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建华 《江淮论坛》2011,(3):65-68,108
《老子》中的“吾”、“我”多指老子本人,《老子》中关于“吾”、“我”的文字多为老子“自传”。由《老子》中关于“吾”、“我”的文字可知:老子借助于人们对“帝”的信仰而建构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其所谓“道”出自于“帝”;老子以道为人生准则,以得道为人生目标,似“愚”实“智”,与“众人”和“民”等相区别;老子一面践行道,一面宣扬道,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天下人“无知”。“被褐怀玉”是老子生命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卢雁 《理论界》2009,(12):122-123
本文对中国哲学经典文本《老子》作了一个新的解读。以第一章为例,笔者抓住《老子》中“一以贯之”的东西——“有无相生”,进而对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析,侧重于对老子哲学的逻辑建构,将《老子》的六个概念(道、有、无、名、物、为)作为初始概念,“有无相生”作为初始命题。  相似文献   

3.
“道不可言”——老子“道”的美学思想读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道”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以“道”为核心,老子建构了他的宇宙本体论,但是,当我们读解《老子》时,则发现“道”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命题:一是老子以哲人的智慧不断地探求“道”的知识;一是“道”的崇高性不时地提醒着老子,使他产生“道”是否可以言谈的疑问。正反命...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都是重人道并以人道为终极关怀的。其所不同的是,孔子儒家着眼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性的自由自觉,从而建构了一个以“天命”为本体,以礼乐文化的合理性为基础,以“仁”为价值中心,以“克己复礼”为价值实现途径的道德人文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而老子道家则以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为基础,从而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本体,以“自然”为本位和价值中心,以“返璞归真”为价值实现的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二者之间的异质互补,为实现人性自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小国寡民”是老子建构的理想国度,历来的研究者以机械文明为参照对老子的理想国思想进行研究,认为老子的理想国思想是一种退化论。笔者通过老子思想体系和熵理文明的对比,逻辑性推出老子的理想国思想是熵理文明下的真理,并认为老子以直觉思维方式悟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条可能路径和人类应然的生活状态,为人类的终极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老子以“道”为其哲学根本出发点,探讨将形而上的道运用到形而下的层面,阐述其理想人格和清静境界。笔者从心灵哲学和道教角度,认为老子哲学代表中国传统哲学特质,探讨其“心性”论观点,从两个方向来研究老子的心性论观点:从道至人的过程,从人至道的过程以及“心和”体现于建立于其上的身和、家和、国和、天下和四个方面,对净化心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建设性价值主要表现为宇宙感悟、上善若水、有无相生、不言之教与自然为美几方面。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界看,老子思想所提倡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对未知世界的独立的探索过程,人格建构的终极目标是无私奉献与宽容大度,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动地把握有无相生的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功能是发现人的潜能和尊重人的觉悟,中国文化的至境是人与自然相与为一的审美实践——正是今天建构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京华 《船山学刊》2008,(1):119-122
在老子学说的早期阐述中,西汉严遵的《指归》解说独特,值得珍视。严遵在阐述老子“和”的学说时,提出了“与时俱和”的思想。由以古鉴今意义而言,“与时俱和”的思想恰是“与时俱进”与“和谐社会”两种现代理论概念的联接,可以给予现代社会以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老子思想并非是消极颓废的逃避人世,而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智慧之学.老子“无不为”的积极人生态度,修身治国的政治情怀,贵柔守弱的独特进取策略,自然真性的幸福思想,天下往安平太的和谐社会理想,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转型过程中有诸多矛盾,需要建构和谐社会。“和谐”有其深厚的儒家思想渊源,儒家思想在建构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儒家思想,汲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益于当今建构和谐社会的精华成分。  相似文献   

