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方法等,对我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全面了解我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状况,了解我省居民体育消费与全国的差别,分析影响和制约我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提高我省居民体育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高校体育科学研究在新世纪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我省高校体育科研发展的不平衡性、过于集中性、科研水平落差大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高校体育科研的整体发展水平.今后,决策部门应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体育科研力量水平相对薄弱的高校的体育科研工作进行正确引导、扶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加强体育服务业的质量管理是目前我省体育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体育产业经济金球化趋势、消费者对体育服务产品质量的要求以及体育产业自身发展和体育服务产业组织经营的需要等多视角的分析,阐明了在我省建立体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我国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广泛重视、ISO9000系列标准在我省的普遍认可和在其他行业的推进以及我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逐渐出台的一系列有关体育经营的法规和政策等现状的简单梳理和具体分析,强调在我省建立体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经过对我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进行了深入跟踪调查,发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各级领导对发展重视不够,目的认识不清,教练员整体素质偏低,竞赛环境不良,监管力度不完善,裁判队伍思想不端正,竞赛办法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省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省全民健身的开展,对我省大学生篮球联赛队伍建设,对我省篮球运动的发展都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就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我省高校特困生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状况 ,发现特困生没有“健康投资”的体育活动观念 ,但却存在“追赶时尚”的体育消费意识 ,并提出了关心、督导特困生体育活动和尊重、引导特困生体育消费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省农牧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十分落后。因此应该提高认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考试密度大,时间长,绝大多数项目在室外流动进行,要即刻考试、即刻评判、即刻打分,组织考试有很大的难度。对我省体育专业高招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体育专业加试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及对我省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了解,运用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在对本省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背景和基本理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构建和谐体育课堂,并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创新能力”的认识 ,以及体育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结合贵州省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几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为我省的体育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涵盖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精心打造"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挖掘、整理出适合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民族体育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按照民族学的基本原理,民族关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以青海少数民族人口为依据,在指出青海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基础上,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青海的实际,对正确处理青海民族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青海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青海体育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旅游系统理论,从资源、产业、环境三个方面,对青海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青海民族历史的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史料对青海民族历史与文化作了梳理,认为青海民族历史与文化特点鲜明,很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4.
了解青海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民族体育与当地旅游业市场互动发展影响,对于促进民族体育产业化,使之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980—2009年间有关“青海民族教育”研究文献的梳理,从研究主题、主要载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民族教育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娱乐性、趣味性强,老少皆宜,简便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适合在农村广泛开展。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既传承民族文化,又提高农村群众健康水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愿意并有条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发利用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武装农村群众,必将给农村群众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幸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青海高校汉、撒拉、土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海高校汉、撒拉、土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有明显的民族差异,这种差异与其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特点、民族习俗及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世居青海的藏、回、撒拉、土、蒙古以及汉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其中一部分文化凝聚和积淀在了各自的方俗语汇之中。本文从高原各民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民族联想等三方面探讨了青海方俗语汇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青海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原生态的舞蹈样式广泛传承于各个民族之中。本文以世居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6个主体民族的民间舞蹈为审美对象,归纳出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民族性、民俗性和宗教性特征,并对它们独具魅力的审美内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应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改革的一项重大工作。研究分析我国全民健身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对加快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提供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