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封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宋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于入赘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婚姻形态——入赘婚逐渐盛行于宋代社会各个阶层.虽然当时入赘婚仍然受到歧视,赘婿在家庭中的处境也不稳定,但在财产继承权方面已经有法可依了,赘婿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独生子女研究已开展了30年.相关研究基于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化、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变量,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已有研究至少有三个问题没引起足够重视:独生子女人口对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成年独生子女和"独二代"研究;农村独生子女问题.这也是继续开展独生子女研究需要着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独生子女研究30年:两种视角及其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已经开展了30年.相关研究基于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化、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变量,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已有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至少有三个问题没足够重视:独生子女人口对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成年独生子女和"独二代"研究;农村独生子女问题.这也是继续开展独生子女研究值得着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在统一的多种族、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是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族际婚姻被认为有益于促进族际关系和睦。许多国家都有针对族际婚姻和族际婚姻子女的政策,它们对族际婚姻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应更强调尊重婚姻自主权,而不应在政策层面上推动族际婚姻。  相似文献   

5.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20多年来 ,中国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十个主要的问题上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但目前的研究在学科视野、研究角度、对象、理论、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新世纪中 ,独生子女研究应重视和加强对青年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独生子女的婚姻与家庭、独生子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宏观性、潜在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父母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代价,按照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国家和社会应该为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提供一定的补偿作为交换。针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面临的困境,应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出发,为他们提供优待措施,帮助其克服困境。  相似文献   

7.
论淳于髠     
<正> 一、淳于髡其人其事淳于髡是稷下学宫的著名人物。他是齐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86年,卒于公元前310年左右,主要活动于齐威王、宣王时期。关于他的身世,司马迁说是“齐之赘婿也”(《史记·滑稽列传》)。钱穆认为赘婿就是“家奴”(《先秦诸子系年、淳于髡为人家奴考》),未免失之武断。战国时,赘婿属卑微的社会下层,是可以肯定的。不过,齐国自春秋时代就有一种特异的风俗:民家长女不得出嫁,称为“巫儿”,留在家中主持祭祀。因为有这种风俗,所以盛行“赘婿”制度(童书业《春秋史》)。无疑,这给淳于髡由赘婿而受到齐王的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生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而对人类婚姻史的研究,自十九世纪以来经久不衰。刘发岑的《婚姻通史》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一部专著,它一问世就得到人们的好评。笔者认为,该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特色。 一、抓住了生产力和社会体制对婚姻的决定作用 国外的婚姻史著作,都只重视实证和调查,没有抓住生产力和社会体制对婚姻制度与婚姻生活的决定作用,未能系统地揭示人类婚姻形成及发展的原因与规律性。刘发岑以其二十年的艰辛著《婚姻通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从生产力和社会体制作手,系统地分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现当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婚姻生活的特点及其规律性,把古今中外人类婚姻的全貌展示到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6,(2):89-96
"全面两孩"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部署,即将于2016年起在全国各地落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独生子女养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缓解婚姻挤压,有利于家庭养老等社会效应,也具有活跃婴幼儿用品市场、缓解劳动力短缺、扩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等经济功能。从人口过程看,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需从"大人口观"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围产期保健和生殖健康、关爱女童等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10.
叶楚炎 《云梦学刊》2012,33(5):93-100
在明清通俗小说中,入赘是商贾融入异乡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也代表了士人改换门庭的人生理想.但基于入赘所附着的种种社会属性,对于男性来说,它并不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婚姻方式,不管是婚仪、改姓还是夺休,赘婿享受不到其他男性在婚姻中那种支配一切、掌控一切的快感,他们甚至都无法保持最基本的权利,不仅被人耻笑,而且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走。但小说作者往往会运用多种手法掩盖或是化解小说人物在入赘中所受到的屈辱和难堪,通过一系列手段的掩盖或是化解,小说作者在营造一个入赘的梦境的同时,也对这个梦境做了必要的修饰:入赘从损害男性自尊、让他们受尽歧视和冷遇,到变成一种男性可以从中寻找到足够的体面和尊严,至少看起来和其他的婚俗没有什么严重差异的婚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包蕾萍 《社会科学》2012,(5):90-101
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独生子女总量已经居世界首位,从家国关系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非常有必要.基于全国5000份问卷调查样本,对独生子女生命历程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家国同构模式并未对独生子女家庭现阶段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优势递减效应”的存在及公共生命历程一致性也为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国家一社会互动过程中,作为中间组织的家庭能力建设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重新思考国家-社会关系中家庭的位置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经济是影响婚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莎士比亚喜剧中人物的婚恋状况进行剖析,可以反观当时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婚姻社会的影响。而当下我国的婚姻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关。尽管国别不同,时代也不同,但经济因素对婚姻社会存在的影响却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对莎士比亚的喜剧,对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婚姻社会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今社会婚姻状况的了解,为我们理性认识新的婚变现象、正确处理婚恋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道宗朝是辽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时期,这个时期的婚姻政策也具有特殊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分析辽未婚姻政策对辽末政治的潜在影响。 一、作茧自缚的对内婚姻政策 耶律氏与萧氏两姓通婚,构成契丹族婚姻制度的基本特点。在有辽二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性质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婚姻制度作为辽代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有从适应到不适应,以至最后阻碍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道宗朝婚姻政策的保守性,恰恰反映出辽末婚姻制度的落后性和政治制度的腐朽性,也暴露出了辽末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2002,(6)
风笑天在《江海学刊》2 0 0 2年第 5期撰文《中国独生子女研究 :回顾与前瞻》指出 ,在新的世纪中 ,随着独生子女人口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人口越来越多地作为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 ,独生子女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宽 ,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将会有新的拓展 ,与独生子女自身相关的问题以及独生子女人口与社会发展相关的问题将越来越多 ,与社会政策的关联性也将越来越强。其中 ,下列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首先是青年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到目前为止的独生子女研究基本上是将研究对象集中在少年儿童身上 ,只有极个别的研究探讨了青年…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一孩化”政策的逐步落实,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将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只从学校的角度,对独生子女的学校教育,作一初步探讨。 一、对独生子女问题的认识 有人说,独生子女是“小皇帝”;也有人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两样。两种说法各执一端,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我认为,两种说法都有正确的一面。也都或多或少程度不等的带有一些偏颇。独生子女无论在健康状况、智力生  相似文献   

