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必要条件。离开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有所成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要遭受破坏,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失。因而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关系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大事。但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一点也离不开诉讼民主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大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表示了各种看法,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从理论上进行说明。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粗浅意见,提出来向同志们请教。一、农业生产责任制是经营管理的一种形式所谓农业生产责任制,筒而言之,就是把农业生产责任条文化,制度化、法律化。具体说来,就是在集体经济内部,人民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和劳动者个人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用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由上一级组织监督执行。它促使有关方面,各负其责,按章办事。如果单方违约,经调解无效时,则提请法庭裁决,追究经济责任,赔偿对方损失。这种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被接受下来。但是,要进一步问,责任制属于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或者是横跨两个领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含有大量重复数据时快速排序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简便有效的拟3路划分算法,即每次划分时并不单独分离出等值元素以形成等值区,而是划分后及时排除基准处自然形成的等值区,从而避免了3路划分的困难,仅需对原算法做极少的修改,数值结果表明效果优于其它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4.
怎样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实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这些责任制是否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于1981年暑假,去陕西农村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的长武、礼泉、咸阳3个县(市)的14个公社、24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特点,指出解决社会问题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并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家庭责任制、农户行为与农业中的环境生态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分析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制度因素,如土地产权制度、劳动组织形式、政府与农户关系以及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行为特点,对于中国农业环境生态问题的影响。作者认为,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一市场化农业制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这一制度所特有的小农式农作方式在解决外部性环境生态问题上的缺陷,特别是由于这一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及与这一制度相配套的其它制度的缺乏,农业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80年代严重恶化了。依据对山西省中阳县一个治理水土流失案例的分析,本文强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压力巨大、土地和资本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解决中国农业中环境生态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改进家庭承包责任制和该制度下的政府作用,以及适度的规模经营,引导农民的良好的环境生态行为方式。因为,在一个市场化的农业中,如果没有农民的自觉自愿的参与,任何治理环境生态的方法都不可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对"湖南十二岁幼女产子"事件的新闻援助报道中,一些媒体在顺应民意的掩护下,为了新闻而新闻,形成大规模的媒体围观,进而导致舆论倒逼现象的出现。这既是媒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的媒体责任偏移,也与弱势群体寻求帮助、受众热衷于看热闹有关。要充分发挥新闻援助彰显社会正能量、促成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等优势,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不但要坚持新闻规律严把新闻选择关,而且要坚持人文关怀进行合乎伦理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神话与史诗作为人类早期文学的两种艺术形式,既存在内容与文体上的相通性与继承性,同时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神话作为原始的散文体的文学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实因素的增强,它逐渐向“人话”过渡,最终从世界观上完成了自我否定。史诗正是在对神话世界观否定的基础上,融合了神话尤其是向“人话”过渡阶段的部分神话的内容,采用韵文形式,最终形成了一种“史”与“诗”相结合的新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代际储存,是代际正义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以代际正义为伦理导向,以环境资源为主要对象,以解决环境危机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制度化分配原则。它的实施,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又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紧密相连。