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及相关的普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略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推行普及教育特别是普及小学教育(1949-1976年);重新酝酿与起步实施义务教育(1977-1990年);加速推进义务教育(1991-2000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2001-201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至今)。其间虽有曲折,但每一个阶段都有非常显著的进步。到现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此相应,我国国民基本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回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采取了很多重大措施来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使得我国实现了预定的到1990年"普初"的目标,到2000年基本"普九"的目标.到现在,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和继续发扬的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有效供给: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之后,扩大有效供给应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目标。义务教育有效供给具备数量充足、质量均衡、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等四个主要特征。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理论的提出,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效供给的形成依赖于政府的科学规划策略、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以及增强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普及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坦是在成绩取得的背后,还隐含着不少问题,其中倍受关注、议论较多的敏感话题要算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本文拟对我国实行教育机会均等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现阶段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现状、原因和对策进行阐析。一、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必铁柱与必要位首先,教育机会均等是全球的一个大趋势。lpeX)年3月,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1奖赛全民教育大会”,正式提出了全民教育思想,并臼定了全民教育的世界基本目标,表明了世异各…  相似文献   

5.
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培养跨世纪新一代农民的战略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许多地方农村达到了普九验收标准,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针对普九验收后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陕西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全省10个县(市)、30个乡镇、30所初中,90所小学进行调查。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我们这样贫穷的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普九改善了办学条件,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而要最终实现普九目标达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投资体制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经历了四种模式,即"两条腿走路"办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学;"地方政府负责,以县为主"办学;"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办学.最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实现了"由分权向集权"、"由基层向上层"、"由群众向政府"、"由收费向免费"、"由普及向提高"的转变.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必须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适应;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很好地实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新战略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村教育问题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新战略;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再次将这些战略作为年内工作重点.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新战略,义务阶段教育需要以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高中阶段教育需要以加快普及为目标,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为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澄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关系,需要澄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施行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关系,同时需要以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新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4)
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已被列入政府工作目标。根据计划,到2015年,全国将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政策。部分富裕省份,更打算提前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北京、江苏、广东等。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显然是出于善良的愿望。中国贫富差距大,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人没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得不到必要的知识和资讯,一生都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随着学费的快速上涨,这种情况在某些落后地区有趋于严重的趋势。不少人因而呼吁政府负起普及基础教育的重任,其情可勉。况且,宪法中也有相关的条款,规定政府要提供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9.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义务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使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加快实施,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所谓“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①我国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的提出与《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已四五年了,这几年中在普及与提高小学与初中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对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那些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今日南国》2009,(24):35-37
60年,桂林教育经历了沧桑与奋进,特别是1978年以来,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百废待兴到蓬勃发展……桂林教育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跨越。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深入推进教育公平》近日正式在京发布。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在发布会上呼吁,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形成改革的共识,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确定下一阶段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厘清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战略措施。在《纲要》精神指导下,我们就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问题,会同有关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加快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和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体制 1、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投资,同时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省、地(市)、县、乡政府应切实保证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中央要每年增拨相当数量的专款,支持义务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在财政税收制度改革中,应开征用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税种,以保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下,面对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客观现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中国模式,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正确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走稳步渐进改革的中国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破解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面临环境复杂、未成年人数量巨大、预防教育工作薄弱等难题,重点要加强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关键要抓好管理,重要途径是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非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浅谈实现世界银行贷款教育项目部分效益指标的途径侯绍君200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能否优化。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的需求已基本解决,初中仍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质量较低的普遍现象。师范专科学校肩负着...  相似文献   

17.
宁夏农村学生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两个民族县58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田野调查,分析了实施“新机制”后样本地区农村学生家庭义务教育支出情况,并就其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对样本地区学生家庭教育支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各级政府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从而促进宁夏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师资交流机制,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差;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群体大,就业年龄低;经营管理素质较差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进一步强化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六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民没有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是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不同、教育条件的差异和高等教育招生规则的不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改变这种状况,须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