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期,日本文学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在近代文学史上确保了最高文学性的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便是其中的顶尖人物。早在20年代,鲁迅先生就曾翻译过夏目漱石的作品,盛赞他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夏目漱石是在日本自然主义勃兴时期步入文坛的。但是,他的文学观与自然主义截然相异,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道德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1905年,夏目漱石以“一部在阴暗的现实生活中打开了窗…  相似文献   

2.
夏目漱石在英国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中,由于对异文化的严重不适应,他承受了一系列的困难遭遇.同时,他在同异文化的全面碰撞中体验到了异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强烈地意识到了西方社会的先进文明与日本社会的迂腐落后.本文通过对夏目漱石留学遭遇的分析,探究导致与异文化产生摩擦的潜在要因.  相似文献   

3.
《哥儿》塑造了一个勇于挑战日本传统教育制度的正直纯粹的青年“哥儿”的形象,极具人格魅力,是夏目漱石自身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日本文学的联系,不能说很密切;但总因为中日两国有着文化因缘,政治经济的纠葛也多,鲁迅本人又长年留学日本,而且是在日本发奋从事文学运动的,所以,比起别国的文学来,和日本文学的联系还是较多的。这主要是指与日本近代文学的联系。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比起明治文学来,与大正文学的联系显得更多一点。固然,在一九○七年前后,鲁迅喜读的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但在五四以后,他更接近大正文学,而且和他能在思想上发生一定联系的,也是大正文学。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夏目漱石的文学因缘既有思想内容上的文明批判,亦有表现技巧上的反语讽刺。尽管鲁迅与夏目漱石之间的影响研究中存在着泛化的现象,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鲁迅在文明批判上所受夏目漱石《我是猫》的影响还缺乏全面深入的反思。鲁迅对夏目漱石《我是猫》“异类叙述视角”的接受与改造,体现在他的文明批判与国民性批判上,并且暗含着二人在文学趣味和风格上的相似性。当然,由于历史语境与文化背景的异同,鲁迅对“异类叙述”的艺术处理表现出不同于夏目漱石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16,(7)
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具有自我封闭式主体性的主人公,自我封闭式主体的成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第一,近代日本社会的"蛸壶"式结构(丸山真男);第二,日本民族的"依赖"文化心理(土居健郎);第三,"自由、独立、自我"的时代精神影响;第四,作家"弃儿"的自卑感、对人性的怀疑等个人因素的制约。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主人公始终封闭在一个"果壳"般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7.
夏目漱石对于基督教的态度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嬗变过程,内心呈现出极端的矛盾,他反对宗教中的偶像崇拜及形式主义,憧憬宗教的道德伦理和超越思想。夏目漱石关注宗教主要是出于"生存困境"和道德上的探寻。基督教宣扬真、善、美,道德、良知、宽容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正契合了他的文学理想。他的文学真正地追问人的生存状况,希望从宗教中能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其意义在于超越生存困境,塑造崇高人格,提升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8.
马英萍 《江淮论坛》2006,(4):179-182
夏目漱石在《草枕》中提出了“非人情”的文学创作理论。“非人情”的提出及其含义与禅宗思想有着紧密联系。在广泛学习和模仿西欧的明治时代,漱石提出“非人情”的文学创作理论,旨在呼吁日本作家创造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对夏目漱石《草枕》的个案分析提示我们,在全球化环境下的今天,弘扬民族文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通过分析几位日本近代文化精英,如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涩泽荣一、夏目漱石、汤川秀树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吸收与改造,认为经过他们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对日本近人的哲学、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作者指出,探讨这一历史现象,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观念都表现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痕迹。在文学创作中,他强调了文学的道德因素和社会功用,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艺思想观念;在实际创作中,他提出的一些创作手法也与中国古代文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夏目漱石文学的特质表现在:它使日本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化作了有机的融合,从而形成了漱石特有的美感意识、伦理观念、批判精神和艺术表现力量;它具有清醒而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现实;它刻意开拓了近代日本文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塑造了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并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美学侧重点。  相似文献   

12.
鲁迅留日时期弃医从文,开始思索以文学改造民族灵魂的问题,倡导并坚守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文学观。这一文学观是在多重合力所形成的语境中发生的,制约性因素颇为复杂,其中耳濡目染所体认到的日本文学经验则极为重要。日本政治小说观经由梁启超使鲁迅逐渐消解了内心深处文学与科学间的紧张,相信文学能传播科学以作用于现代人生;夏目漱石的"余裕论"和厨川白村的文学理论在鲁迅那里形成一种结构性力量,规约着他对文学为人生之范围、程度问题的思考与言说,即不超越艺术底线而妄谈文学为人生。鲁迅反感"破理显实"的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以至于放逐了自然主义所置重的性爱描写,关注"人间苦",现实主义成为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同在的为人生的启蒙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余明侠著《诸葛亮评传》读后刘祚昌诸葛亮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名声甚至飞越了国界,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他的大名也是妇孺皆知的。前几年一个日本出生的华人写的一部小说《诸葛孔明》,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一个时候成为畅销书。诸葛...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明治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社会的急剧变革和东西文化的交汇给日本的近代知识分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这一阶层的人物描写是夏目漱石的创作主题。《心》中的"K"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中的知识分子,是集东西方文化素养于一身的"海陆两栖动物",但由于过于执着于自我的实现而陷入神经衰弱,精神世界中呈现出极为矛盾的状态。"K"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折射出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毛泽东哲学著作研究观点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黎 《天府新论》1997,(3):89-92,96
本文仅就日本学者对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和军事著作中的一些军事哲学思想的研究观点作一概述,以飨读者。对实践论的研究简况1951年4月,日本的《前卫》杂志第57期全文译载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人由此,日本开始了对毛泽东《实践论》为中。c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毛泽东哲学的重要意义。1952年,日本政法大学教授松村一人最早在日本《思想》杂志上连续发表了长篇论文《论毛泽东哲学的意义》,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他认为:毛泽东的哲学不仅具有中国民族形式,而且具有国际意义,他说:“何如用一句话来表达毛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对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的文章多所谈及和称引。细读两人的文章,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是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不懈探究;二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神往;三是对艺术、艺术家的近似理解;四是对“非人情”、“绝缘”认知的相似。而两人最大的共同之处则是“超脱现实”。与众不同的是,超脱现实只是一种表象。在作品的背里进行社会批评才是真正的用意。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朱子学的起源问题汤勤福关于日本朱子学的起源,日本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近世儒学的始祖”①是藤原惺窝(1561~1619年),近世儒学即是朱子学;其二以《日本思想大系》第28卷的主要编纂者石田一良先生为代表,他说:“过去,藤原惺窝被作为后期...  相似文献   

18.
高宗武(1906—1994),浙江乐清人。1931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政法系,中国现代著名的“日本通”,1935年任民国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他是1934年到1939年间中国对日外交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人,熟悉诸多谈判内幕。  相似文献   

19.
樽本照雄(1948- )是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晚清小说的日本著名学者。他在1948年出生于广岛,24岁时从大阪外国语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任大阪经济大学教授。我第一次会见樽本教授是在1991年10月,当时他才43岁,他是专程来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一书系由日本学者濑川昌久先生积十余年之心血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濑川先生现年四十五岁,是日本当前最年轻的国立大学教授之一,专攻文化人类学。从1983年开始,他就一直以汉族的社会组织为主要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