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运动的特征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付永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发展教...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 前言 世纪之交,世界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都十分重视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而把作为竞争基础的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相应地提出了各自的方针和政策。如美国在80年代先后提出了《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和《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日本在1971年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英国在1987年提出了《高等教育白皮书》。对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继1993年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后,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国策。为了具体加以贯彻落实,国务院于1999年1月又批准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政府的方针、政策为教育振兴提供了宏观保障,而要将教育的振兴变为现实更取决于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正如《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所指出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英国哲学家洛克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教育上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人的错误正如配错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教育。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面对21世纪经济、科技、人才竞争的挑战,作为教师摇篮的高师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师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师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么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要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激烈竞争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是21世纪教育内容的核心。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非改革不可。党和政府大声疾呼“应试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将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各个民族都面临着不容回避的挑战,这种挑战的核心乃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而学校教育是优化民族素质的土壤,谁掌握了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可以说21世纪对全球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的经济起飞和高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迫切任务,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的需要”,面临市场经济、国际经济、科技竞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新旧世纪的交替,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在这场战争的较量中人是决定因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竟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地位。”今天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为21世纪培养人才。如何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当前的家庭教育应注重积极为孩子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并施予严格的教育,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校根据“211工程”的要求,经过上下反复研讨,在认真制订学校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这就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师范生创造素质的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国民创造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竟争力的重要标志,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为许多国家所关注。应该看到,“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①我国正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所以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必须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前国内、国际情形,其中有一个十分鲜明的主题,即以何种姿态迈向21世纪.为此,各国都在积极筹划,争取在政治、经济、文比等诸多领域在20世纪余下的几年里有大的改观.于是,作为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动力产业的教育成为决策者的重中之重.由于高等教育站在科技开发与生产的前沿阵地,始终体现时代的旋律,所以它便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国务院明确提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面向ZI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对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  相似文献   

12.
值此世纪之交,如何面向21世纪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我们自身还有许多困难。”怎样应付这种严峻的挑战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说得好:“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教育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毫无疑问,人类社会正在迈向21世纪,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对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重大国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处于龙头地位,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面对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今天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这是当代国际教育思潮发展的趋势,是在我国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富国强民的根本,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是为使我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需要。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素质培养张星人类正处于新旧世纪交替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将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进入新世纪的门槛时,谁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谁就具备了教育发展的实力和后劲,谁就能掌握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动权,也就能在今后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主动、大力办好师范教育,培养和培训高水平的教师,实际上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先导性战略措施.今天的师范教育就是明天的教育水平,搞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对于教育事业乃至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紧握中外当代教育改革的脉搏评徐辉、徐仲林《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唐智松《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够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掀起了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了教育活动与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说”,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理论。这一理论被广泛地接受并且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的基础理论。该理论把教师和学生二者对立起来,从二者中选择谁是“主体”,谁是“客体”,是对教育本质的曲解,是一大悖论。也正是这一“悖论”使我国当前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和误区。只有彻底摒弃“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之说”,树立教师“服务者”,学生“学习者”的师生角色观,才能彻底挣脱这一“悖论”的影响和束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在《振兴教育二十一世纪教育行动纲领》中 ,明确地把教师培养与发展列为面向 2l世纪的园丁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要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并认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 10 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进行教育创新 ,根本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我们清醒地意识到 :学校既可培养人才 ,也可培养庸才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从今年起至2000年,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三年。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而世界各国经济、军事、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环节又在于素质,谁能抓住人才素质培养这个关目环节,谁就能掌握二十一世纪的主动权。在提高人才素质、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级人才中,音乐教育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发展阶段,是形成正确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作为美育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对他们的品质形成、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调查.在众多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