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思考的源头乃是实际生活中鲜活的素材。由此可见,观察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然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没有明确的目的.不能做到细致观察。这就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引导.并教给其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呢?  相似文献   

2.
迟钝的感觉是指作家因某种孤立地感知及人为地阻断理性思维、联想和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参与而导致其对社会生活感知肤浅、平庸、迟钝乃至麻木的一种艺术感觉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的过程中,严重地削弱着作家对生活的艺术感觉能力,从而使创作陷入一种困惑和苦闷之中。造成作家艺术感觉迟钝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仅从作家艺术感知过程中的失误和作家的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在作家的艺术感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切割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然导致艺术感觉迟钝现象的产生。相互联系是事物存…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对感觉的分析在其灵魂理论中十分关键,感觉是灵魂的基本能力之一。《论灵魂》将感觉定义为“无质料地接受感觉对象的形式”,他在此确定了形式的重要性及非质料特征。然而,由于无感觉者也能无质料地接受某物的形式,所以这种定义不足以确定感觉接受活动的本质。此定义是正确的,但定义范围过于宽泛,因此需要对其澄清。事实上,感觉接受活动不是被动的接受行为,而是主动选择的区分行为。这种区分行为介于感觉者及其对象之间,而感觉者的感觉能力与感觉对象形式皆以中间性作为其本质特征,并且感觉接受活动以大脑和心脏作为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创作自述绘画展示的是什么?我想是:绘画应研究心和画的关系,应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和对物体的形状、色彩、空间等造型因素观察达到一种精神体验,在语言表达上要真正理解"得于心、应于手"、"师心不蹈迹"寻找体现精神的语境。这种精神仅存在画外,是在形式和表现语言背后一种感觉与气度。精神内在的东西应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并非装腔作势...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一个感觉型艺术家,沈从文的艺术感觉主要表现为凭印象、直觉和想象,以童年视角去打捞故乡湘西的风物人事。这种艺术感觉与作家同时代的新感觉派的创作迥然有别。而在更深层次上,沈从文的艺术感觉又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都市的特点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孙媛 《国际公关》2012,(4):67-67
老友决定辞去在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生活。问她为何选择离开,她无奈地回答:这种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连睡眠都变成奢侈品的生活,她已完全感觉不到幸福。幸福,多么飘渺的字眼一一幸福到底在哪里?我幸福吗?我决定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感觉在“心”的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感觉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认识对象。精神与文艺生产,应该给感觉以高度重视。感觉永远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生生不息,最鲜活灵动的领域。感觉形态学和感觉价值学的研究,将为文艺和精神生产研究开拓一片丰盈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高江涛 《新天地》2011,(7):82-82
教师语言的感染力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来体现的。这种情感就是建立在对学生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基础上的对学生的热爱,基于这种情感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的直接感觉是和蔼可亲,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讨厌作文,害怕作文,已成为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他们提起笔来,总感到无话可说,心中一片茫然。即使挖空心思写出来的习作也是内容空洞,缺少灵性。久而久之,他们一碰到作文就“望而却步”,感觉“作文”两个字是那样“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追其原因,是学生缺少广泛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缺乏真实的写作素材.再加上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导致了目前学生畏惧作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租界文化为新感觉派表现洋场生活提供了精神支点.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启发,新感觉派以直观感受的方式表现租界人在物质消费、情感方式、政治倾向等方面的独特风貌,这种风貌总体上呈现出欲望化叙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新感觉派作家和张爱玲把目光对准了都市生活,两者都有其浓厚的都市情怀,而这种都市情怀的落脚点即是上海,他们运用各种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使上海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新感觉派作家们表现出他们对都市病态人性和生活的批判与伤感,而张爱玲眼里的上海是个灰暗、阴郁的人性沦丧地。张爱玲描写上海多是写上海的街道、公馆等比较琐细的小地方,这就从新感觉派作家描写的灯红酒绿的舞厅、酒吧生活转移到每日每时发生的平凡而有质感的家庭这个都市细胞里面,是世俗人共同过着的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新感觉派作家和张爱玲让上海(都市)作为一个全面复杂多层次的审美对象出现,利用他们手中的笔和他们的天赋才情将都市真实的面貌还原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杨玉娇 《社区》2013,(18):16-17
随着居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社区中的全职妇女和老年人却越来越孤独,感觉与社会已经开始脱节。针对这种情况,燕山南苑社区亲力打造了“学在社区、乐在社区”的活动项目,只要居民有时间、有兴趣,就可以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3.
舒玉慢慢定下心来,不管多久,都等着陈轩!哪怕是一辈子。 是真的爱了,舒玉想,这种义无反顾的感觉,定然是爱。以至偶尔独自回想和陈轩碰上的那个夜晚,便会有种宿命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卢梭开创的人文精神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大力颂扬理性的启蒙时代倡导回归人真实的感受和需求,重视身体感觉和情感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基础性意义。感觉和情感构成一条线索贯穿了卢梭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作品,同时,卢梭在教育、政治学说和文学作品中赋予感觉和情感以本体性意义———感觉和情感既是个人完善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政治社会构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各普通高等院校积极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形势下,当务之急是提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音乐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理念。音乐作品并不是把感觉“概念化”,而是它的内在品质为我们提供可以唤起感觉的条件。理工科院校的音乐艺术类课程就是利用这种音乐理念来培养学生对音响内在表现力的反应。其最深刻的价值,在于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完美他们的人生修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论中大量的范畴、概念、术语都是诗性感觉体验的隐喻式表达。色、声、臭、味等概念,本来是人的感官的日常体验,引之以论文,似乎文学也视之有色,听之有声,嗅之有香臭,尝之有滋味。根源于这种感觉体验趣向,文学审美也有类似诉求。如追求文采飞扬,喜好妙言妙曲,崇尚味外之味,总之要求文学色、香、味俱全。这种体验性的表达最富有原始感觉,也是最富于诗性特征的。  相似文献   

