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柳钢的火花     
柳州北郊的平原換上了新装。在去年才收获过玉米、木茹和花生的土地上,現在鋼鉄的构架層層叠叠,紅色的烟囱高聳入云,几百座职工住宅密密麻麻地座立在公路两旁……这就是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新兴的鋼鉄基地——柳州鋼鉄厂。不久前,我在柳鋼煉焦車間訪問了罗德标,那时,他正和一个胖胖的姑娘在車煤。“她叫藍孃,是我們同村的。”在我們互相認識之后,罗德标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向我介紹那个姑娘。“我已經听說过啦!”我笑了,关于他們的一些事情,煉焦車間的肖工長已經告訴了我。罗德标和那叫藍孃的姑娘  相似文献   

2.
一封远方求援信去年7月15日,沈阳第二机床厂忽然收到了一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來信。信中紧急要求支援十五台电动机和一座冲天爐,以便为鋼鉄元帅备馬。党委書記和厂長看到信后,連晚飯都沒有吃就召开了紧急会議。当时全厂担負着艰巨的生产机床的任务,而且又不能生产电动机、冲天爐,这怎样办呢?大家一致說,既要完成本厂的任务,又要支援布依族、苗族兄弟。于是决定先把本厂的生产設备讓出来支援兄弟民族。这个决定第二天当众一宣佈,职工們一致同意,並表示:在保証一台不少地生产机床的基础上,讓  相似文献   

3.
阳雀一叫百花开阳崔一叫百花开,紅軍一来幸福来,肚子不要填树葉,老路不要把头埋,苗土汉族成兄弟,建立工农苏維埃,紅旗飄飄把天遮,革命山歌唱起来。 紅軍就是救命星吃菜要吃白菜心,吃糖要吃冰糖精;参軍要参那紅軍,紅軍就是救命星。一心跟着紅軍走打鉄不怕火盪脚,革命不怕砍腦壳,一心跟着紅軍走,打下江山窮人坐。半天空中起紅云半天空中起紅云,巨龙永桑空中騰,龙头就是共产党,紅軍百姓是龙身。棱标賽过小鋼炮枯树揀柴不用刀,干草只要星火燒,賀龙紅旗繞一繞,梭标赛过小鋼炮。夜夜望着北斗星紅軍北上打日本,恩情永远記在心,夜夜望着北斗星,白云捎信寄亲人。播滿永桑盼春来紅軍播下苏維埃,革命紅花心上开,紅花結下革命籽,播滿永桑盼春来。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一直为饮水犯愁的黔西南兴义县布雄公社大山脚大队布依族,汉族社员,在州、县民委支持下,完成了从7公里以外獭猫洞引水工程。60多岁的布依族瘫痪老人田景文高兴地让人带他到水龙头旁看望,嘱咐看水的社员一定要保护好共产党送来的活命水。这个大队是布依族、汉族交错杂居的山区。长期以来,饮水一直是两族人民的一大愁事,曾  相似文献   

5.
土工程师     
在广西忻城县古蓬人民公社东河大队的河边上,有一座水力万能加工厂;它随着滾滾的河水,日夜不停地發出隆隆的有节奏的声音。許多人来到这里,都会想起一个身体魁梧,渾身是勁的僮族普通农民樊長春来。樊長春,当地群众又称他为“土工程师”,今年三十八岁。他沒有讀过書,只粗略地学过几天木工手艺;可是他有股子鑽勁,不管看到什么新东西,就动脑筋想一想。在大战鋼鉄的时候,他正担任副业股長的职务,因此鋼鉄大軍的粮食加工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当时他們只有两个水碾,每个水碾一天仅能碾二千斤米,虽然大家紧張地舂的舂、磨的磨,篩的篩,但  相似文献   

6.
貴州的天气,变得眞快。紅旗人民公社一营二連的社員收工的时候,天才剛阴上来,可是他們走到食堂沒吃完一碗飯,就嘩嘩地下起雨来了。食堂是用茅草新搭起來的,四周沒有墙,风一刮,雨就飄了进来,坐在边上的沒办法,只好端着飯菜往中間挤。可是,坐在中間的老社員楊阿魯却相反地走到飄着細雨的房簷下去吃;並且一面吃着,一面望着大雨出神。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在建立公共食堂之前,連長曾动員过大家讓出一幢房子做食堂。可是岩脚这三十六户苗族中房子都比較窄小,只有楊阿魯新修起来的那幢新  相似文献   

