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入WTO后,江苏经济将面临国际经济科技的更大压力,亟需培育科技研究、开发与转化的综合优势,形成科技增长极。根据国际经验,把院校科研与科技开发以及生产园区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一体化整合,更有利于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形成科技创业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文化氛围。南京有全国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城南、城北已有大学城、工业园的良好基础,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可以建设集大学园、科技园、工业园和创业园融为一体的“南京科学城”。  相似文献   

2.
区域人才聚集下的创新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流动中往往形成部分区域人才聚集密度高于其他区域的聚集现象,使得该区域创新优势凸显。在论述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域人才聚集下的资源互补、知识外溢、规模效应、信息共享、相仿效应等创新优势的内涵及其产生机理,认为,加强和优化人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地方性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等,可以增强区域创新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位优势的外资聚集机理表现为通过前期入驻外资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产业关联和社会关系移植等方式吸引新的外资企业进入,外资企业共同的区位选择导致了聚集形成。建构包含当地制造业基础、第三产业基础和特定地理位置因素的外资流入量模型。根据山东省各地市外资分布情况,实证研究发现,地理位置、制造业产出规模和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对于外资进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区域竞争优势所具有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空间性 ,探讨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也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全球性产业初步形成。国际产业分工 中出现了新的比较优势,差异化产业技术、区位条件、产业组织、产业价值链等成为这种新比较优势的主要因 素。南京的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和升级,应当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加快利用国际产业资本,参与国际产业分 工,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制造业领域,南京应调整产业政策,把重点放在构建产业内的比较优势,力 争把石油化工、电子和车辆制造三个行业建成全国一流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南京应通过和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合作,有重点地发晨通信、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等行 业,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此外,在发展新型服务业方面,南京应引入必要的国际资本和管理模式, 重点发展资讯服务、物流、会展、咨询、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以提高南京服务业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南京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京市正面临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影响南京今后发展的因素中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最为重要的 ,它与南京的对外开放、沿江发展和提升城市品位等紧密相关。南京市的发展应该在准确把握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 ,针对南京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选准发展的突破口 ,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政府职能转换和企业竞争力培育等方面 ,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8.
9.
乔均  施建军 《江淮论坛》2011,(3):20-26,73
港口经济己成为世界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启动,宁镇扬一体化产业升级与示范区的进程加快,港口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港口对城市经济拉动作用的分析,在单一港和组合港拉动作用的比较分析下,提出打造“南京组合港”构想,并对如何整合港口资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强环境治理,搞好环境保护,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走一条科技容易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社会资源,推进经济生产;需要提倡绿色消费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都市圈"建立以来,加快了圈内交通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初步形成了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降低了交易成本,加速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并促进圈内资源整合,增进产业分工和协作,给南京都市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成倍的放大效应.但都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仍存在层次不够高,发展水平不平衡和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南京都市圈应通过交通一体化建设,依靠圈内核心城市的产业带动、各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分工体系,建设大网络的产业配套生产集群,加强区域合作与发展,从而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洲 《兰州学刊》2007,(4):62-64
从17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体现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地位的确立、丧失及重建过程.现阶段中国茶叶生产虽然只有继续依靠和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以更好地推进我国茶叶生产与出口的发展,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在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竞争优势,生产并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13.
加快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上市公司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使其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管理职能,努力为上市公司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从而真正实现上市企业与区域经济共赢.  相似文献   

14.
谢汉伦 《南方论刊》2010,(9):I0041-I0042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迎来了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好消息。“特区扩大后,龙岗怎么干?”这一新的课题摆在龙岗人面前,这既是龙岗大发展的契机,也是龙岗区属企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区属企业应当抓住历史机遇,紧密配合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结合自身实际,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企业定位的调整、发展模式的优化、发展目标的提升等方面重新反思,以全新的理念与姿态、更高的目标与要求、更为超前的战略与谋划,构建我们区属企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比较优势升级缓慢等现实问题,通过研究技术进步影响比较优势变动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干中学与技术外溢、技术创新与模仿或技术传递、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推动比较优势升级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上述机制内在的政策含义。结合当前实际探讨中国如何应用有关的政策工具形成有利于这些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以通过技术进步加快中国比较优势向更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工厂制是现代工业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制造业的成长伴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从工厂制、福特制、精益生产、灵捷制造到温特制,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选择,也伴随着世界制造业强国竞争优势的变迁。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广泛发展的今天,新的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对重新构建国际分工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东北地区与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已越来越大,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这不仅制约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影响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鉴国外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以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加强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以实现传统产业生产的现代化等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经验,重视和发挥高新科技产业的驱动作用无疑将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