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众化"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目前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是势所必然,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除了结构性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个人职业选择性的问题.调整传统的就业观,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大众化"就业观,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极大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多种原因,因此,要根据原因作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观念、心理上的原因及社会制度、经济上的原因.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竞争;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4.
就业难是困扰高校毕业生已久的问题,如今用人单位一再对高校毕业生求职设置"工作经验"门槛,无疑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从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就高校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认为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观念、心理上的原因及社会制度、经济上的原因。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主动适应市场就业竞争 ;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 ;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存在,引起了整个社会各层面的高度关注.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高校扩招所致,而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及其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而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城乡差异日益加大的客观现实,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倾向,从而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更加尖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高校毕业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源于多种原因:既有供需总量失衡、结构性供需矛盾问题,也有毕业生基本素质与就业意愿的因素。政府和高校只有从招生、培养与就业三个环节入手,系统创新政策制度,破解各环节的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是当前一个不争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高校和大学毕业生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整个社会就业现状、毕业生心理、用人单位、高校等方面分析了就业难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包括毕业生本人共同解决的相应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高校毕业生踏入社会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影响着社会稳定与个人前途的大事。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猛增长,人才就业市场的供求也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难也就随之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巨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就是根本原因之一。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是高校奉献给社会的“最终产品”,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衡量和判断高校办学质量的尺度。针对目前毕业班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毕业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校漂族"是游离于学校和社会边缘的人群,有进取派、过渡派、无为派等类型.人才的高消费、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宽容度的加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以及逃避竞争等是"校漂族"的成因."校漂族"的出现有影响社会稳定、资源浪费、学校管理难、个人发展不利等不良后果.学校应鼓励他们先就业再择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未充分就业是指相对某些标准而言质量更低的就业。在文献研究和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厘清了未充分就业的概念,归纳出我国高校教师未充分就业的7种表现形式,并对高校教师未充分就业感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降低高校教师未充分就业感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心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各高校都着力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有的学校出现违背提高就业率初衷的现象,以致大学生就业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原因在于高校、社会、政府及大学生自身,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也在于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恰当指导、社会关注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80后"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后,他们的消费价值观趋向因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阶层,出现了"富二代"和"蚁族"两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消费结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等方面都呈现出巨大差异。通过对"80后"大学毕业生消费观的研究,有利于发掘"80后"大学毕业生在其他价值观上的新变化,为进一步研究"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做铺垫。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就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入手,分析了将大学生就业纳入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剖析了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扩招后逐年显现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其就业公平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深入研究日益凸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不公问题,理清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对于促进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进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就业难原因进行探析,提出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毕业生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近五年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 ,文章从注重研究生的创新性、改革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法、严格教学管理及监督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以满足社会不同岗位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