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改变自身的理论形态,更是通过所蕴含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开放精神,引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超越、创新而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集中体现和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在新时代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相应的,应该从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定义、基础定位,精深观照、跟进、概括新时代实践发展的重大变化和重大进展,及时反映、深度反思和积极增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重维度,审视、反思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发展进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反思的三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这一过程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则与本真精神的"真诚守护"、"有效激活"与"内在性"创新.真诚守护作为世界观实质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基本原理与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在中国化的"结合"过程中创造性转化为民族实践、主导思想、核心价值、先进文化合而为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效激活理论的现实性则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提供服务;"内在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即以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特色实践为经验基础,为理论增添富有民族实践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鲜内容实现理论的一脉相承,承载着发展中国的历史使命与时俱进地创新现实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同时以民族的具体的时代的思维形式和文明成果创新理论.完整准确地总结和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还需要重视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经验,重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世界相关"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集中体现了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立足客观现实,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是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善于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独创性经验,不断用改革开放的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解放思想,发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是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把握这些基本规律对于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 它解决了特定历史条件下,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理论的提出有充分的客观根据, 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再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次提出"缄默知识"这一概念,科学传播从诞生开始就与缄默知识密切相关,缄默知识理论为我们反思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科学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要反思理论要创新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对话(二)何家栋陈林何: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崩溃,形成了一个强刺激,使社会主义研究呈现出泾渭分明的两种趋势:一部分学者据此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和学术现象都已成为历史;大多数学者则以此为契机,对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向度,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依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呈现出面向实践的向度,其创新的理论逻辑展示的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认知道路,其创新的实践向度蕴涵的是从实践中得出规律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的现实关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向度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机制:理论和实践联系,继承和弘扬结合。  相似文献   

9.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和历史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实践主题,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和应对“两个大局”的理论结晶,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  相似文献   

10.
尊重实践 ,大胆试验 ,是邓小平思想方法的鲜明品格 ,是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和活力之源。正是牢牢坚持实践观点 ,邓小平才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理性超越和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
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要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其科学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一理论的根本。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根本是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的新实践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创新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大、最杰出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观点,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全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长期没有搞清楚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进一步探索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理论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不仅是个理论创新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求理论必须创新,必须严格体现和反映理论作为精神生产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理论创新性、理论指导性和理论相对独立性的特征;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践和发展的观点,科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同时科学的理论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有指导作用;理论创新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敢于冲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保守思想的束缚,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从而推动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科学理论创新机制可分为两类,即外在的实践促动机制和内在的逻辑演进机制。逻辑演进的作用机理是不断清理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使不同的命题之间趋于协调性、知识系统整体臻于严密性。悖论是一种关涉科学理论"硬核"的特殊的逻辑矛盾,解决悖论,可以引动科学理论实现质变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灵魂,社会主义理论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的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科学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本质作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 ,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在总结经验、反思历史的基础上 ,既立足现实 ,又关照理想 ,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全面、科学的回答 ,为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从制度安排、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合理的维度和现实的空间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实现了契合。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这个核心,并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有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回答了实践中提出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云南省的金融业也需要反思,及时找出问题,指出方向,从思路、机制等多方面去推进云南金融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与拓展毛泽东研究,需要从理论谱系、历史遗产与研究方法三重维度进行突破。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的研究,需要不断突破宏观层面的“定性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微观层面的“定量研究”;科学而全面地对待毛泽东历史遗产,尤其是晚年社会主义实践的遗产,需要努力做到在正确政治导向指引下展开科学理性反思,以期有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不断深化对传统研究方法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方法论的自觉更新与自我发展,以期彰显毛泽东研究新的理论图景。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必须进一步实现理论观念的创新,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把群众工作做新做实做深做好。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幽内在要求。创新群众工作,要实现群众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和能力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主体性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理论界讨论的两个热点问题,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两个理论热点的产生都是对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新实践呼唤的产物。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又为提高人的主体性提出了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