修辞性和认知性分别代表语言与思维两个不同的层面,但两者却统一于隐喻,不断地相互作用,推动语言和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发展,而隐喻则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这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提出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观点。对此已经没有多大的争议了。问题在于怎样理解计划经济,焦点又是如何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个管理体制的改革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目的是加强党的执政力量。当前,影响党的执政力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腐败问题,因此,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力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农业领域“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在大国小农背景下实现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目标的重要取向,发展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实现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农业生产托管可以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小农户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规模效应(降低绿色低碳生产平均成本)、溢出效应(将绿色低碳技术导入农业生产)、反馈效应(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这四个路径推动小农户农业绿色低碳生产。当前实践中还存在托管成本上涨、环节零散、宣传滞后、信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农业生产托管绿色低碳效应发挥,需要从加大补贴力度、完善服务机制、重视政策宣传、加强信息服务等方面优化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加速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步伐。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文都是传达指挥意志、知照工作意图、储存和输送管理信息的基本工具,是赖以遵循国家统一意向,高速高效、协调运转的书面依据。但是,公文毕竟是一种书面工具,必须通过以它为物质对象的文书工作才能发挥作用。离开了文书工作,首先不会产生具体的公文材料,更谈不上公文在机关中的重要作用了。具体的公文材料及其作用的发挥,乃是具体的文书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文都是传达指挥意志、知照工作意图、储存和输送管理信息的基本工具,是赖以遵循国家统一意向,高速高效、协调运转的书面依据。但是,公文毕竟是一种书面工具,必须通过以它为物质对象的文书工作才能发挥作用。离开了文书工作,首先不会产生具体的公文材料,更谈不上公文在机关中的重要作用了。具体的公文材料及其作用的发挥,乃是具体的文书工作的结果。机关的文书工作状况,制约着公文的形式与内容,决定着公文在机关中的作用大小。不良的文书工作状况,将会产生不适应机关工作需要的公文材料,给机关工作带来负值。因此,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广大的农村,根据党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的精神,认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领导农业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管理责任制,部分地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诗歌中,乐府诗历来被看成一种独特的诗体。《文心雕龙》于“辨骚”、“明诗”篇外,另标“乐府”篇;《文选》于“骚”、“诗”外,另立“乐府”门;《文苑英华》于“诗”门中,分出“乐府”类。故明胡应麟《诗薮》云:“世以乐府为诗之一体。”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乐府诗与其他体类的传统诗歌的区别在哪里?历来论乐府诗的特性,首先都从音乐方面着眼。但创始的乐府古辞固然都曾合乐歌唱,然自魏晋起,文人拟作的古题乐府已大多“无诏伶人,事谢丝管”(《文心雕龙·乐府》),唐以后文人自创的新题乐府更是“未尝被于声”(《乐府诗集》卷九十)。因此,在大部分乐府诗主义而不主声的实际情况下,音乐性并不能代表乐府诗的总体特性;乐府诗应该还具有自己的文学特性,否则就不可能在传统诗歌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历千年而不衰。不少研究者已指出,中国传统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相应地较不发达,而乐府诗却较多叙事诗;与叙事性相应,乐府诗多采用铺叙、对话等手法;乐府诗的语言也较朴素自然,不事雕饰。除了这些特性外,笔者认为,乐府诗还有一个尚未为人拈出的重要特性——虚构性。一般的中国传统诗歌具有纪实的、非虚构的特性,而绝大多数乐府诗所处理的,却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本文即拟从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逻辑创始人弗雷格认为专名与谓词分属不同的层次,具有很大差别;罗素、奎因等人认为专名是缩略的或人造的谓词,二者具有某种间接联系;伯奇认为专名本身就是谓词,二者具有直接联系.现代逻辑的产生使得专名的逻辑地位凸显,但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对专名的处理越来越形式化,离人们的直觉也越来越远.其实,专名就是专名,谓词就是谓词,专名用个体常元来表示,谓词用谓词符号来表示,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将专名转化为谓词或与谓词相等同的观点忽略了二者的区别,而且也违背了人们的直觉.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十月提出,新的一代应养成“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这是鲁迅前期有关培养目标的重要论述。其中,让新一代学会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仅是上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迅前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如何正确理解“世界新潮流”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逼上梁山”之前的林冲故事,着力塑造了一个平民化的林冲形象。经过“风雪山神庙”,林冲才完成了从平民到英雄的人生捩变。从平民悲剧到英雄悲剧,林冲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有性格发展史的英雄。林冲平民化性格的成因,在于宋元社会平民社会之性质,《水浒传》乃宋元市民文艺之成果。而平民化是宋元社会民众的常态,也是梁山好汉的常态。这种理解关系到《水浒传》人物形象乃至小说基本性质,涉及《水浒传》接受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