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法国作家蒙田说:"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对我来说,所谓好日子坏日子,全在于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命运多舛的日子照样也可以过得多姿多彩、饶有情趣。初夏早晨,我推着坐轮椅的老伴漫步在小区花园里。两只喜鹊落在我们前方的草坪上,老伴欢喜地说:"美丽的喜鹊,早晨好!"喜鹊喳喳叫着,披着金色的阳光飞远了。我猛然意识到,我和老伴这样的退休生活已过20年。退休前,我们曾憧  相似文献   

2.
家有棋痴     
近年来,老伴迷上了象棋。买棋书,记棋谱,吟棋诗,说棋语,满心棋事,不亦乐乎。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都戏称她为"棋痴",老伴不恼,笑而纳之。  相似文献   

3.
正受"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广西柳州的魏桂芳老人,在老伴去世后,立下遗嘱,将自己与老伴房产的继承权交给了儿子。没想到,这份遗嘱却使得老人之后无法安生,儿媳不孝,儿子继而也"变脸"……被迫离家,在外租房住的老人,最终选择撤销遗嘱,收回房产,并和两个女儿一起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亲人对簿公堂,这起特殊的遗嘱案最终会有怎样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1997,(5)
怎样办理再婚前的财产约定公证编辑同志:我是离休干部,老伴已故。去年经人介绍结识了一位丧偶女教师。经半年多的相处,有了结为生活伴侣的意向。但鉴于双方各自有子女和一定数量的财产,我们担心再婚后会陷于复杂的财产纠纷而不能自拔。请问我们该怎么办?乃文乃文同志...  相似文献   

5.
老伴因病去世后,我形单影只,有话没人说,非常孤独,人也日见衰老。少年夫妻老来伴。老而无伴,那是人生的大不幸。我的儿子社荣和儿媳闫燕看我总也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便主动当起了红娘,到处托人为我物色对象,让我在失去老伴后又找到了一个新老伴,生活有了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人与年轻人在隔代教育问题上往往会产生矛盾,如何解决?生活中我是用这三招有效化解的。老少兼顾自从女儿的宝宝洋洋出生后,老伴就当起了保姆。虽然老伴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着母子两个,非常辛苦,但女儿似乎并不领情。原来,老伴带孩子还沿袭着不少老习惯,比如给孩子打"蜡烛包",原因是"这样可以让孩子长得直"。可在女儿看来,  相似文献   

7.
马尚 《老年人》2013,(8):27-27
"老年人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与社会同步的生活方式,才能享受与年轻人一样的幸福。"对于高曙军来说,他的养老方式就是驾车带着老伴畅游全国。在我国旅游界,高曙军是个知名人物。他不仅68岁考驾照,还带着老伴畅游全国,行程高达25万公里。在他的出行图  相似文献   

8.
张新文 《老年人》2008,(11):43-43
老伴因病去世后,我形单影只,有话没人说,非常孤独,人也日见衰老。少年夫妻老来伴。老而无伴。那是人生的大不幸。我的儿子社荣和儿媳闫燕看我总也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便主动当起了“红娘”,到处托人为我物色对象,让我在失去老伴后又找到了一个新老伴,生活有了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正老伴突发急病去世后,长沙的刘正明清理物品时找到老伴的存折,内有800元钱。不知密码的她前往银行试图取出存款,却困难重重。想取钱但担心公证费2012年,刘正明的老伴忽然发病住进ICU,不久便离开人世,而刘正明还没来得及跟他说上一句话。"当时是猝不及防。"她说。  相似文献   

