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研究生前,曾看过任继愈先生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看过他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1978年到北京读研究生,按导师黄心川先生的安排,修习了任先生的佛教概论与古代汉语。1984年起跟随任先生读博士。其后,在先生指导下从事佛教文献学研究、整理敦煌遗书,并作为先生的助手参加《中华大藏经》的工作,亦曾在先生直接领导下在北图善本部工作多年。几十年相随,  相似文献   

2.
董乃斌 《社会科学》2007,(4):189-192
由徐培均等7位先生用功十年才告竣的《中华爱国文学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06年夏出版。徐先生是我复旦的前辈学兄,赐我一册,令学习并作评论,恰好我正在思考文学史类型学的问题,这部文学专史是我应该关注的一种样例,便欣然应承下来。我边读边思考一些问题,一直没有动笔,一晃竟过了三个多月。现将我对此书的读后感,以及因之想到的一些不成熟意见写出,以向徐先生交卷并求教,也求教于该书其他作者和诸位同行。  相似文献   

3.
田淑琴 《家庭科技》2006,(10):42-43
女儿思思一直是我的骄傲,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习上没让我操过心,小学毕业顺理成章地被推荐到区重点中学读初中,两年前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中。在这所充满竞争的学校里,我仍然是很多家长羡慕的对象——女儿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五十名,这意味着可以轻松考入一  相似文献   

4.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当东来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仍然不免异常震惊和悲痛。我和东来相识是在1987年。我当时在南开跟杨生茂先生读研究生一年级,东来则跟杨先生读博士,有一天他从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习回来,我和几位美国史专业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正> 我自大学毕业后,曾有幸多年在高亨先生身边,进修中国古代文学。老师对于我,有严格的要求,也有殷切的期望和耐心的开导。下面,试就自己感受较深的几点,结合个人的体会,简单地谈一谈高亨先生在治学方法上给我的一些启迪和教诲。(一)记得在我刚刚开始进修不久,高先生就反复叮嘱,要我踏踏实实地真正“读通”一种重要古籍,把这作为走向治学之路的第一步。高先生认为,多花些气力把一种古籍读深、读透,  相似文献   

6.
1995年 1 0月 1 6日晚上 ,荣渠大哥参加全国政协视察组到四川视察社会治安情况。我特地赶到成都 ,同他商讨编辑出版纪念父亲罗文谟先生专集的问题。他嘱咐我说 :“该做的事要抓紧时间办 ,不要再拖 ,有些事再拖恐怕就来不及了。”没有想到 ,此后不到半年他就匆匆与世长辞 ,成都一别 ,竟成永诀 !崎岖坎坷的道路  荣渠大哥毕生专攻史学 ,治学道路崎岖坎坷 ,迭遇挫折。四十年代前期他在树德中学求学 ,任课教师罗孟祯先生的教学 ,引起了他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1 8岁那年 ,他读完高中二年级后就以同等学历考入西南联大历史社会系 ,开始了专业性的…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五年冬,我辞别了鲁迅先生,去法国做一个勤工俭学生。那时我法国之行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受先生思想影响的。鲁迅先生认为线装书是有毒的,在书籍中除过印度和中国书外,其他书都是可读的。于是读洋书就成了我青年时代的理想。到法国后我在里昂一家人造丝工厂做工,几年后,又转到瑞士学习。那时,总渴望着见一次罗曼·罗兰先生。谈谈中国、谈谈中国的现实,谈谈我们这个时代有关青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读了校科学委員会交給我看的金恩暉先生的《論美学及其科学的研究途徑》一文,我感得我有写这一篇文章的必要。金恩暉先生对我提的意見,应該答复的我当然要答复,但更重要的是,我学习偉大的毛泽东思想有体会,今天在中国完全有条件建立辯証唯物主义美学,因此我决心作了初步的实踐,金恩暉先生的意見有的就是有关对毛主席  相似文献   

9.
如此烦恼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有些烦恼真叫烦恼,让你防不胜防,有口难辩。 一次,有事外出。对面办公桌的小王代我收下一封信,他惟恐误事,很巴急的把信交给我妻了。待我回到家,妻怪声怪调叫我一声“大哥”,一面抖开信摊在我面前。写信的是一位女同志,开首便是“大哥你好!”君子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月30号,收到导师李醒民先生的邮件,说许良英先生故去。见此消息心中顿生悲戚,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中国又失去了一位敢说真话、有风骨、有见地的思想家,还在于我与许先生曾有过近距离的"交流"。近距离的"交流"就是我在北京读博士期间,曾四次到访许先  相似文献   

