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神话。这些神话,体现了壮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最初看法,是古代壮族人民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萌芽。关于“大气”构成天地的观念古代人类对于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奇妙的大自然,具有特别浓厚的探索兴趣。浩渺的苍天,广袤的大地,纷繁的物类,是怎样形成的?壮族先民通过探索和思考,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壮族古代神话中的雷公形象是饶有风趣的。在红水河流域流传的《布伯》故事中,有的说:住在天上的雷王,生就一双灯笼眼,眨起来骨碌骨碌地闪绿光;它背脊上长有一对翅膀,稍抖动就会刮起风暴。有的还说:雷王长着一副青蓝色的脸,鸟的啄,背上有一对翅膀;左手可以招来风,右手可以招来雨;他的舌头象蛇舌一样,前头开岔,从嘴里一吞一吐,会发出一小串一小串的火花。显然,传说中的雷王是一只类似“鸟”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民族,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2000年以前,壮族先民骆越人和俚僚人就已经能够铸造和使用铜鼓。而反映古代壮族先民与自然和社会作斗争、早在2000年前开始绘制的花山壁画,是壮族人民特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壮族古代文化中,除铜鼓和崖壁画外,壮锦、陶瓷工艺和麻栏建筑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壮族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是丰富多彩的。壮族民间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壮族民间舞蹈,舞步雄健,感情细腻逼真,有刚有柔,坚毅乐观,有着  相似文献   

4.
民族神话是上古文化的口承性语言系统,其中混融着上古先民的意识、观念形态、生存经验及前理论形态的美学建构。作者在云南民族原始文化混融性的整体意义上,对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规范性的伦理意识及其仪式化的操作方式,作出了初步的审美发生学探讨。  相似文献   

5.
远古清渭流域,以秦安陇城为中心的女娲神话传说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对其进行探讨,可以比较切近地还原神话所表达的原生态内容及其流布线索.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炼石补天神话中女娲烧制五彩石补天与大地湾先民烧制陶器的过程属于同一方式,在联结现实世界和神秘世界的方式上,女娲充当了人和神的中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己力量的发现和肯定.依据清渭流域以陇城为中心的大量民俗事象,并将汉民族女娲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地区女娲神话传说的分布及文化特征对比,则进一步说明以陇城为中心的清渭流域是女娲神话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6.
李雪枫  齐峰 《人文杂志》2006,(1):152-156
广告神话是指通过广告活动所建立的关于商品世界消费文化的象征性环境。文章分析了广告神话的构成因素,指出广告传播的根本目的是建立永远的物质崇拜,并提醒消费大众保持消费自觉,避免受到广告的舆论牵制。  相似文献   

7.
潘雅琴 《学术研究》2000,(6):105-108
审美活动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误读伴随其始终。读者理解文本,逐步接近其内涵本真,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积累审美经验,拓宽期待视野。误读反馈信息,是作家创造新文本的审美创造动力。  相似文献   

8.
荒诞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范畴的主角,伴随着人们对现实生活感受的不同体验和理解,荒诞的意义不断扩大和延伸,它已经上升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和美学倾向。本文旨在从美学角度来探讨荒诞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叶永胜 《天府新论》2012,(5):150-153
重述神话是神话流播、传承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文学创作传统。通过重述,我们可以穿越时间隧道,触摸先民的诗性智慧;在古今相通的境遇中,展开对当下生存的知性探讨。神话的固有特性是象征性,它有着极强的包容性,为人类思维、社会行为及艺术实践开拓了一个几乎无限的意义空间。借重述神话以表达人类情感,述说现代人的精神苦闷、理想与追求,这是现代人关注自身、拯救失落的自由本性、创造力和生活激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壮族民间黄巢传说的口述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壮族地区流传着一些黄巢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壮族民众展开联想和想象,传达他们的历史记忆,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达他们关于黄巢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认识。壮族民间的黄巢传说可以补正官方历史文献,具有珍贵的口述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的先民通过艰苦的劳动脱离了动物界从而能够运用思维的时候,便惊奇地瞪大眼睛,注视着周身大千世界客观事物的千变万化,沉思默想。原始思维是天真的、浪漫的、直观的和离奇的。日出日落,月亮盈亏,寒暑节序,雷霆风雨,这一切的一切,先民都认为由神祇所主。“万物有灵说”从此产生。在神话王国,自然神衹是老前辈。于自然神祇的群体中,又以雷神为耆宿。中华民族常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审美观念的演进历程中,存在着一个奇特的现象:越是引人瞩目的观念转型,越是并不以理论的形态出现。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摇滚、流行歌曲、MTV、电子文学如此,电影亦然。也正是因此,近年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电影对于二十世纪人类文化的贡献,不但是美学实践的,而且是美学观念的。电影的诞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当代的全新审美观念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美学与西方分属两个体系。许多审美范畴在西方美学中是没有的。例如文道、文气、形神、意境、韵味、风骨、奇正等,都富有独特的内涵和民族特色。其中以文与道这对范畴占有最突出的地位。它发生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出现的流派最多,争论最烈。一部古代美学思想史,几乎就是文道思想的发展史。但今人对于文道论的研究大都按照荀子首创明道、征圣、宗经  相似文献   

