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我们的革命先辈奋斗了一百多年而得出的真理。而且,经过新中国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确实比资本主义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胜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曲折,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进的。实践必将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内思想文化界有人认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遇到这么多困难和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这一历史阶段”,因而提出了“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社会形态,才是不可逾越的”命题。这就是说,我国由一个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观点,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引起了思想混乱。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这一重大原则问题,对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于坚定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西方资产阶级思潮也乘机涌了进来,并在一个时期内大肆泛滥,使得一些人对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发生了怀疑,甚至有的提出了“补资本主义课”和“全盘西化”的主张,似乎只有资本主义才是中国的出路。这样,中国人民通过革命实践早已解决了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就又重新提了出来。鉴往以明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回顾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对于反对“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上 ,随着苏联、东欧的解体 ,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屈指可数 ,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对贫穷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高科技转化的生产力劲猛。但我们通过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俄罗斯、当前美国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弱势的原因等进行仔细分析 ,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资本主义不是灵丹妙药 ,美国经济存在“泡沫” ,坚持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难点。马恩的“跨越论”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 :“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试图解决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时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 ,他虽未获成功 ,但其首创“间接过渡”的思想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共。毛泽东师承列宁 ,设想用“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来夯实中国的社会主义地基 ,但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的巨变促使毛泽东放弃“间接过渡”的想法改向社会主义直接进军 ,之后20多年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经坎坷。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 ,邓小平创立“初级阶段理论” ,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最佳路径。实践证明 ,这是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必经之途 ,它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历史的巨大进步。三十二年来,我们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果,也经历过严重的挫折。历史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很不容易的,但也确实有其客观规律性可以遵循。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特定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范围的,有十多亿人口的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小范围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观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要么是社会主义“吃掉”资本主义,要么是资本主义“吃掉”社会主义。然而,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却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他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论上有许多创新,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又在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上突破了某些传统观念,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学习。本文结合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探讨大范围社会主义和小范围资本主义的关系,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一些调整,表现为分配领域的福利制度的加强,特别是“福利国家”的出现,引起了世人关注。国外有些学者对“福利国家”评价颇高,甚至将它视作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和平超越,称之为“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社会主义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它真的是走出了一条与我们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吗?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点历史的考察与现实的分析。一、从历史起源来看,“福利国家”的产生是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它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推行,我国已经从没有资本主义存在,变成有资本主义存在了。由于这些资本主义经济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管理、控制和调节,其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发展,因而这种资本主义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而是存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间隙中的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列宁说这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列宁全集》第33卷第244页),即国家资本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把大量外商吸引到境内特别是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举办“三资”(合资、合作、独资)等经营企业,尽管这几种企业与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结合,但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同资本主义经济联系和合作的一种形式。这些企业一方面允许采取特殊的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经营,另一方面又必须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和调节,按列宁的说法,这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①这种经济成份性质无疑是国家资本主义。对此,不少人感到费解:建设了三十多年并有一定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为何要允许这些含有资本主义的经济成份存在?这种经济成份的存在是否会产生资本主义剥削、损害我国主权和冲击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恩格斯在思考东方社会出路所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到列宁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既表明了现实社会主义是相对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具有历史内在依据的创新选择 ,也揭示出这一选择是一个远未完结的异常艰辛的探索。邓小平理论是这一探索的最新成果 ,但仍有不少重大问题有待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一个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生产,但农业的小生产还占优势的俄国抓住历史的机遇亲自创立和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列宁深刻地认识到,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过渡阶段。探讨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各个时期的所有制观,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向完全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各个过渡阶段的各种所有制的历史作用,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4.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我国曾两度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一次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或“过渡时期”;一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适度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践,是对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也是由他领导原苏联人民首先运用于社会主义实践。其理论内容很丰富,大体可以概括如下: 1.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过渡时期理论”。马、恩在1848年革命后逐步形成了过渡时期思想。1875年马克思把“过渡时期思想”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的行动纲领提出来,他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横着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过渡时期,而这个时候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  相似文献   

15.
卢衍昌 《兰州学刊》2006,3(4):97-98,101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为人们从源头上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立论依据。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只能说明中国选择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却并不意味着中国能够完全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且,我国至今也远没有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更没有完全扬弃资本主义的弊端,只能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最终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是没有什么人怀疑的。可是、近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一些提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竭力美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大肆低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搞早了”,“当今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等等,使得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混乱。这是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彻底肃清它的流毒时,应当理直气壮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辩护。  相似文献   

17.
列宁虽然没有提出过有关“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概念,但他在这方面的思想极为丰富。探讨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思想,对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列宁有关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不要与周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关系?要不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进步的东西?列宁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国两制”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社会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来说,这就突破了人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传统观念。“一国两制”并没有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从我国面临的各种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由处于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在特殊地区和小范围内长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制度并存的局面。当然,这里…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和评价马克思关于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论断,这是当前我国理论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社会主义首先在苏朕、中国等落后国家取得胜利,而不是首先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一客观的历史事实,人们普遍地认为马克思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它得到了“历史的验证”。而且通过这个论断的确认,可以成功地解释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  相似文献   

20.
<正> 何谓“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允许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一种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29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归向,提出的香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