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心理疏导机制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在复杂的群体心理支配下的一种社会泄愤事件.从群体心理角度来看,事件发展过程就是参与者借机来发泄一种郁积在心中的失落、逆反、盲从和渴望政治参与等心理的非理性行为.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构建积极防范和有效干预疏导这一事件发生和升级扩大的框架机制,应是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2.
群体心理是舆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相关群体心理理论的回顾和梳理,分析舆情产生的群体心理机制,从而借鉴群体心理理论对舆情问题进行研究,在舆情处理过程中遵循群体心理规律以疏导舆情。  相似文献   

3.
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是在群体中进行的 ,良好的群体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理的特点 ,利用群体心理 ,有利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分析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态,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变化往往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关注那些可以控制人们行为的非理性的因素和机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舆情、社会心理和群体心态对个人、社会、市场、国家的影响,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重要作用.群体心态研究理论为群体性事件的疏导、处置和预防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洪波 《学术界》2012,(4):15-22,283
现实的中国社会,个人与群体的主体性处于转型的过程之中.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主体性的困惑现象较为突出.为此,围绕个人与群体关系,着力研究个人、群体主体性培育与生成问题,文化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对这两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答,特有助于当代中国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良性建构.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是高校党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组织依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的群众组织,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对大学生群体心理教育具有影响,尤其在增进大学生群体认同、满足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和提升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等三方面。提升群体心理教育能力,是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选贤使能是中国传统和谐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保证官吏群体的良好政治品格是古代政治着力关注的重要方面。传统政治中官吏群体的本分要求具有多样性和多义性,这些特点使官吏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经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从而严重影响到官吏群体的现实表现,使国家政治在不知不觉中走向颓败。  相似文献   

8.
随着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数目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在现阶段,“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社会资本缺失群体”是就业工作中应该给予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群体”应当扬长避短、利用合理资源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9.
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出于私利而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它是世界各国政治机体中普遍存在的毒瘤,直接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权力腐败的直接内在原因,从心理的层面上透视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治理各种权力腐败现象。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可分为集体腐败、群体腐败和个人腐败。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在最终作出腐败行为以及在整个社会上导致腐败现象严重恶化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催化作用。它通过心理互动、心理沟通,使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和腐朽思想不断滋生蔓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尺度和社会心理环境。因此,要把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必须注意消除种种导致腐败行为最终发生的“腐败心理”。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期中国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公民政治参与、权利救济的一种手段.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激化与平息的整个过程中,群体信息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传播流程大致经历"议论纷纷"的群体意识唤醒、"流言四起"的群体意识形成和"谣言惑众"的暴力行为发生三个阶段;在此期间,诸如暴力、权贵、女性等元素成为最能刺激群体、引起群众共鸣并激励民众参与的"信息节点",严重影响着事件的发展进程.群体心理的接受机制则表现为以正义感、成就感、自我替代为特征的主动参与动机,以成见与刻板印象为特征的群体意识心像和以焦虑、愤懑、激昂递进的情绪激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