10.
我和老伴膝下无子女,为了打发寂寞时光,5年前我们养了一条宠物狗,取名"乐乐"。"乐乐"很通人性,我和老伴都非常喜欢它,早已将它视作家庭成员,对它的照顾绝不亚于父母对子女的照顾。然而,前不久的一天,我和老伴牵着"乐乐"在小区道路散步时,一辆飞驶的小客车从"乐乐"身上轧过,致"乐乐"当场死亡。这件事让我和老伴遭受了极大的精神打击,老伴更是天天以泪洗面。请问,宠物狗被撞死,我们能要求肇事司机赔偿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11.
在我住的地方,有小少老人,他们常年就是一个人住,或和老伴一起生活,身边没有子女和其他人照料。人们曾用鸟儿比喻儿女长大有了生存能力以后离开家,离开父母,剩下"空巢"。而在农村,"空巢"老人不仅"心空",物质更"空"。他们没有城里诸多的老年娱乐场所可消遣,也没有广泛的社交圈子,没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黄大爷和老伴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生有两子一女。长期以来,老两口都是与小儿子一起生活。黄大爷的老伴没有退休金,老两口一直靠黄大爷的退休金生活,他们的房子也因小孙子无房结婚而过户给了小孙子。前不久,黄大爷的小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去世。小儿媳妇以其丈夫已去世、自己不用再承担赡养义务为由,要求黄大爷老两口搬出去跟其他子女生活。而大儿子和女儿则以黄大爷老两口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春节,美丽的青海湖畔,流连着一对情深父子。没有人知道,这一老一少有着怎样的"孽缘"。儿子,是妻子的不忠带给他的屈辱,且天生恶疾而花光他的万贯家财,将他从名震一时的企业家拉入生活的最底层;而他却用自己半生的心血,带着这样的儿子勇闯死神关。一路走来,走到今天生死相依,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世间恩怨和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14.
<正>发微博秀生活,这是时下最流行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专属于青年人,那就OUT了。你看,70岁的杭州老太太沈华生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博控"。2012年11月,一个名为"落花生666"的博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她的微博虽然错别字多多,却妙趣横生,有打趣老伴的,有吐槽外孙的,还有晒敬老院生活的。"落花生666"的真名叫沈华生,今年70岁,现居杭州,身患多种疾病,抗癌已经31年。  相似文献   

15.
老伴     
当婚姻磨合到互称老伴时,互相同的感情远比"我爱你"所表述的要深沉,因为我们已互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某日在香港收看一则对汪明荃的采访,只见人称阿姐的她,从容地一口一声"老伴"来称呼罗家英。"老伴"之说,应来自北方,且应在1949年后才在上海流行起来,且必要用普通话才上口,至于流传到香港,应是在回归之后,想不到阿姐竟已说到那样谙熟,难得的是,香港人也一听就懂。"老伴",真是个令人动容的字眼。内含的,不仅是爱,更是一种无可取缔的地位。从新婚燕尔要修炼到"老伴"这个级别,远比从小公务员升到局级职位要难上难,这里得有多少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有些看上去很小的事,常被人忽视,但它们对老年朋友的生活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重大,忽视不得。颇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两件:其一,老两口不要分室而眠。这绝非是小题大作。有位60多岁的老人,平时喜欢向报刊写点小报道,人称“编外老记”。“老记”与老伴关系很好,只因自己常看书写稿到很晚,担心影响老伴休息,几年来多与老伴分室而眠。这天早上,老伴弄好早点去敲门,无声应答,打开门一看,才发现“老记”倒在书桌边,满嘴白沫,手里捏着未开盖的药瓶,已死去多时。“老记”是个老冠心病人,很显然,他是深夜发病后起床拿药,却未…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1,(14):11-11
潘先生:我的亲戚张某今年70岁,老伴早已去世,有两个儿子也早已成家另过。现在张某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非常困难。后经村委会调解达成赡养协议,但其两个儿子却都不履行赡养协议。张某想向法院起诉,因经济困难,想申请法律援助。请问,老年人怎样依法申请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8.
正每天从早到晚,老伴总有干不完的活。我就纳闷了,她都干了什么呢?我细心观察,她做饭、买菜、收拾屋子、擦地板等,总之,家务活还真是没完没了。老伴之所以闲不住,是因为生活经验丰富,买回的菜如果吃不了,她会用保鲜膜包好,防止水分蒸发且不易腐烂;大米怕生虫子,老伴在大米袋子里放一些花椒大料;那些塑料桶里的油用完了要洗干净,然后再放一些杂粮如小米、花生米、红小豆等,拧紧瓶盖,里面氧气少,不易长虫。总之这家务活,一要会干,二要有经验,所以老伴每天总有干不完的活。  相似文献   

19.
常听人们说:人到老年.只能是“耗财”而不能“生财”了。我偏不信这个邪.和老伴一起参与理财.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使得很多人开始对我们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和老伴长期分居,饱尝了两地相思之苦。去年,老伴退休,我们总算是结束了牛郎织女般的生活。不料,团圆的幸福日子才开头,老伴就“移情别恋”,喜欢上了电脑,把我忘在了脑后。想起为迎接夫妻团聚日子的到来,我早早就开始了准备,把房间粉刷一新,把家具换了几样,订了老伴喜欢看的几种报纸杂志,买了两箱老伴喜欢吃的苹果,就连老伴喜爱的“仙人掌”也搬回了两盆。照说我这个做夫君的,也算是无微不至,够称职的了。老伴来的那天,我领着她一一参观。老伴边看边点头,一双眼睛笑成一条缝。我问她:“满意吗?”她轻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