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遏工腔是一个极具艺术特色的地方性小剧种,长久以来受到富平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喜爱。20世纪90年代以来,遏工腔发展式微,难以为继,成为了濒危剧种,对其加以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想要保护好遏工腔这个地方文化名牌,需要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演出团体、剧作家等通力协作,以使其逐渐发展和复兴。  相似文献   

2.
美源 《山西老年》2013,(8):50-50
朔州大秧歌是流行于朔州、山阴、平鲁、应县、左云等地的戏曲剧种。地方特色浓郁,艺术魅力独特,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是塞北戏曲艺术的一颗灿烂明珠。据考证,大秧歌作为一个剧种,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到清代  相似文献   

3.
广昌孟戏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专家学者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挖掘与学术整理工作,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老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科研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文章通过对孟戏声腔演唱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形式分析整理,并对其剧种的曲牌结构、声腔结构、旋律结构、调式调性等特征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孟戏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这一古老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原生环境是戏曲艺术的“前生因”,并直接铸就戏曲艺术的文化特征。丧失地方性也就丧失了文化特征,而不具备文化特征的平庸艺术形式是缺乏辐射力和生命力的,也不可能成为全国性剧种或世界文化遗产。因此,任何试图割断昆曲艺术与它特定存活生态之间血肉联系的行为都是极不理智的,“泛戏剧化”趋向已经并正在对昆曲保护传承工作产生严重的干扰危害。必须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的基本精神,就昆曲艺术植根吴地因而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加以认真的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昆曲遗产的准确思路和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5.
稀见戏曲剧种二夹弦源流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夹弦是流行于鲁、豫、皖地区的稀见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具个性的文化价值,2008年二夹弦正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界关于其起源问题的探讨虽很热烈,却尚无定论.二夹弦的传统剧目、特色声腔、表演特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艺术形态,由此入手探究进行研究,考证其起源,梳理其发展脉络,见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可辨出二夹弦起源于民间曲艺艺术花鼓丁香,在融合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以及借鉴吸收其他兄弟剧种艺术养分的基础上,最终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相对成熟的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6.
太康道情戏是流布河南太康及周边地区的稀有剧种,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市场逐渐萎缩,太康道情戏也面临发展与传承的困境,新的时代如何传承和保护我们古老的艺术遗产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鲜明的安徽地域特色。黄梅戏艺术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表现体系。黄梅戏舞台美术是随着黄梅戏艺术的发展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从早期的“草台”到解放前的对其它剧种的借鉴,从解放初期的舞台美术体系的完善到当代舞台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和多元化,逐渐形成了黄梅戏舞...  相似文献   

8.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国家级“非遗”保护剧种。关于北路梆子剧种生成时间,主要有“明代中叶说”“明洪武至清雍正年间说”“清雍正至乾隆年间说”三种观点。从蒲州梆子北流、舞台题记实录、地方文献钩沉三个维度展开论证,可推断出北路梆子至迟在清雍正到乾隆年间,已形成独立剧种。“以戏台证戏史”不能推导出北路梆子兴盛于明末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王晓杰  谢玲 《南都学坛》2014,(1):123-124
<正>宛梆是一个优秀的珍稀剧种,在全国仅有一个专业剧团;宛梆是研究河南梆子的"活化石",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供了一个"模本";宛梆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9项),保护传承利用宛梆艺术尤为重要。近年来笔者多次深入宛梆剧团采访,和老艺人一起座谈,了解感受宛梆在传承中的发展情况,体验宛梆人生活,对宛梆这一传统戏剧如何保护、如何传承、如何传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牛灯戏是安庆怀宁地区独有的稀见戏曲剧种,2010年被安庆市人民政府列入安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对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包括牛灯戏在内的稀见戏曲剧种普遍生存状况不佳。基于实地调查,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关注和考察怀宁牛灯戏:梳理其历史渊源,总结其文化功能,分析其传承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对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的传承和保护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为研究安徽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促进地域文化和谐发展提供更多资料。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粤剧文化为标志的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大拆大建”的行为与保护复兴的呼声,进行了6年博弈。面对即将到来的破土施工阶段,“名城理论”、“规划原理”、“保护法则”似乎显得软弱无力。许多“其言也哀”的文章,能否唤醒良知,取得“哀兵可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粤语曲艺的种类主要包括木鱼、龙舟、南音、粤讴以及粤曲等,其中前四种产生于粤曲之前,唱腔各有特色。它们从明中叶以来,前后数百年在粤语地区广为流传,在国际文坛影响较大,推动了粤剧、粤曲从舞台官话唱念向粤语转变,具有岭南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学、民俗学等研究价值和现实价值。只有加深对它们的全面认识,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众多复杂文化现象.其中,大上海京剧作为最成功的文化娱乐产业成为艺海弄潮儿的同时却又与时代思潮若即若离,成了革命旁观者,是众多复杂文化现象中突出的一个.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它既与上海的城市开放、经济发展有极大关系,也与京剧艺术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构成了一个审美壁垒有关,时代思潮、消费市场、艺术形式既使它走上繁荣,也有效地阻止了它被革命风潮所改造,正是在这种文化生态下,这一艺术国粹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抚州采茶戏有着3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开始在省内外扬名,“文革”期间陷入停滞,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复苏并再度繁荣,之后的发展虽呈现低谷,但仍在省内外有一定声誉和影响。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前景就在于它有蓬勃生命力,其主要表现是:具有坚实广泛的地方群众基础,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抚州采茶戏在今后发展中存在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是:恢复部分专业剧团,加强现有专业剧团的队伍建设;舆论宣传与激励措施相结合,扩大抚州采茶戏的普及面;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让抚州采茶戏尽快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5.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是由若干区域文化单元交流融合而成的。淮海民间小调作为单元之一,既是淮海戏内容的来源,也是该地人民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的折射和缩影,该地民间小调经过了历史兴衰演变,形成了一定的曲式结构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韵白,就是用中州韵语音念的说白。在昆剧和京剧界难度最大。通过对昆剧和京剧韵白声调及变化规律的比较,发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这与京剧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传媒革命与戏曲变迁——从厦语片到台湾电影歌仔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歌仔戏,历史不过百年,却恰逢新旧世纪更迭、传播媒介大变革的年代,电影歌仔戏正是闽台民众求新探索的一种产物。从厦语片到台湾电影歌仔戏,与影视结合,歌仔戏产生了新的特质,在音乐、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经验,并且形成了歌仔戏新的传统,获得了新的观众群,从而为本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和空间,也为电影、电视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在地化途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立足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返归民众生活脉络,回溯曾经的探索与勇气,寻觅两岸民众生活与创造的智慧,连接过去与现在,应是我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8.
唐思敏,1938年生,原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62年四川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到成都川剧院工作,从事川剧评论五十余年,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戏剧》、《戏曲研究》、《戏曲艺术》、《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川剧评论、川剧论文数百篇,共计百万字。其评论、论文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不同奖项,显示了他对川剧浓厚的感情与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戏曲、民歌、曲艺说唱是甘肃重要的艺术形式,然而其如何保护传承,如何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难题.因此,本论文对甘肃省民间音乐及其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通过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与民间演唱传承的结合.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作为活性文本传承,发扬光大,是解决民间艺术传承的一条新路,而如何解决二者的关系,并处理好其中的细节,使之有可操作性,举一反三,将为其它西北民间艺术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