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季刚遗著保存、整理出版和近年研究情况述略王庆元近代著名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生前手定出版的著作,有《文心雕龙札记》、《集韵声类表》等。60年代,中华书局又编辑、出版了《黄侃论学杂着》一书。由于知之者稀,故其名不彰,国内学人甚至有不知黄侃其人者。也有人对这...  相似文献   

2.
大师传道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 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  相似文献   

3.
黄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国学大师,他拥有传奇的经历和复杂的性格,他坚持五十之前不著书,却未满五十岁即仙逝,因此生前出版著述极少。黄侃之侄黄焯,以一片孝敬之心,整个晚年致力于整理黄侃遗稿的事业,为黄侃学术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郑骏写了一则简讯,题目为《江西出版〈国学大师丛书〉》,全文如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国学大师丛书》,这套丛书现已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规划。全书1600余万字,第一批7种《熊十力评传》、《马一浮评传》、《柳治微评传》、《蔡元培评传》、《黄侃评传》、《冯友兰评传》、《康有为评传》等已陆续付梓。”以上消息载1992年7月4日《文艺报》第4版。这是十多年前的旧报纸,不知消息见报后有无更正,这里,“柳治微”错了,应为“柳诒徵”。柳诒徵先生(1880-1956)字翼谋,号能稼楼主,晚号劬堂,江苏镇江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师传道     
张港 《可乐》2008,(5):49-49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陆宗达拜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次见面时,黄侃翻了翻那本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将书扔到书堆  相似文献   

6.
蕲春县青石镇樟树村是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的故乡,黄侃先生的《蕲春语》所记之音系即樟树村的语音系统.《蕲春语》记录了不少词语方音的儿化现象,为此,本文想就樟树村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作些探讨.先介绍一下樟树村方言的声韵调:声母 韵母  相似文献   

7.
书痴黄侃     
李惠 《社区》2012,(35):6-6
黄侃是著名的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具有独特的治学之道。黄侃平生嗜好颇多,其中读书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出生于1886年的黄侃。天资聪颖。当年,年仅15岁的黄侃随父亲黄云鹄去成都武侯祠游玩,回家之后竟然将祠壁上的绝大部分楹联朗声背诵了下来,黄侃的这一举动令父亲欣喜万分又惊诧不已。父亲发现.黄侃的读书天赋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他9岁时便能读《经》,日逾千言:10岁便已读完四书五经.被人称为“神童”。  相似文献   

8.
“斜阳里,瘦影待谁怜?人意已随流水远,秋声先伴暮蝉还,憔悴又今年。”将这首《江南好》置于《花间》、《尊前》等古代名家词集中也毫不逊色。谁能料到,它却出自于近代学者黄侃先生之手.实在令人惊叹不已!黄侃不仅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卓越的国学大师,也是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文创作,无论数量质  相似文献   

9.
黄侃治学     
民国学人中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被黄兴称之为"章疯子"的章太炎,一个是刘师培,还有一个就是被称作"黄疯子"的黄侃。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不仅都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而且章太炎、刘师培与黄侃还是师生关系。这三人的共同特点是:学问大、脾气怪,其中黄侃的脾气之大、性格之怪更是学界闻名。  相似文献   

10.
张光茫 《社区》2011,(35):55-55
在很多人心中,国学大师黄侃是一位放浪形骸的狂徒形象。随意骂人、反对白话文、脾气古怪、贪嗜美食这些即使算不上是斑斑劣迹,也多为负面新闻。而其博大精深的学问倒是少人问津。黄侃一生严谨治学。嗜书如命,且很有心得,总结他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于后学者来说,不无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国学大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黄侃先生诞生110周年、逝世60周年。黄侃先生在经学、小学(文字、声韵、训诂)、文学、文学批评、史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代宗师,功垂后世。本刊发表武汉大  相似文献   

12.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精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一个真正称得上“国学大师”的人。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的《蕲春语》是我国方言研究的重要文献。在这篇文献中,黄侃先生参照(广韵》、《集韵),用反切的方法给蕲春语注音,并广征博引,考察其历史渊源,循音索义,使许多沉积的历史疑案涣然冰释,新说横生,胜义纷呈,在方言词语研究史上独树一帜。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该文并未整理出蕲春语音系,也未标出词语的音值,为此,我们特地去蕲春对实际语音进行调查。根据我们田野调查的结果,可以认定黄侃先生所说的“蕲春语”,实指其故里樟树村话。兹将该音系及其语音特点介绍如下。壹蕲春(樟树村)话的声韵调一、声母2…  相似文献   

14.
国学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与时代张岱年前年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印大型杂志《国学研究》,《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国学在燕园兴起的文章,颇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此之前,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学丛书”,已出十几种;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编印了“国学大师丛书”;同时有关单位分...  相似文献   

15.
黄侃诗文概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侃诗文概谭沈祥源"斜阳里,瘦影待谁怜?人意已随流水远,秋声先伴暮蝉还,憔悻又今年。"将这首《江南好》置于《花间》、《尊前》等古代名家词集中也毫不逊色。谁能料到,它却出自于近代学者黄侃先生之手,实在令人惊叹不已!黄侃不仅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卓越的国学大...  相似文献   

16.
《蕲春语》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研究蕲春方言俗语的札记.全文凡141条,文中选取其故里湖北省蕲春县的方言词语,运用自成家法之理论,从文字、音韵、训诂诸方面来考证本字,其体例与章炳麟《新方言》略同.文章遵循语言演变之轨迹,广征博引,稽考精审,是我国早期方言研究的重要文献.为了确定《蕲春语》音系,了解《蕲春语》所收词语的实际音值,我们亲赴黄侃故里——蕲春县青石镇樟树村进行了方言调查,兹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其东南与武穴市接壤,西南与阳新县隔长江而相望,西北与  相似文献   

17.
《手批尔雅义疏》是近代国学大师黄侃从事语源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系联同族词的方法有:音义结合系联法、"右文"系联法、"声训"系联法、"音转"系联法、类推法等。黄先生综合使用这些方法,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不仅为语源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还具有语源学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我国丛书的出版形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局面。各种大型综合性丛书、地方性丛书、科普知识从书、学术丛书纷纷编辑出版,规模之巨、品种之繁,一时在出版界蔚为大观。既有《走向未来丛书》、《祖国丛书》这样的大型综合性丛书,也有《国学大师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这样的学术精品丛书,还有一些中断多年却影响颇大的丛书,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等。仅就1997年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初选入围书目看,166种人选书中丛书就有40余种。其中尤以文学类、教育类、少儿类丛书所占比例为高。在社科类34种入…  相似文献   

19.
当年,胡适海外学成归来,二十七八岁就被聘为北大教授,而且他的课大受欢迎。那时,傅斯年20岁出头,师从黄侃、刘师培这样的国学大师。傅斯年等一伙高才生对于胡适的本领抱有怀疑,于是推荐傅斯年去一探虚实。傅斯年不只是听,还频频发问,弄得台上的胡适心里直发毛。后来,胡适回忆说,当时傅斯年这类学生的国学功底跟自己难分伯仲,弄得他每次上课都提心吊胆。在这种压力下,他只好加倍用功,而傅斯年从此就成了胡适的学生,并保持了终身的师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中原著《墨学通论》纳入我主编的《国学丛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台湾红业出版公司在海峡两岸分别印行中文简繁体字本。这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研究国学即中国传统学术,不可忽略墨学。在我主编的《国学丛书》选题计划中,也包含墨学一项。孙中原在60年代初曾从汪奠基、沈有鼎研治含《墨子》在内的古代文献,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