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词义引申是由古代汉民族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直接或间接决定的。过去学界研究《段注》的词义引申多集中于词义引申规律、方式、术语、体例等方面的探讨,没有从《段注》所揭示的词义引申实例中去探求决定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古代汉民族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金芳 《江汉论坛》2003,(2):118-120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出发,简要论述了古汉语词义引申中的文化意蕴。文章主要通过若干事例的分析,阐述了古汉语词义引申在文化的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心理层次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胡翼 《理论界》2013,(5):164-167
本文分析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关于词义引申的研究,揭示了段玉裁词义引申说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他的词义引申说对前人的继承表现在:他继承了前人关于词义引申的分析方法,从字形所提供的本义出发,来研究引申的方向和层次;其对前人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他明确地使用了引申(伸)这一术语、注意说明引申的理据、初步阐明了词义引申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的发展变化中,词义的发展嬗变最为复杂。就其发展规律而言,有属于纵向运动的词义引申,即沿着本义所决定的方向、所发生的词义变化;也有属于横向运动的词义渗透,即因词与词的彼此结合依存所产生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词义演变。不论词义引申或词义渗透,由于各自的条件和特点不同,其内部又各有许多相当复杂的情况。因非我们所要讨论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词汇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词义的引申就是其中一种变化 ,它是英语词汇从单义到多义 ,从一事一义推引出其他相关意义 ,从原义引出新义的主要手段之一。此外 ,就词义的表情功能而言 ,词汇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学习词义的引申与褒贬 ,将对我们的词汇知识和正确地运用词语表达思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引申义作概念的定义,在总结前人对《说文段注》引申义类型的归纳的基础上,概括出《说文段注》的5种引申类型,其中真正为现代意义上的引申义的只有一种,并对《段注》中符合现代意义引申的三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段注》中有关引申和假借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7.
吴国升 《江汉论坛》2004,(6):114-116
"毛"由人兽禽体表之毛引申指草木、植物,是汉族先民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将人与天地自然进行系统性类比联想的结果.这一实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民族文化背景对词义引申的导引和制约.  相似文献   

8.
"心"是一个具有丰富义项和多重汉民族文化特色的基本词汇,在理清"心"词义发展脉络的同时,独特的汉民族思维及语言文化逐步显现.在进行"心"的中西词汇语义比较中,体现出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张分田 《人文杂志》2007,(6):162-167
如果从政治文化符号的视角综合考察民字的形象词义、读音词义、描述词义、指称词义、评价词义和引申词义,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民字有与生俱来的贬义,其核心词义是派生者、从属者、卑贱者、愚昧者、无德者。就中国古代主流政治文化而言,在数千年的词义变迁中,民字的核心词义始终保持稳定。其中作为政治范畴的"民"最为典型。因此,在解读儒家经典及各种重要的古代文献时,特别是在解读"民为本"、"民为重"、"民为贵"之类的话语时,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就很容易导致误读。  相似文献   

10.
探讨词义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词义变化结果的静态描述上,更应该关注词义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同时应该借鉴一切有用的分析方法,使古汉语的词义研究尽可能上升为科学的、分析的、论证性的深层研究。  相似文献   

11.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实为传统词义研究的集大成者。朱氏以《说文》所释本义为依托,成功构建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词义系统。朱氏通过分析本义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而对词义引申过程和理据所作的深入探求与阐释,实已蕴含着义素分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对词义上下文的转换、词义的引申以及对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进行增译等方面的研究 ,有助于探讨医学英语翻译中常见的词义处理问题 ,更有助于医学英语翻译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隐喻和转喻及其对词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文首先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及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重要方式,指出词语意义的发展以及义项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是由隐喻、转喻使然,最后,探讨了隐喻、转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释名>是传统词源学的奠基之作,<文始>是传统词源学的总结之作,以这两部著作为基点,陆宗达、王宁先生对传统词源学的平面系联法和形音义互求法作了批判地继承和理性地总结.在汉语词源学现代化建设中,根据词义内部结构,陆宗达、王宁先生提出义素分析法,并明确区分了词源意义和词汇意义的不同;根据词义相互关系,陆宗达、王宁先生指出同源词的义通规律和多义词的引申规律是一致的,并提出用引申规律研究义通关系的比较互证法.  相似文献   

15.
郑献芹 《殷都学刊》2001,(1):104-107
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博大精深,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可谓包罗万象、要言不烦,是后人研究<说文>的一部十分难得的工具书.<段注>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汉语词义问题的研究更是超过了前人,成就了不世之功.本文从四个方面就段氏对汉语词义研究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德岁 《学术界》2012,(4):133-139,286,287
汉字是汉民族认知活动的工具与结果,汉字的构形特点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认知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科学的世界观、理性的辩证思维与积极的修辞动机.“六书”的构形理念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具有高度的可比性.我们可用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释解汉字结构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选>陆善经注是唐代最后一部<文选>注释学成果,是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可惜没有传世,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很有限,远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陆善经注本<文选>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从<文选集注>的特征和体例来看,其中的陆善经注是经过删略的,并非陆善经注的原貌.陆善经注在<文选集注>残卷中存量不多,其注释中引典与释词、串释并存,其引典可以弥补李善注.在释词和串释方面,陆善经注既注重释典,又直接解释词义,间有串释大意.  相似文献   

18.
词义的演变从语言产生之日起从未停止,但词义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文章从英语词汇学的角度探讨了当代流行词语词义的演变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主要遵循了辐射型和连锁型两种模式,从词的词汇意义看,主要有词义的扩大与缩小、词义的上升与下降、词义的重构等几种变化趋势.从词的语法意义看,当代流行词语词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词性变化多,语法功能增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任何语言的词都有声音和意义两部分,汉语词也不例外。一般认为只有词的意义能生发引申义。本文特别提出,词的声音同样也能生发引申义,即人们常说的“假借义”。这种观点是与古人的“声训”、“右文说”、“凡同声多同义”、“声近义同”等主张或理论一脉相承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当前关于词义的分类和同音同形词的辨别等问题的解决将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音译词使用状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亢世勇、刘海润主编的《新词语大词典》为例,调查、整理并分析了1978年至2002年间新词语中音译词的使用状况,揭示了音译词大量出现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符合中国人望文生义的心理;二是顺应了汉民族文化上的需求。有的音译词进入汉语后,在词义和组合方面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词义或有指称性发展,或有引申性发展;有的音译词变成了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与其他语素组合后能产生大量新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