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虎林 《社区》2002,(10):26-26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可谓声名显赫,但他出门在外,却总是一副谦恭谨慎的样子,夫君只是人家的车夫,但却满脸骄傲。我深以为忧,因此我要离开你。”  相似文献   

2.
本溪市广裕小学的孩子是新一代的“追星族”。追的是什么星?你看,学习星、劳动星、纪律星、体艺星、关爱星、前进星、文明星、科技星、表现星、手拉手星。在“十星阳光好少年”评比活动中,有满天星斗等着大家去摘、去追,谁不跃跃欲试?不信你瞧——1.让你看看足球小子的真功夫!怎么样?服气吧!这金光闪闪的体艺星我夺定了。2.人称“小刘翔”的飞人来也,有本事来比一比,看谁夺得体艺星。3.“我来讲个故事给大家听……”摘夺表现星,也要有勇气呀!4.我们团结互助勤钻研,努力夺取学习星。新“追星族”@张仁斌 @宋洪峰  相似文献   

3.
谁偷了钻石     
《阅读与作文》2008,(3):64-64
卡尔爱收藏古董与珠宝。一日,好友罗伯特来访。卡尔说他得到了南非之星。罗伯特很吃惊:“那是非常著名的钻石啊,我可以看看吗?”卡尔去房间取钻石,突然他大叫:“钻石不见了。”  相似文献   

4.
洗阳羊 《新少年》2014,(6):28-29
雪珠博士的故事仍在继续,小动物们也听得认真,他们还是第一次如此长久地聚精会神倾听人类的讲述呢。雪珠博士的声音略显低沉——从船舱里钻出的那个人,将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我的胸膛,他得意地说道:"我们早就料到你会畏罪潜逃,我已在这里恭候多时了。现在,我要代表伟大绝伦的圣君处死你和这只霏不可恕的猫咪。”我已经忘记了恐惧,据理力争道:“我从没干过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类的事,何霏之有?而这只可怜的小猫也没伤害过你们,你为什么不肯放我们一条生路?难道你心中只有仇恨和杀戮?”那人蛮横地咆哮起来:“你违抗圣君之命,不认真学习圣旨,这就是对国家的背叛!而且圣君有旨,诛杀猫狗等五种小动物。圣君的旨意就是天理。别再废话,我这就送你们上西天!”说着,他抬起手臂,就要扣动扳机了。  相似文献   

5.
胡适的书房     
窦海军 《社区》2012,(29):23-23
1958年胡适应蒋介石之邀从美国回台湾做“中央研究院”院长。蒋和研究院都要拨钱给胡修宅子,胡对代院长李济说:“我盼望最切的有两点:一、我要的是一个学人的私人住房,不是中研院院长的住宅;二、我仍坚持此房子由我出钱建筑。”为此,他先寄上2500美元,并表示如果不够再通知他追加。  相似文献   

6.
<正>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曹刿论战》一文中,有“公与之乘”一句,我对课文后边关于此句的注释有异议。请看课文后边的注释:[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代词,他,指曹刿。(见初中课本第五册)很显然,此句的注释是把“乘”当做动词“乘坐”讲了。我以为有不妥之处,因为“乘”(shèng)在古代是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相似文献   

7.
有一首歌叫《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每当听到它,我就想起我家的一个经常“不回家的人”——他就是我的爸爸。爸爸原来在部队是学飞行的,改行学医后,深感专业知识的欠缺,立志要考研究生。那时家里房子小,他怕开灯会影响我和妈妈休息,常常躲在招待所里一学就到深夜。接着,他郑重地告诉我和妈妈,要发奋十年,成为“介入”专业的行家里手。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一篇篇见解独到的学术论文的发表,他在院里脱颖而出,被院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青年科技之星”。拿回奖章,他不无幽默地对妈妈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看着爸爸捧着的奖章,再看看他深陷的眼窝,我激动地噙着泪水,半年前难忘的一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付欣 《新天地》2011,(7):75-76
没有材料的作文最难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县官,他要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秀才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安觉。他的老婆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做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谓然长叹:“你生孩子虽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做的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就是战斗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本要求。从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出发,提出从“五心”到“五星”的“用心管理”的理念,旨在通过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中的“五心”(责任心、自信心、诚心、细心、平常心),力争使广大学生干部成为政治上的核心作用之星、组织上的凝聚作用之星、道德上的表率作用之星、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之星、身体心理上的健康之星。  相似文献   

