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媒介内容与形式全方位的变化,为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各种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由于互联网的深度介入和参与,基于网络传播环境之下的纪录片创作,与传统创作形式相比,正在发生从创作理念、创作形态到运作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个性化的创作理念与多元共生的创作形态成为网络纪录片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大胆借鉴国外纪录片创作的思维和方法,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曾获中国纪协"年度节目创意"和"最佳纪录片"两项大奖的17集纪录片《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在创意、叙事风格和摄影剪辑风格三方面具有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个人彩色,表现了纪录片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智性启示。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的美学品位和审美价值是美学意义上的综合表现形态 ,同时 ,高品位的审美价值更是每一个纪录片创作者不懈的美学追求。本文从分析纪录片的一般内涵出发 ,对纪录片审美价值的重要地位、存在形态和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初步探讨 ,结合部分纪录片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以期能对纪录片的健康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短视频化”的纪实作品,拼接出一个与主流媒体、传统纪录片相区分的现实图景。“宽幅化”与“私阈性”的结合,既催生出多元化的创作主体和多形态的文本样式,也标志着突发事件语境下的纪录片的美学观念、意义修辞、表达范式等有了新的跃升。重大突发事件中纪录片更好地发挥记录、报道和呈现功能,既需要对“微纪实”为代表的新纪实主义形态完成新的审视,同时,也应该从媒介重构视角下探寻“真实”生产机制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视纪录片美学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电视纪录片创作和批评的价值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电视纪录片的人文精神和创作过程中“世界—作品—创作者—欣赏者”等纪录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张以庆创作的一系列纪录片作品为例,从纪录片创作的三个过程来探讨编导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渗透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题材的选择和开掘是编导主观评判、取舍、参与的结果;在实地拍摄阶段,拍摄角度的选择和细节的抓取有赖于编导的主观能动性;到了后期剪辑阶段,编导的艺术水准决定着纪录片的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视纪录片的心理内容及要义仍然是戏剧性的。本文从电视纪录片特有的镜头构成入手,对当代几部较具风格的电视纪录片及其创作选择进行分析,寻探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和戏剧要义的轨迹,通过《摩梭人》等作品的示范性分析,我们看到了电视纪录片镜头语义与戏剧性言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强,中国对外传播也呈现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姿态。由于境外生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拍摄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精神。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外生纪录片创作有了新的变化,数字产品和技术的提升为境外生纪录片提供了多元化的拍摄形态,全媒体传播为境外生纪录片走向世界拓宽了渠道,境外生与境内生的互动结合使得境外生纪录片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当重视并正确引导境外生的纪录片创作,通过他们对中国的记录和传播,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境外生是中国非常宝贵的民间对外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9.
“渝派”纪录片:站在人类学的高度喊一声川江号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渝派"纪录片在纪录片界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而"渝派"纪录片人之所以敢举旗称派,正是因为"渝派"纪录片已具备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神气质,其部分作品还在人类学视野中绽放奇葩,具有一定的影视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渝派”纪录片在纪录片界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而“渝派”纪录片人之所以敢举旗称派,正是因为“渝派”纪录片已具备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神气质,其部分作品还在人类学视野中绽放奇葩,具有一定的影视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物类纪录片创作的性状分析入手,以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模式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论证大量优秀样片,对三种人物类纪录片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叙事结构的不同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对人物类纪录片在实际创作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完成叙事结构构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人物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管乐作品的创作受1949年以来社会思潮及变革的影响,其创作经历了由民间形态向学院形态的巨大转型,在专业作曲家的助力下,当代中国民族管乐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总结当代中国民族管乐创作的得失,对探索未来中国民族管乐作品创作的艺术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纪录片创作中如何提炼日常中的"诗意",创造"镜头"与"意蕴"之间的审美内涵,是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在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导演以"日常化"影像叙事,展现了极限状态下生命的力量和美善,使"日常化"的影像富有了震撼心灵的审美力量.纪录片的审美品格是纪录片"记录"力量的中心源泉.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变化会带来纪录片的不断创新,以这一社会规律为出发点,引出对中国30年来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的概述;以《话说长江》和《远方的家》两部纪录片为例,并将二者放在时代变迁下多元文化背景和生态文明语境中,结合纪录片中的具体内容,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变化加以分析;结合视听语言、叙事策略等理论,对比两部纪录片中具体的创作手法,剖析30年来中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创新之处在于对两部纪录片的同地比较研究,对中国未来纪录片发展创作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解说词作为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其创作理念与风格也在发生变化。影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观众对纪录片解说词的理解与感受虽是诉诸于人类的听觉,但解说词的本质仍属于文字。因此,必须在纪录片制作的大背景下,思考解说词的创作。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我们分析解说词的创作理念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此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理念进行多视角的分析与总结。认为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以影视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不仅需要对纪录片的受众定位与传播内容进行研究,还要具有一定的拍摄与剪辑意识。  相似文献   

16.
当下纪录片界探讨最激烈的莫过于纪录片的娱乐化。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其实对于有百年发展历程的纪录片来说,任何一次创作观念的改变都是对自身的突破。纪录片的娱乐化是纪录片对于自己的突破,不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创作理念,正是这一突破使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局面,从人性化题材选择、主体多层次参与、创作重心内化、制作方式纪实性与理性化追求、主题开掘哲理升华等方面,概括出了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大致趋向.  相似文献   

18.
张以庆是纪录片业的风云人物,其纪录片代表作<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新作<幼儿园>也不同凡响.本文结合张以庆本人的个性特点,对其纪录片深刻的思想内涵、新颖的题材选择、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精湛的表现形式进行解析,旨在探究其作品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多媒体移动终端,手机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手机所具备的便携、移动、隐蔽、高效等技术特征为手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突破传统模式下种种技术限制的可能,具有独特的创作优势,同时,这种技术的进步又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创作的艺术空间,在内容、形式与风格上都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美学特征。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的技术优势,开发其艺术潜能,将手机纪录片发展成为完善的艺术形式,成为纪录片创作领域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纪录片深受西方"新纪录电影"潮流的影响,故事化、虚构是其理论与创作联袂而行的两个重要倾向。当代纪录片的故事化,主要源于纪录片"情节编排"模式的选择和"故事片化"的创作理念;虚构作为"竞争性真实"与纪实同样成为通向纪录片深度真实的途径。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进而论述这一问题,以期加深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