14.
蔡仪美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界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反思,过于看重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而忽视了这些理论的现实价值。事实上,20世纪中国美学有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论述,对于当前的美学研究极具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蔡仪美学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蔡仪美学作为美论的客观派曾遭到主流美学的批判与排斥,但是,蔡仪美学关于“美在典型”的论说、自然美的理论,以及用“美的观念”解释美感、审美个性差异、艺术中的雅与俗、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艺术创新等问题,对今天开拓与深化美学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缺乏蔡仪美学这一研究视角,中国现当代美学就缺少了一个必要的逻辑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一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遇到巨大的挑战把一个古老的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 ?掠夺完地球有限的资源以后 ,人类将何以生存 ?工业文明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并没有带给人们所期望的精神充足与幸福生活 ,在一个被日益物化的世界里 ,人类的精神正承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迫 ,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文明发展的失误与偏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生态美学研究异军突起 ,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众所周知 ,无论是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 ,自身内部都…  相似文献   

16.
先秦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关于先秦美学的哲学前提和基本特性问题,我们已经载文论及(见《试论先秦美学的逻辑起点》,《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二辑)。在继续研讨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中国古典美学的“联系”和“思辩”的特性,不仅在先秦美学中已具刍型,而且先秦的美学方法论,对于以后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开创性意义。笔者认为,先秦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和审美学方法三方面予以把握。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先秦美学已经看到了美的社会性,初步地运用了社会学的方法去研究美,从而形成了我国古典美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色。公元前六世纪以前的春秋时期,还没有完整的美学概念,在文献古籍中,还只是偶尔用来表述人体的生理形态。但  相似文献   

17.
马平平 《学术界》2020,(4):103-110
神话是一种民间叙事,尽管涉及"怪力乱神"而带有"不真实""虚构"的含义,但颇具悖论意义的是:神话以非写实主义的叙事手法曲折地反映了一个族群的民族性格和精神生活的内涵。神话往往叙述的是各种神灵的生活和业绩,在众多神灵中,海神是世界上大多数神话谱系中的一个主要形象。通过系统分析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中海神的信仰起源、形象演变和文化内涵,可发现两种文化的海神形象所具有的历史、宗教、文化、民族精神层面的异质性内涵,并可揭示其赋予中西文明的古代文化基因及其在现代语境下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壮族神话研究是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主要把神话置于宏观的壮学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之下,始终未能摆脱文本化、文学化的模式.实质上,壮族神话中的神圣或虚拟内容多涉及鬼、神等壮族民间信仰,广西宜州市刘三姐乡中枧屯的仙婆“求花”仪式表明,壮族花婆神话与“求花”仪式中包含着花婆信仰观念、壮族传统灵魂崇拜等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传承模式相比,壮族歌咏文化数字化传承模式更注重视、听、唱的结合,传播效果更全面.数字化传承模式对于少数民族掌握话语表述权,自主塑造民族形象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模式的远行体现了壮、汉文化的互动,反映了新时期民间文学特征的一些新趋向.  相似文献   

20.
美学的转向──海德格尔哲学美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国内美学界掀起对传统美学重新审视并构建新体系的热潮。①然细观这些观点则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与存在主义及现象学和解释学美学,尤其与海德格尔哲学和美学存在着难以割舍的联系。这就促使本文主题的诞生:考察一下海德格尔在传统哲学美学中的转向作用及对当代美学的启发。一、海德格尔与传统哲学的转向这里所谓传统哲学,指由柏拉图开其端,笛卡儿正式确立,黑格尔发展到极端的西方哲学传统。它的基本特征是:把追问普遍最高的本质作为目的。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要求主体认识和把握客体的本质,因而其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