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国际远东局和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均参与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工作。远东局设计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入闽作战计划,导致蒋介石趁虚而入攻占了黎川。黎川失守后,远东局主张予敌以打击后西击南昌方向,遭到中革军委和李德的反对。福建事变后,远东局再次提出向西进军,中革军委和政治委员会均持反对意见。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均未提出援闽方案,而是主张坐收渔利,导致丧失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契机。随着战事的紧张,远东局的军事代表施特恩与中革军委的矛盾尖锐化,政治委员会开始直接领导反"围剿"斗争。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同意中革军委的撤离中央苏区计划,但又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相似文献   

2.
赤都悲歌     
《老友》2005,(11)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1934年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苏区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作出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赣皖边区,以吸引蒋介石的部分兵力,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  相似文献   

3.
共产国际和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4.
天兵怒气     
《老友》2005,(9)
1933年初,毛泽东描写的第一次反"围剿""天兵怒气冲霄汉"的情景,又在中央苏区再现。蒋介石的"分进合击"事情还得从1931年说起。这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炮轰沈阳,向中国发动大举进攻。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下令中国驻军"为免事态扩大,绝对不抵抗"。次年6月12日,蒋介石  相似文献   

5.
萧克编对联     
王阿寿 《老友》2012,(6):9-9
1931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胜利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万安县茅坪乡一片欢腾,乡苏维埃政府还带领群众走访慰问在这一带游击作战一年多的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师。  相似文献   

6.
水口战役     
《源流》2012,(4):34-35
1931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围剿"。但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又深感军力不足,便收买和任命广东军阀陈济棠为赣粤闽湘鄂南路"剿匪"总司令,令粤军入赣"助剿"。陈济棠便于1932年3月中旬派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率两个师进入赣南: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使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是,党、红军以及地方干部牺牲亦很大。党当时又处在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的紧急关头,各方面都急需要干部,可以说干部问题成了发展革命战争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央苏区为了解决干部问题,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召开人民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办苏维埃党  相似文献   

8.
陈毅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是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军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在中央苏区时期,先后组织了两个军的红军部队,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几次反革命“围剿”,为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孟昭庚 《中华魂》2013,(21):49-53
在中央一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寻路》的第34集有这样的一个场景:1930年12月30日,中央红军在打破国民党第一次“围剿”的战斗中,不仅活捉敌军前敌总指挥张辉瓒,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反动军队,对我中央苏区所在地——瑞金,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敌人不仅在军事上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而且在经济上对中央苏区实行了严密的封锁。当时,红军的生活非常艰苦。在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的困难情况下,红军战士平均每人  相似文献   

11.
在坚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不但要与地面上围追堵截的敌军作殊死拼杀,而且还要与空中侦察骚扰和狂轰滥炸的敌机进行严酷的斗争。尽管红军没有任何一件制式防空武器,但仍在战斗中用极其简陋的步兵武器先后击落击伤10余架敌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空中嚣张气焰。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战斗没有记录下来,有的也只限于当事人的回忆。在目前军事史料中有确切记载的,长征中红军击落的敌机有5架。1934年8月,为策应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奉命离开湘赣根据地。8月底,红军在广西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丰富翔实的史料,褒扬了李元鼎先生刚正不阿,清政廉洁的节操和反对将巨额军费用于围剿中央苏区的勇气,以期引起后人怀念,促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含广东省与闽西相连的大埔县等)建立的全国最大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倾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心血的中国革命指挥中心。1933年春,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范围迅速扩大,至年底,中央苏区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四个省苏维埃区域。中央苏区辖区范围内的县称“中央苏区县“。大埔苏区先后在闽西、闽粤赣、福建省苏区领导下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5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一份绝密情报送到瑞金,使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敌人绝密情报剐制定出来便落入我军之手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军事会议在庐山的牯岭秘密召开了.这是一次部署第5次"围剿"重大军事行动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1月,在毛主席、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决策、指挥下,我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在陕北地方军民的配合下,于富县直罗镇一举歼灭了敌军一○九师全部,追击途中又歼灭敌军一○六师一个团于马家寺,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打破了蒋介石企图乘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立足未稳之机,东西并  相似文献   

16.
中共处理福建事变的失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中共通过争取粤系、滇系和川系等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促进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对华北、西北等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巩固了长征胜利的成果,为中共立足陕北,继续领导全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顾育豹 《中华魂》2011,(7):23-24
1931年9月28日午后,刚刚指挥3万红军将士粉碎国民党3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的毛泽东、朱德、项英等人,急着要做两件大事:一是指挥红军乘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之势,分兵在闽赣两省边境各县消灭土豪地主武装盘踞的反革命据点,巩固发展苏区.  相似文献   

18.
刘海锋 《老友》2012,(6):13-14
(一) 1933年3月下旬,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四次"围剿"后,蒋介石重新调集了5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为了抵御敌人大军压境,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队伍。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部在江西宜黄县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建议创立“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19.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随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继续坚持中央苏区的斗争。同时,划定瑞金、会昌、于都,宁都四个县城之间的“三角地区”为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必须最后坚守的阵地,要求中央分局“在中央苏区领导地方武装和工农群众以游击战争来保卫苏区,……使进占苏区的敌人,不能顺利地统治下去,以准备将来配合野战军在某种  相似文献   

20.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约一百万大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其中以五十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军民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为时一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以巨大的代价,给予国民党军队有力的打击。可是,由于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基本上是错误的”,致使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