7.
1935年5月初,紅軍在主席領导下,胜利地渡过了金沙江。金沙江,是我們突破天險烏江后遇到的第一条大江。江两岸是高山峻岭,山峰巍峨,矗立着千奇百怪的石岩。江中水急浪大,象瀑布一般飞流直下,一时暴風驟雨襲来,黄沙漫天橫飞,江水汹涌扑向悬崖。这雄偉險要的形势是我从来未見过的。但是,不論江河天塹多么險要,它是无法阻擋紅軍的。主席在渡江以后,立刻便在北岸山峰的一个石洞里,为指揮着紅軍渡江,紧張地工作起来。当时江南岸拥集有三四万部队,渡江工具只有七只破旧的小船。但由于紅軍自进入貴州和云南以后,  相似文献   

8.
清水江桥     
在浪花滾滾的清水江面上,聳立着一座嶄新的大桥,这就是清水江大桥。每天,無数輛运輸汽車,載着大批物資往返在这座桥上;它是贯通苗嶺山区的交通要道。清水江在貴州省东南部,是貴州最大的江河之一。它像一条銀帶,蜿蜒盤旋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層巒叠嶂之中。兩岸肥沃的土地,哺养着一百八十万勤劳的苗、侗等族人民。清水江兩岸的景色十分秀丽,有險峻多恣的山巒,一片接一片的树林和竹林;在蒼松翠竹的綠蔭中,露出一座座木壁瓦頂的房屋,这是苗族侗族人民的村寨。  相似文献   

9.
昨天是奴隶,今天作主人。过去給地主当过丫头、坐过地牢的苗族妇女郭桂珍,現在已成为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委員会委員和班枝花人民公社社长。这一根本变化,用她自己的話来說:“要是沒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我怎能有今天!”郭桂珍原来住在貴州省貞丰县一个叫毛岩大灣的苗寨里。她两岁死了娘,接着父亲又被地主逼死了,九岁就靠自己拾柴过日  相似文献   

10.
万人炼铜记     
去年10月9日,当我穿过蒼翠蓊郁的大森林,來到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騰冲县灰窑銅厂吋,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高黎貢山弥漫着云霧,只有龙江在寂靜的峽谷里奔騰、咆哮。但只过了几天,这里就成了万人煉銅的战場。夜晚,深山老林里依然灯光燦爛,人声喧囂,濛濛云霧被土爐的火焰染成紅霞,无数人拉的、踏的和水推的风箱的吼叫,淹沒了龙江澎湃之声。我在一群坐在地上檢矿的傈僳族男女前停下,和一位身揹長刀的瘦小黝黑的中年农民聊了起來。他叫蔡文順,来自国境綫上的猴桥乡;乡上因为他贏弱多病,原不讓他来,可是在他一再要求之下,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告訴  相似文献   

11.
延边地区的各族人民,經过整風运动,在政治战綫上和思想战綫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偉大胜利后,在党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总路綫的鼓舞下,生产热情空前高漲,他們在1958年奋战的結果,使得全州各項生产建設事业都得到了飞跃的發展。在工业方面,新建立了鋼鉄工业,結束了延边从来不产鋼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五朵金花”是一部歌頌白族人民新的生活的彩色故事片,我看后很受感动。一开头,影片就讓我們看到了白族人民幸福欢乐的生活圖景。在詩意盎然的蒼山脚下,洱海之濱,一对对白族青年男女在彩蝶紛飞的蝴蝶泉边漫歌对舞,无限欢乐。而“三月街”“繞三灵”場面的相繼出現,更是五彩繽紛,匯集成了花的海洋,把幸福生活的写照提到了更高峰。接着,許多愉快、热烈的劳动、生活場景,随着白族青年爱情故事的展开在銀幕上展現了出来:在水庫工地,在煉鉄爐边,我們看到到处是热情地劳动着的人群。而一些年青的姑娘們,她們鑽进深山老林  相似文献   

13.
在貴州高原上最边远的望謨县,有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山巒重迭,四周矗立着削般的山峰。山上全是直上直下的羊腸小道,数不尽的山澗深淵上,架着一条条独木桥。这样的地势几乎使它与世隔絕了,所以向来被人称为“山高路險,貧困落后”的山区。貧穷不用說了,文化尤其落后。全区大小六十多个村寨,居住着一百六十多戶苗族人民,可是沒有一个識字的,識字的人也从来不肯到那里去。这就是近年来聞名于貴州的麻山旧貌。如今麻山大变了。在党的領导下,特別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鼓舞下,苗族人民也和汉族  相似文献   

