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入世后我国技术源变动和技术创新模式变更规律作出一个大致的预测,认为在新的“游戏规则”中,我们的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创新政策都将面临重大变革,技术创新模式必须更快地向自主 创新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构成了组织的三维创新空间。在三维创新空间下,处于某一生命周期阶段的银行创新成长模式可分为基于技术创新的成长模式、基于制度创新的成长模式、基于管理创新的成长模式和混合创新的成长模式四种。我国五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长模式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创新为主导,但由于经营理念、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不同,其创新成长模式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是产业形成的根本的推动力,众多子产业的独立、新兴产业的形成,从根本上说都是技术创新推动的结果。技术创新是产业形成的根本推动力,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形成两个模式:创新—扩散模式和分工创新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对产业形成的作用,要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支持政策,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是由环境、资源和主体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是其发挥整体功能的基础;低碳技术创新也是一种自主创新,低碳自主创新模式也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三种类型,在内容和性质上是自主创新模式的具体表象;区域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应基于区域本身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从最优化角度,基于东、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现状,我国可选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包括“高能力原始创新”、“中能力集成创新”和“弱能力再创新”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孙全胜 《中州学刊》2023,(11):26-32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数字经济作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开放性合作和模式创新的三重路径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一是数字化转型,即利用数据、算法等数字技术分析环境信息,采用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二是开放性合作,即与各方合作、共享资源,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发挥技术、市场、政策、人才等要素的协同创新效应;三是模式创新,即开创全新的绿色技术创新模式。模式创新涉及企业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应重视关键技术因素,理顺数字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的关系,提高环保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技术创新与转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科学知识走出实验室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时,它才能形成真正的经济力量。因而将一般的科学理论研究同应用研究结合并将其成果扩散到工业企业生产去,才是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二战后,科学技术中心已从欧洲转移到美国,这一现象不仅表现在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来到美国或在美国产生,而且还表现在美国具备了从事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能力,即大科学、大技术研究活动。美国的技术创新和转移模式相对于二战前的欧洲国家的技术创新和转移模式也由此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美国技术创新与转移模式的内容并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出发,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家创新体系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互动机制。由于诸种原因,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发达国家选择了全程自主模式,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选择重点突破模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大多数国家则选择点线兼顾模式。对于中国来说,必须正视重点突破模式,力争点线兼顾模式,逐步实现全程自主模式。  相似文献   

9.
美日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美日国家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发在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既要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因素;既要尊重自发渐进创新中形成的内在规则,又要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技术创新又决定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差,而又急需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的中小企业,应优先采用模仿创新模式,其次是合作创新模式,而不宜过早地采用自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循环经济思想指导农业生产成为各个国家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改进依赖以资源消耗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农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提出改变传统的以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目标的技术创新,建立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等多元化目标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综合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期性、稳定性的成立条件。选取生态共生系统视角,创新性地采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问题进行研究。以食物链理论为基础,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本质和联盟运行战略性和稳定性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基本思路,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释。探析联盟“食物链”模式与共生体系模式,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知识(技术)共生网络,提出了未来联盟运行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内驱力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入手 ,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34-39
人类技术创新经历了经验导向型技术创新、科学导向型技术创新、工程导向型技术创新三个历史阶段和三种模式。在工程导向型技术创新阶段,国家力量通过工程组织介入到技术创新过程中,大大加快了科学知识转化的速度,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国家以工程的方式介入到知识创新中,这种工程思维的僭越往往扼杀个人理论思维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价值取向在技术创新中极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技术创新的目标确定和模式选择,进而关系到技术创新的社会后果。传统的技术创新以经济利益为惟一价值取向,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缓解危机的一个重要选择是:对技术创新进行生态价值的合理定位,实现由传统技术创新向生态技术创新的转变和超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引导,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公众的作用,推进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全面开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被证明是一种很成功的技术创新体制和运行模式。在我国现行的科研和创新体制下,产学研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是近些年来我国为促进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和机制。为此,需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应该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 ,以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生态的和谐有序为目标 ,但传统技术创新观是一种单一经济发展观 ,不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协调。长此下去将造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重新审视技术创新 ,探讨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模式 ,即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论技术创新理论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技术创新是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本文重在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创新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创新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大关键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模式,分别研究企业管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以及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的正反馈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手段与行为,两者通过企业学习机制相互融合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结合技术创新规律,形成系统的管理创新体系,建立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为技术创新实施有效的融资功能;为技术创新建立有效的资本退出机制;为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服务;为技术创新提供充分的交易信息等.技术产权交易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技术创新能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技术产权交易是技术创新的传播平台,技术创新则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基础;技术产权交易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技术创新则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动因和中心内容.基于技术产权交易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都加大了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力度,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企业组织形式、政府监管力度和市场化水平三个指标中,市场化水平和政府监管力度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