11.
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都是重人道 ,并以人道为终极关怀的。所不同的是 ,孔子儒家以宗法伦理为基础 ,追溯人的社会本性 ,从而建构了一个以“天命”为本体 ,以“仁”为价值中心 ,以“克己复礼”为价值实现的人文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而老子道家则以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为基础 ,追溯人的自然本性 ,从而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本体 ,以“自然”为本位和价值中心 ,以“返朴归真”为价值实现的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然而 ,共同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治乱的时代主题 ,又将二者在对立与互补中融为一体 ,既为不同境域下的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 ,也为人们思考和改善生存境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视角 ,为实现人性自由、人际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阶层结构角度看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建构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政策的基本取向和思想基调。和谐社会有传统的和谐社会和现代的和谐社会之分,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有机团结”、“和而不同”的现代和谐社会。从社会阶层结构的角度看,以社会中间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是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障。因此,扩大社会中间层比重,培育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就成为中国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与物反”的非常规、反常规之思维方式在其理论体系的建构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此种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与老子的人生经历也密不可分。它在华夏民族的思维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老子哲学固然有来自中原礼乐文化“礼崩乐败”后出现的天道自然宇宙论和以道自任的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因素,但就其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看,楚巫文化传统在老子哲学里面占据重要的位置。无论就思考路径,还是概念符号的表达,老子哲学都脱不了楚巫文化的影响。老子的“道”包含着对楚巫文化与宗周礼乐文化的双重否定,他对道德真实内蕴、宇宙精神的追求,对淳朴和谐社会的向往,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显露出与先秦诸子全然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道教奉“太上老君”(老子)为教主,奉《老子》为圣典,近两千年来历久不衰。对《老子》作宗教性比附始于西汉初年。汉初提倡用黄老之术治国,神仙家则视《老子》为治国、修身、修养成仙的经典。东汉太平道、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九玄帝君”“太上老君”。至南北朝,老子的教祖地位已为道教中人所公认。唐代皇帝以老子为族祖,追封其为“玄元皇帝”,奉《老子》为《道德真经》。道教神化老子受了?纬之学神化孔子的启示,佛教传入也起了催青作用,唐朝皇帝攀附老子,又使之加温。《老子》含有可供宗教援用附会的神秘主义因素。道教的根本信仰为《老子》的“道”和“德”,道教徒的修炼就是“修道养德”。道教经典所宣扬的义理,无不与《老子》在形式和思想上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水:老子生命哲学的自然底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将水的生命与人的自然生命相结合,论述人的生命中所具有的水的自然特质,这也是老子生命哲学的自然之义,以其表明老子对生命理想的哲学追求。笔者从水的三性:谷、清、柔,论述自然生命的三维:广度、深度、韧度,以体现老子生命哲学的自然底蕴和理想目标,展示出老子“大道”的生命内涵。同时对现代人关注生命价值,建构生命理想层次,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1844年“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本质上体现在与人的本质、与自然界、与自然科学三者的关系中。当代中国正是以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为基础进行着社会实践,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实践。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应该树立正确的社会观、自然观和科学观,和谐应该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科学的和谐关系上。  相似文献   

18.
周庆刚 《理论界》2007,(4):26-2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适应三大转变,即由传统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由片面追求GDP的“物文主义”向追求社会和谐的“人文主义”转变,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创新和谐社会建设模式,包括以承前启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为内容的目标模式,以以人为本、软硬兼进、共创共享为内容的建构模式和以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全民参与为内容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老子以“贵柔”“知白守黑”为代表的行为准则,人们往往给予“消极保守”的评价。其实老子并非真是消极保守、否定进取:其一,“道”本自然,不具备价值判断;其二,“德”存于社会,但人不能做到“立德”,“德”需以“道”为体,才能复归于真德;其三,老子更看重“道”的根源性、统一性、自然性、和谐性,因此万事万物、人的一切言行的正确与否最终都归于“道”的标准。老子哲学的积极本质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构建政治民主化和谐社会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道晖 《河北学刊》2007,27(1):196-201
“和谐社会”这一现代政治学、社会学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于法学范畴。与“和谐”相对应的法学范畴是“平衡”,它主要体现为公民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社会主体之间的权利平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格局的相互谐调,互补互动。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运动的过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化解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的阶级性实质是权贵资产者阶层与工农弱势群体的矛盾与对立,而建构公民社会则是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