11.
○杨先生 ,您是“文革”初期老三届高中生 ,据说您上高中期间便开始系统自修文科 ,而且“文革”中也坚持下来 ,这肯定是不容易的。请您谈谈这段经历 ,好吗 ?●我上初中时非常迷恋数学 ,立志当数学家。但初三时读了一些伟人传记 ,一上高中便放弃理科、立志文科了。此后 ,我上数理化课时先举手回答问题 ,然后就看文科书。 1 96 8年离校后我也没下乡 ,仍呆在家里按计划自修 (这是我总感到愧对老三届同龄人的地方 ) ,直至1 972年就业。因为一下乡 ,我的计划肯定泡汤了。青岛一位著名朦胧诗人多年后对我说 ,“文革”中他曾到我家查户口 ,看到…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九七八年第六期《文史哲》发表的漆侠先生《读<李自成>——论农民的革命民主主义》一文,提出了“我国封建社会里的农民阶级”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看法。我读了之后,很受启发。但也觉得,这种提法仍有讨论的必要。因此,仅就漆侠先生的文章,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在典型的封建时代能否产生出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虽然漆侠先生在文章中强调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我总觉得,这种提法缺乏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一代哲人冯友兰先生在走完了人生九十五年的漫长历程之后与世长辞了,这是我国学术界一件重大损失。.早在中学时期,我就开始读冯先生的著作。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曾就读于清华哲学系,做过冯先生的研究生。后来虽由于某种原因,改行做工业部门的科研工作去了,但冯先生的哲学思想仍然对我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远山先生的文章我向来是喜欢读的.读不懂的<通天塔>我没有资格说,读懂了的寓言杂文也不必说,张先生已经把道理说得很透.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的许多位老师之中,章太炎是其中最为鲁迅所尊敬的一人。鲁迅在逝世之前不久,还提到了他,并作了深刻的评价,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道:“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还要大。回忆三十余年之前,木版的《訄书》已经出版了,我读不  相似文献   

16.
正先生自营一家装饰公司,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小康,所以结婚后,我就做了全职太太。全职太太不好当,做不完的家务,包括换桶装水、修下水道,全是我的活儿。我有洁癖,喜欢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偏偏先生喜欢乱扔东西,不是茶几上满是报纸,就是外套搭在沙发上……我一边打扫一边唠叨,每每气得先生暴跳如雷:"这还是家吗?你就不能停下来!"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我为这个家累死  相似文献   

17.
小小的感动     
在一欢聚会上,朋友苦劝我喝酒,白的,说喝白的才叫男人,说作家斗酒诗百篇。酒满了杯子,大家鼓噪着让我喝,我颇为难。一个朋友,读复习班时认识的,他站起来,摆摆手,说:“他的胃不好,我替他喝了。”那杯酒就到了他肚中。 我和他并没有深交。但是从那以后,我知道什么才叫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18.
三年前,我与黎毅先生还是一面之交。当时我读了他刚出版的《黎毅短篇小说集》,不禁拍案叫绝!于是写了一篇评文——《窥到下层人物心灵的作品》。不久,收到黎毅先生给我来信。信中充满着幽默感,说“我不自量力‘倾囊投资’出了这本集子,今天读了尊作,本钱已经‘收回’,而有盈余。”他还自谦形容自己,“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听话的人可能不知所云。”故此,他建议往后要以书信“作笔谈”。即“心内有话,慢慢想,慢慢写。”谁知自那以后,我们的信件往返不断,成了“心灵之交”。每读他的信,总觉得像读他的作品那样“过痛”,窥到他…  相似文献   

19.
读了王瑞明先生的《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哪一些“想法”》一文,我受到的启发是不少的;但是也有些不同的看法(当然是很肤浅的),在这里提出来就正于王先生。  相似文献   

20.
创造美学的现代建构──读蒋孔阳新著《美学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美学的现代建构──读蒋孔阳新著《美学新论》姚文放十多年前,我曾在上海的一个进修班上听取过蒋孔阳先生的一次学术讲演,题目即“什么是美?”讲演的具体内容在记忆中已经朦胧了,但先生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得他并不象别人那样先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