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与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女子教育,最早始于教会女学,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自办女学的产生、留学教育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中学男女同校、大学开放女禁使女子教育趋于完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制现代化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对法制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对社会转型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一互动进程中,晚清至民初法制现代化经历了启蒙期、发生期和徘徊期三个阶段,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3.
回族社会转型从近代中国"天崩地裂"的宏观背景、维新图强的世纪主题的大语境、现代伊斯兰思想的启示与借鉴、近代多元思想文化"入世达变"的维新与相互激荡、回族精英阶层的文化自觉等方面展开的.近代回族社会转型既是中国大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又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9月 2日至 3日 ,“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变迁———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承办。举办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始于 2 0 0 0年 ,旨在增强三地校园学术研究风气 ,提高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 ,加强三地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沟通。本次会议是继广州、台北之后举办的第三届研讨会 ,得到了复旦大学校系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参加这次会议的研究生近 60名 ,分别来自大陆、台湾…  相似文献   

5.
6.
15— 18世纪亚欧主要国家处于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人口结构及其变动轨迹对社会转型具有重要影响。从总体上看 ,亚欧诸国的人口结构及其变动具有某种共时性。但是 ,由于各国社会生产方式的差异 ,致使人口因素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迥然有别 ,从而使各国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差距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专利制度的萌芽及形成过程艰难而曲折.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它经过了晚清时隐时现的萌芽时期以及被迫承认的内外保护时期;民国初年,专利保护开始设章定制,而内容仍多变不定.国民政府时期,专利制度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逐步完善.194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包括发明、新型、新式样的专利法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女性的婚恋观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文章探究了变迁的内容、社会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对我国学者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近百年来关于中国师范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师范教育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同其他教育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是处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根本性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国民收入剩余转化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就国民收入剩余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及其特征展开实证分析,并就其生成机制的障碍原因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监督制度体系构建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监督形式上来说涵盖监察监督、议院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从监督层面上来说包涵监督思想、监督实践、监督环境和监督效应等不同层面的内容。近代以来,学界对国家监督制度体系转型问题相当关注,并于晚清民初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三次学术讨论热潮。学界对都察院、肃政厅和监察院等监察监督制度,对资政院、谘议局、参议院和国民大会等议院监督制度,对行政裁判所、平政院和行政法院等司法监督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近代中国监督制度体系之构建,对于提升国家制度反腐能力有着一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历史科学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此间,实证主义、浪漫主义、客观主义、历史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异彩纷呈,为近代历史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基础。近代欧洲历史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诸多史学流派自然整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史学流派的具体贡献不尽相同,其中浪漫主义史学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客观主义史学主要奉献了取材与批判史料的方法,历史主义流派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辨的历史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则因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终完成了历史科学体系的自我建构。在当今全球化趋势的新形势下,面对形形色色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有必要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史学在近代欧洲的科学化历程,捍卫历史学的科学地位。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许多学者即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情形进行了初步考察,内容多为供政府施政参考的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厂矿介绍、建设总结或时评等,对今天的历史研究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建国后,特别是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学界主要侧重于对具体钢铁企业的历史考察;进入新世纪,从行业史角度进行整体考察成为区别于前一阶段研究的显著特征。反思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史的研究在构建体系、理顺思路、拓宽领域以及加强基础研究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阶段社会转型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改以来经济体制的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从资源配置方式到社会控制体系等六大主要方面。这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既包含从传统到现代的一般特点,也有中国独特国情所造成的自身特点,促使中国社会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自己的自由主义传统。学界注意梳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这份历史遗产。对有关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近代自由主义的意义、核心价值及特征,近代自由主义的发端与发展阶段,近代自由主义的类型、流派与主流,近代自由主义者,近代自由主义失败的原因等,有必要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社会转型的内容方面 :即经济转型要同时完成经济形态的市场化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的双重任务 ;其次 ,体现在社会转型动力方面 :即来自于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双重启动和双重推动 ;再次 ,体现在社会转型进程方面 :即既遵循了一般规律 ,又考虑了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会议是世纪之交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的盛会。会上 ,代表们就 2 0世纪中国史学回顾、2 1世纪中国史学走向、历史学的定位及功能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精彩纷呈。与会学者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领域的一些专门问题上也发表了饱含深邃智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叠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 ,因“跨越”而在整体上进入加速与再加速发展状态 ,并促使新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叠加性产生。新中国社会变迁因“革命”与“进化”两种方式交织 ,使政治发展叠加性一度高起 ,抑制了经济与文化发展叠加性的张扬。政治发展叠加性需要经济、文化发展叠加性的支持 ,因而 ,改革开放虽使政治发展叠加性向经济和文化发展叠加性转化 ,是中国现实社会转型的内在需要 ,但也对现实社会转型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领域出现了公共权威弱化及其流失的现象,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公共权威,需要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现代民主精神的公共权威———法理型权威,确立法理型权威,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国家机关建设,强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权威;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使法律意识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内化为公民的共同信念、民族精神、社会共识和集体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5日至29日,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以及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该会肇始于2000年,已经成功在海峡两岸举办八届,成为了两岸三地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历史学硕博士生学术交流平台.此次会议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的硕博士生及老师80余人,共提交论文64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