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关、韵律关颇具艺术魅力,而语言运用中表现出的鲜明、可感、生动的形象性,是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并反复推敲、锤炼的结果。寻求最贴切、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达到诗词语言艺术上的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2.
意境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诗人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受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当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的长篇论文《叙述与描写》在批判自然主义的同时也在标榜其现实主义理论。他认为,描写是对事件的观察,叙述是对事件的体验。在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服务于叙述,具有诗意性;而在自然主义文学中,描写是一种主导性的创作方法,是非人性的。卢卡奇还把苏联文坛上的公式化、概念化视为另一种版本的自然主义,并对其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对人物形象有许多文学性的夸张描写,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花荣一箭射落双雁等等。这些关于武功或武艺的夸张描写,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服务的,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关于李逵鲁莽性格的描写,却有较大的争议。比较明显的例子有:李逵在劫法场救宋江时,不仅砍杀官兵,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抡起夹钢板斧,连在场看热闹的百姓也一起砍了;再如:三打祝家庄时,李逵“挥两把板斧,先砍了被扈成绑来邀功的祝彪的人头,接着又抡起板斧来砍扈成。扈成见势不好,投马落荒而走,弃家逃  相似文献   

5.
语篇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从英语课文的篇章结构入手,采用自上而下,兼顾篇章形式与内容,使学生达到对语篇的深层次理解,有效地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英语中常见的、典型的四种篇章模式即问题-解决模式、概括-具体模式、原因-结果模式和时间-顺序模式在大学英语篇章结构分析中应用复杂,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停留在对语篇表面层次的理解上。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发展,语篇教学成为当前外语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主位、述位理论描述的是在句子或语段之中作者或说话人意欲突出不同的信息或赋予重要性时的一种信息安排考虑。篇章主位结构对篇章的生产和解读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教师有必要将主位结构理论引进外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指导学生恰当地解读或建构篇章。  相似文献   

7.
写作超越不了物与意的关系,比喻则是物与意关系的中介者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其展示的是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的主导性,心为情、思而动,情、思决定对物的去取。文章在论述了比喻的三个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比喻在写作中的三大类十二种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比喻推理与比喻修辞、类比推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分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无论从学科建设还是写作实践看,都是很有必要的。运用比喻推理进行说理论证时。只要选准喻体,抓住喻体某一特征多层次论证,并和其他推理形式结合,才有较大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语篇根据交际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对语篇类型的变异选择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语篇类型制约着语篇结构 ,特定类型的语篇往往由特定的结构类目组成。在观察了三种较有影响的语篇结构描写方法之后 ,作者认为 ,这几种方法可用于不同目的的语篇认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道德观试图由“科学的现象”来解释道德现象与道德关系,把“物理”的价值与“道德”的价值进行还原,其实这种看似“理性”的道德教育观忽视了道德现象及道德关系是人基于自然但却超越自然的本质属性。研究认为,道德如果仅仅是自然现象与关系的存在,那么“自然”与“道德”两个语词的搭配注定产生“自然的不道德”与“不自然的道德”,这样的谬误只能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索处于不自由的状态;道德的世界是人的自由之于自然探索的胜利,必然的王国注定需要通向自由的王国,自由才是人的本质追求,也是道德教育的旨归所在。道德教育需要遵循的方法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生命实践活动,道德教育的本体意义在于生命的成长、生命的充盈。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比分析了汉英比喻的不同。从句子形式结构、比喻构成成分、中西民族文化差异和艺术审美特色角度对比研究,并讨论汉英比喻中各自的特色和实际运用的效果。通过大量例举实证,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比喻带给读者的不同感受,使我们在选择和应用比喻中达到思想和语言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更是人类认识自身与所处世界的重要的认知方式。英汉隐喻植根于各自鲜明的文化中,尽管存在很多相似处,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了特定的认知特点,导致英汉隐喻认知缺失。译者在弥补认知缺失的基础上,需完成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达到尽量保留隐喻特征,准确恰当地传达喻意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研究现状及维吾尔语中比喻分类观点不一致、比喻可供分析实例不丰富、比喻文化特征研究和归纳不够深入全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喻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作了扼要阐述,同时从比喻的构成与内容、喻体的色彩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维吾尔语比喻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事件结构隐喻是莱考夫(Lakoff)所提出的最基本的概念隐喻之一。论文从事件结构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关于“生命”的概念隐喻,并将其细化为三类,即:位置版本、物体版本以及二者的结合。文章选取了关于“生命”的概念隐喻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红楼梦》中的语言体现,比较分析了这些概念隐喻对英汉语言中关于“生命”的常规隐喻性语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事件结构隐喻的角度对英汉常规语言中关于“生命”的概念隐喻的分类解释是切实可行的。此外,运用类似的分类对创新隐喻进行阐释也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5.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用动物作喻体来表达某种抽象意义或某种情感。但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用动物作喻体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涵义在两个民族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有的甚至完全相悖。  相似文献   

16.
1987至2006年,学术界对《金瓶梅词话》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象声词、代词、副词、数词、量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描写,说明了它们在使用上的某些特点,并试图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这些研究成果无论是对明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构以及对整个汉语语法发展脉络的探究,还是对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源流、传承关系的疏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最新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应和人的认识过程相联系,而不只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英汉隐喻存在的差异,可从认知角度,在喻体选择和内部结构两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南浔政治结构在近代的演进表明了市镇权力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之趋势.江南商业性市镇之权力通常由少数强宗巨族所把持.进入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向市镇集中,乡村地主中也有不少转向了市镇;而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则提高了商人在市镇权力结构和社会中的地位.科举制度废除后,南浔又得风气之先,兴办了不少近代新式学校.加上太平天国的兴起打击了江南的旧家世族,也深刻改变了江南市镇的权力结构,为市镇权力的重组创造了新的机会与条件.另外,南浔政治结构在近代的演进也表明了市镇的政治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市镇本身的日益复杂化使市镇管理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新需要,这样,仅仅依靠保甲制度显然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市镇社会之要求.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机构设置,变地方权威为国家在基层的政权分支.自清末新政以来,中国乡村明确了以市镇为中心的建制,建立了乡镇行政机构.市镇不仅成为农村传统社区的文化中心,而且开始扮演政治中心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喜福会》隐喻意象的分析,根据隐喻主题建构功能,提出在小说叙述结构中贯穿了由一个中心隐喻和大量衍生的次要隐喻支撑的"失散"———"回归"主题。这一主题是身处东西文化夹缝中美国华人群体文化处境的一种隐喻,同时也表征了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它代表了美国华裔从与母语母国的疏离和由此引发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失散",到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逐渐被唤醒和"回归"的历程,也象征了普通人的人生轨迹,使本文具有了广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系统全状态线性化内模扰动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全状态线性化方法对在外部扰动持续作用下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扰动抑制控制器,利用非线性控制项消除开环系统的非线性因素。根据内模原理构造与扰动动态特性相同的内模补偿器,再利用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对增广系统设计最优调节器,得到非线性的内模扰动抑制控制器,其中的内模补偿控制项抵消了扰动对系统的影响。仿真中使用非线性内模扰动抑制控制器与非线性前馈反馈扰动抑制控制器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前者能够消除非线性因素影响且实现无静差扰动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