17.
创造了优美恬静的田园诗的陶渊明,他自己的思想并不平静。本文拟从陶渊明的诗文自身出发,分析一下他那动荡不宁的思想经历,看看他是在几个层面上展开这种内在搏击的。一、仕隐冲突这是陶渊明思想中第~个严重冲突。我看陶渊明的归隐有三个原因:1.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他多次表述,仕途社会对他犹如“樊笼”和“尘网”,他在其中过着“心为形役”的生活,这种违背心牲的生存方式,令他感觉耻辱和痛苦(即“志意多所耻”);还在做建威参军时他就说:“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归隐多年之后,回顾那段仕宦生涯时还说:“在英经十载,…  相似文献   

18.
吴乔 《21世纪》2012,(12):10
前一段,幸福的话题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感觉很幸福,但与他人相比,又感觉不幸福。这种比较的一个重要尺子就是公平。因为不公平,所以感觉不幸福,很多人正是从这个角度谈论幸福的。在相当意义上说,不公平是生活的烦恼之源,是让人们感觉不幸福的重要元素。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一些起点性和先天性的不公平会有比较大的心理弹性。对公众而言,不能容忍的不公平,让人感觉不幸福的不公平,乃是权利、机会、规则的不公平。公平,这个亿万人民的幸福感要素,在十八大报告中频频出现成为一个突出亮点。表明党对人民  相似文献   

19.
我的作品中呈现的事物不多,更多的是想通过画面传达某种情绪,基本都是自己对生活的一些体会。我向往的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安宁,希望通过我的画面给人带来这种安静的感觉,让观者在嘈杂的都市生活中能感受到心的宁静。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经常创设一些所谓的德育情境体验活动,这类体验活动表面上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然而对于他们心灵层次的冲击与感动究竟几何尚待观察。对很多学生而言,这可能只是一种饶有趣味的日常游戏而已。很多德育情境的创设,教师们也是煞费苦心,但是由于脱离了真实的生活,抽离了生命的真实体验,仅仅给学生带来虚幻不真的感觉。德育成了空谈与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