10.
6年前,当江泽民主席率团赴香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时,香港知名企业家罗玉其领队打起“江主席辛苦了”的大红幅,世界媒体争相报道,引起强烈的反响;为了祖国的希望工程,他与郑培民书记结下了深厚的情义;当“神州五号”升天的那一刻,他的爱国情结更加强烈,义卖珍贵邮票与民族英雄之星杨利伟亲密接触,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而当奥运英雄在雅典大获全胜时,他与奥运英雄把酒言欢,在香港与32位奥运英雄一一合影、签名留念。说起这些事情,别人笑他是个追星族,可他却高兴地说:“我不是一个追星迷,我追的不是歌星影星,而是见证历史、感受历史、为祖国争光的民族英雄。在我的心中,爱国才是我永恒的情结。”  相似文献   

11.
亲情: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是心目中的第一大恩人——把二哥视作恩人胡适在虚龄五岁之前,同父亲胡传共同生活两年多。当时似懂非懂,故而影响不深。即便如此,也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他在《四十自述》中追忆道:“我小时候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方块字教我认。”“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师》,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爱,斯为圣人。”这部书,胡…  相似文献   

12.
柏辰 《百姓生活》2012,(11):60-60
故事要从1986年讲起。当时,5岁的印度男孩萨罗·布赖尔利和在火车上当清洁工的哥哥离散。萨罗回忆说:“深夜走下火车,我实在太累,就在火车站椅子上坐下,结果睡着了。”这一个瞌睡改变了萨罗的人生道路。小家伙认为哥哥会回来唤醒他,结果等他醒来,到处找不到哥哥,“我见前面有一列火车,想着哥哥一定在上面,于是我爬上去,希望找到他。”  相似文献   

13.
姜钦峰 《社区》2011,(11):24-24
朋友聚会,各行各业的都有,大家高谈阔论,从潜规则谈到了职业道德,纷纷感叹坚守不易,老实人总吃亏。唯独一位律师朋友不说话,我问他:“难道你们这行没有诱惑?”他说:“有,当然有。”接着,他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郑意长是我的博士生,在他结束博士论文答辩离开复旦不到二个月时,突然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的博士论文已交出版社,马上要出版,希望我能为他写篇序,时间限定为“五天之内”。这让我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他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联系好了出版社,且出版社愿意马上付诸出版,否则绝不会“限定”我“五天”内交稿——这可是对我这个导师下的绝对紧迫的没有商量余地的“限令”;喜的是,  相似文献   

15.
爱的位置     
这是我上大学时的一件事。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  相似文献   

16.
道歉     
《新少年》2009,(12):8-9
“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如果我有机器猫,我要叫他小叮当,小叮当帮我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是动画片(机器猫)主题歌中的几句歌词,近一时期,却成了盘锦市实验小学五年六班最流行的“班歌”。照说,孩子们喜欢动画片,唱一唱里面的主题歌。本不稀奇,可像这样,全班参与,人人热衷,就让人倍感诧异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别急,把故事讲完,体就一切全清楚了。  相似文献   

17.
张艺谋曾说:“我希望不断变化,没有固定风格。而对每一种风格,我都必须从整体上去做扎实,做地道”①。他的电影新作Z有话好好说)则确实“从电影创作的最根本的角度”跟他以前的影片“木一样”o。我认为,其根本区别在于(有)剧兼融许多艺术手法、许多流派特点于一体,并予以创新,最终形成鲜明的用“残’说的手法来演绎人生况味的艺术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试加阐述。一、故事层面的“戏”化在(有话好好说》的拍摄过程中,张艺谋“全身心地孕育故事”,他要求把故事“讲圆了”,那么我们从故事层面来分析,发现其“看头”首先在于故…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14,(33):64-64
睡前故事 小明睡前要爸爸讲笑话,爸爸答应他讲个小蜜蜂的故事。 爸爸:“小蜜蜂的故事有两版,你想听长的还是短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1日,在北京广播电台播出的“纪念建党85周年特别活动——我为你感动,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大型评比活动中,一位74岁的老人被评为“感动之星”。在2002~2006年的5年间,《北京社会报》、《北京晚报》、北京市电视台第八频道等诸多媒体纷纷先后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此间他先后荣获了“北京市社区志愿者之星”、“西城区志愿工作先进个人”、“西城区红十字志愿者”等称号。这么多的荣誉并不是媒体“炒”出来的,而是这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练”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戏剧     
鲁迅先生在他的《呐喊·社戏》上说:“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这是只指旧戏而说的。《呐喊》写在一九一八年以后,照《鲁迅日记》,鲁迅先生于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跟教育部到达北京后,只过了一个月另五天,就“与齐君宗颐(寿山)赴天津”,“夕赴广和楼考察新剧。”齐宗颐并不研究戏剧,鲁迅先生要他同行,因为他在天津有亲戚可以寄寓;鲁迅先生和他友谊之深和久,是仅次于许寿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