16.
政策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活质量一般从两个层面入手 ,一是微观层面即个体层面 ;一是宏观层面即社会政策层面。本文正是从社会政策层面入手 ,希望通过介绍与分析当今国际上有关生活质量社会政策指标体系 ,以期对我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逾30年,正是这30年来独生子女父母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冒着传统养老风险而生养一个子女,使中国摆脱了"人口危机",实现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顺利转变,独生子女父母们的功劳可谓大焉.政府应像管计划生育工作控制"生"的问题一样,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即要强化独生子女养老事业(包括家庭养老)规则化、制度化的问题.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消除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是我国稳定低生育率的关键.基于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支持所存在的经济、生活以及精神等方面的问题,从政府和社会、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78、1979年中国正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25年后,第一批独生子女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步入社会主流。这一代独生子女从一出生起,就面对世人的议论。然而调查显示,曾经被揶揄为“小皇帝”的他们,其实有能力承担起历史交付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一胎化政策的贯彻实施,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14岁以下儿童独生子女率为1.7%,未满一周岁儿童的独生子女率为52%;而在大城市,0~8岁儿童95%以上是独生子女。与此同时,独生子女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如“四二一综合症”,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由此。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成为一项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的重大战略课题,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对于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20.
宋代士人之家的婚姻通常源自两个异姓家族,甚至姊妹嫁与兄弟,亦即姊妹变妯娌兄弟变连襟的现象在宋代社会比较普遍,从而形成为数众多的相对封闭的联姻圈子,墓志资料中有大量的相关记载。通过探析这一景观的表征,可以窥见它对宋代婚姻领域及社会结构等层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它加剧了突破等级婚瓶颈的难度,也使得社会板结局势更加牢不可破,这些都将给社会的进步、更替带来负面、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