文后出示的一个或几个课文整体结构图,它能把意念上或语言的东西转化为图像,具有形象感、生动感、新鲜感,听者可以借助图像对意念上的东西明晰化、深刻化,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想象是意念的根本内容,意念是想象的实施手段。成功的意念控制可以出色地传递出演奏者内心美妙、生动的音乐。重视钢琴演奏中意念控制能力的训练,充分发挥意念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实意伦理学认为,人在世间并与世界共同创生,人与人的关系开始于人与世界相交接的缘发端点。在传统儒家哲学中,这种心意与世界相交接的端点是通过诚意来体现的。儒家实意伦理学认为,人的意念一旦发动就与事物发生关联,并且与事物相融为一体。实意伦理学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儒家认为身体是实在的,实意是扩展人在世界上的实存;实意是儒家伦理学中推己及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儒家传统的诚意可以解释为将意念的实化;人与世界相互塑造,一方面意念不断实化,另一方面情境又不断影响意念。总之,儒家实意伦理学是为了从意识的缘发端点出发说明人在变化的世界中的生存与运作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人们都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说法,认为性格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却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被环境所改变的。本文主要通过比较斯佳丽和艾米丽的不同命运来探讨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适应环境来改变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科技语体中的比较功能意念可以通过词汇、句子结构等各种语言手段来表达,而同一手段在不同情景中代表的功能意念也有区别的问题。论述了同等比较、相似比较、差别比较等14种俄语科技文献比较功能意念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之间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随机抽取河南省和福建省五所高校大三和大四学生360人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大三学生(P<0.0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398,P<0.001)、与生涯适应力呈显著负相关(r=-0.180,P<0.01),生涯适应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43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P<0.001)。结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大学毕业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可有效降低由就业压力引发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完美主义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河南省7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因素,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采取措施以降低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不良的精神状态能致人生病,如人在极度生气、恐慌、暴怒下,会发生血压升高、心脏病猝发、腹痛、短暂失明、昏迷、休克等病症。长期发怒、忧愁、悲哀可致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甚至某些癌症,而良好的精神状态则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御疾病,并能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意念疗法是有意识运用精神活动促进机体功能,达到驱除病痛的目的,它比一般的精神活动更具有积极性、象征性和目的性,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和积极思维。在国外,意念疗法也称作催眠疗法。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可以改变人、造就人的。作为一个既没有支付宝也不开网上银行的人,成天看着身边同事的电脑永远停留在淘宝界面上,他们刷呀刷呀,跟患了屏幕强迫症一样。你要见有人急匆匆地往外跑,准是去拿快递的。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每个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有很大的影响力,指挥工作能一呼百应。然而,对于如何产生和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误解,有相当一些人认为:只要处于领导地位,手中有权,就可以影响、改变下属的心理和行为,权力越大,资历越深,影响力就自然越大。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有害的,这忽视了更为重要的非权力影响力。本文拟就非权力影响力的具体构成及如何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的问题作一探讨。一、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影响力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权力影响力和…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碰到这两种句式: (1)饭他吃完了。(2)小李被小王打了。前者一般称为意念被动句,后者称为形式被动句。形式被动句的产生和发展告诉我们,形式被动句是在意念被动句难以指明动作影响的语义指向的情况下,为指明动作的语义指向而产生的,因而我们可以称意念被动句为基础句,形式被动句简称被动句。用公式分别表示为:  相似文献   

12.
“语言功能意念”研究是世界各国语言学家的一项热门课题。该项研究成果已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去,特别在外语教学中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之一。“俄语功能意念”有二十多意念项,“存在意念”是其中一个主要项目。本文阐述表达“存在意念”的存在句结构特征,存在句的三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各自表达法及相互依赖、制约条件。进行系统归纳和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3.
陈幽泓 《市民》2006,(6):39-41
每个人,也许无法选择某个姓氏,却可以选择一处家园,也许无力改变一个国家,却可以改变一个社区,也许可以漠视整个世界,却不能漠视他的邻居。  相似文献   

14.
世界本是一片沧海桑用,没有人,也没有路。 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本没有的路有了,而且不止一条,不止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方面对认识情态和强制情态展开讨论,从语义、功能意念角度观察这两种情态之间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文德来兮     
几年前去台北访问,那里文友赠我一本印刷精关的《捷运诗选》。早知道台北有“公车诗”(在公交车上张贴、散发的诗传单),是台北诗歌界和市政有关部门合作推动的一种“环境艺术”,想不到如今有了地铁(台北人叫捷运),这一公益诗歌形式又有了新进展。仅举诗集中一首题名《捷运搭乘须知》的小诗:“这里禁止吸烟/但你可以恣意吞吐你的想像与情思/这里禁止饮食/但你可以尽情享用窗外流动的盛宴/这里张扬速度/但不禁止你心思意念的缓慢和悠闲/请认清列车的路线与去向/搭上梦想的电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实践"的哲学即"改变世界"的哲学。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它贯彻于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基本世界观之中,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之思的基本维度。人们通过实践不仅可以合规律地改变世界,而且也通过实践改变自身,"改变"的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真正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能否成为人性的本质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语言教学内容既要包括语言的形式内容,即语音、词汇、语法,也要包括语言的意义内容,即对话题、情景、意念、功能等的实现。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只有充分结合话语分析理论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听力教学不但要重视语音内容和技能教学,还要重视话语分析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 《社区》2013,(23):5-5
人们常说:阅读改变命运。在我看来,此话有两种含义。其一,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也就是接受正规教育,获取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改变外在的命运,即改变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其二,读那些所谓“无用的书”,那些哲学、宗教、人文方面的书籍,虽未必能改变你的外在命运,但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和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何怀宏出过一本谓之《底线伦理》的书。他引用雨果《悲惨世界》中的话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即“做一个圣人,这是偶然的现象;做一个好人,却是为人的常规。”就是说,社会道德伦理可以没有上限,但不能没有底线;人可以不高尚,但绝不能恶劣;可以不是君子,但绝不能做小人。这一见解很值得国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