14.
在田阳县田州公社隆平大队养猪場里,有一位年近三十的中年妇女,她就是这个养猪場的場長罗秀仙。每天,罗秀仙总是那样忙碌着,她一会兒用双手撫摸着一只只剛出生的小猪,一会兒又跑到母猪群里,仔細地檢查着母猪有沒有發情,或者跑去帮助飼养員煮猪食、扫猪圈、制土藥防治猪病……。在她的領导下,两年內生猪增加了十五倍,同时,为国家节約了二十二万三千多斤粮食,打破了沒有粮食无法养猪的陈旧观念。因此,社員中流傳着她的許多动人故事。她曾多次被評为县和專区的养猪模范,1958年,并出席了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和全国的妇女社会主义建設积極分子大会。穷办法养猪只只肥又壮 1957年4月,罗秀仙接受了党支部分配的任务来到养猪場。那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們布依族地区,到处都流傳着紅軍長征时的英雄故事。二十五年前,紅軍長征路过我們貞丯县布依族地区时,我才七岁,許多的英雄事迹現在都記不清了。但他們遺留下来的四个大銅板(川幣)和写在我叔叔家墙壁上的“打富救貧”四个斗大的字,还常常使我想起当时的情景和他們的英雄事迹。而每当想起这些事迹时,我渾身就充滿了力量。那是在1988年3月,有一天,一个消息傳遍了貞丯县和我們魚岩寨: “紅軍来了!”寨子里的大財主、大地主,都象受了惊的兔子一样,急急忙忙地逃进山洞;有些不知道紅軍的老百姓也跟着东藏西躲。忽然一陣鑼鼓声后,一个紅軍  相似文献   

16.
1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們为了組織几篇关于整社的稿子,从北京来到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的大石寨人民公社。这个公社位于白(城子)阿(尔山)鉄路的中段,縱橫在七百五十华里的半农半牧区里,居住着蒙古、汉、滿、回、朝鮮、达斡尔等六个民族的人民。公社的党委办公室,設在大石寨街西南土高爐群旁边的一所土房里。在这个簡單、朴素的办公室里,洋溢着紧張、严肃而愉快的气息。这里挤滿了由各作业区来办事、談問題的人:他們有的坐在炕上,有的坐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前旗大石寨人民公社,通过二十几天的整頓工作,已經更加巩固,各族人民的觉悟大大提高,生产上出現了比去年更壮闊的高潮。我們公社是一个包括蒙古、汉、滿、回、朝鮮、达斡尔六个民族、三千八百多戶的公社。它自去年9月3日成立后,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过去生产上不能解决的問題解决了,各民族之間达到了空前的大团結,从而使去年粮食亩产量达到了二百斤,比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还增加了35%;牲畜达到了一万四千头,比1957年增加了25%;而工业則为1957年的三倍。但是,由于建社后即紧張地投入了粮食、鋼鉄的战斗,工作上还有一些缺点。为了巩固和提高人民公社,爭取  相似文献   

18.
战斗在棹子山煤矿的各族矿工,在大战鋼鉄的日子里,以日产原煤一万五千八百三十吨的高产紀录轟动了內蒙古自治区。最近我們到这个野战兵团的蒙古族矿工第三营工作了几天。当你站在棹子山頂俯瞰四周的时候,展示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激动人心的由蒙、汉族組成的野战軍向自然战斗的景象。四十多座蒙古包,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它的左邻是汉族兄弟的“营房”,右側是确保职工生产安全、健康的“野战医院”。远望,漫山遍野車水馬龙,紅旗飄蕩。蒙古族矿工第三营是不久以前才从鄂尔多斯草原上开到这兒的。在短短的期間里,他們憑蓿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一顆赤心,在汉族工人們的热情的帮助下,很快就掌握了采煤技术,同时也从心眼里爱上了这座宝山。  相似文献   

19.
人們走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紅旗人民公社的紅旗农具厂,就会被新制出来的一堆堆新式犁鏵鑄件和一排排无輪一鏵犁、双鏵犁、水田犁、倒盘犁所吸引。这些为春耕而赶制出来的新式农具,都是工人們在大鬧技术革新中制造出来的。比如他們用原来双輪双鏵犁改制成的无輪双鏵犁,只用一条牛牵引工作效率就可以提高二倍。我們参观了这个厂的翻砂車間。厂長宋瓊向我們介紹說:“这个車間的工人象全厂的工人一样,四个月前还是手拿鋤头的布依族农民,而現在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已經  相似文献   

20.
见到布依族八音老人白德舟,是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马别村的万峰山上。68岁的老人口吹木叶手弹琴,正坐在那里用布依族“八音”自娱自乐。看到有外地人来了,他吹弹得愈发起劲儿,却无暇理睬我们对他的问候。他的心思都在八音里。细听之,老人的布依话渐渐变成了普通话:今日记者到我家见到我心里喜煞煞问寒问暖多关照深情更比河水宽(夸)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