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志鉴信息咨询中心和北京鉴志图书经营中心,经北京出版、工商、税务机关批准,于1997年10月25日在北京图书音像城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郁文,为两个中心的成立题词:"开拓方志、年鉴传播渠道,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邬书林,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蔡健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高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方志出版社总编辑李祖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年鉴研究会顾问方厚枢,北京市出版局副局长薛宝书等到会祝贺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6):I0002-I0002
2006年10月30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第二次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对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试点单位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3.
山西阳高县自1987年开始编辑县综合年鉴——《阳高县情》,至今已连续出版11部,约260多万字。已成为为阳高“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权威性工具书。1996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郁文亲笔题字——“编好县情,为当代服务”;1997年版《阳高县情》被评为山西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全国兴起新编地方志的热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从一开始就把编辑地方年鉴列入了地方志工作范畴,并将这一点写进了《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许多省、地(市)、县成立地方志办公室时。就明确了编年鉴的任务。随着本届新方志的基本完成,目前绝大多数的市县地方志机构都将编写年鉴作为地方志工作的主体工程来抓,许多地方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1983年4月22日至28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主持,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了中国地方志规划会议。来自全国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八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交流了各地编纂地方志的情况;就如何贯彻十二大精神,开创修志工作新局面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确定了“六五”计划期间的重点项目及“七五”计划期间的设想。兹就会议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8中国年鉴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于2008年11月19日至22日在杭州召开。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浙江年鉴社、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论文人选者、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比获奖者共67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副主任、年鉴工委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关龙主持。开幕式上,杭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许小富和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许保水到会祝贺。开幕式后,  相似文献   

7.
2004年,对于中国年鉴界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举办了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又开展了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这两项评奖,是对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年鉴编纂质量的一次大检阅,既展示了中国年鉴改革创新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反映出目前年鉴编纂质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主编的《张家港年鉴》虽在两项评奖中分获“特等奖”(县区年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18日,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纪念日。一大早,贵州六盘水市地方志办公室全体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1994)04号文件指出:编纂地方年鉴所搜集和积累的年度资料, 为续修下届志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地方年鉴资料是依据各级政府和各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加工后入鉴的,有其权威性和实用性。它既有宏观的全面资料,又有微观的典型资料;既  相似文献   

10.
曾牧野 《学术研究》2004,(9):138-139
修志 ,是一项基础性的文化建设工程。中华民族自古有修志的习惯。通过修志 ,记载国家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历史有重大贡献之人物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修志工作。可惜 ,由于“左”的思想和政治路线的干扰 ,这一工作在 1 95 9年以后就停顿了。 1 978年1 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的国策 ,给社会主义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 983年 4月 ,国务院成立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把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文化建设工程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 ;1 984年 3…  相似文献   

11.
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其成书的质量至关重要。《上海地方志》杂志于2007年第5期刊发了“2006年中国方志系统年鉴10件大事”,其中《张家港年鉴》改革创新的成果被列为第6件大事。该大事记述:2005年-2006年度《张家港年鉴》连续获得三个“特等奖”——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比特等奖、全国第二次年鉴编校质量评比特等奖、江苏省第四次地方志优秀成果评比特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建设高素质年鉴编纂人才队伍、创新年鉴框架设置体系、科学选题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年鉴与地方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各级地方志机构编纂省、市、县年鉴愈来愈多。从而,壮大了中国年鉴的队伍,有力地提高了中国年鉴的质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年鉴与地方志也攀了亲,成为亲家。2006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每20年编修一次。每一轮地方志修编工作完成后,  相似文献   

13.
新编《建德县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公开发行。它是我省第一部社会主义时期新县志,并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遴选为全国“六五”期间修志优秀成果之一,呈送给中央领导同志审阅,在全国第一次地方志工作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以显著的地位作了介绍。 新志书前有序言、凡例,末缀附录和跋,其主体部分,首立大事记和概述,为全志之纲,反映了建德县古今概貌;继设建置、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人物、社会七编,计五十八章、二百零八节、七十五万字;开头和随文附有各种照、图表二百八十二幅(种)。这是对编辑社会主义时期新县志的一次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4.
《宝鸡年鉴》从1999年创刊发行以来,已连续编纂出版了10共计1200多万字,累计条目18520条、彩色版面971页、照片7000余张,赠阅发行1.8万册,同全国12个省市60多家年鉴进行了交流。其中2002年卷《宝鸡年鉴》获第一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优秀奖,2003年卷《宝鸡年鉴》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提名奖、综合二等奖、条目编写二等奖、装帧设计二等奖,并受到省志办的奖励。2007年,市地方志办公室被评为全省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三条表述:“本条例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年鉴事业从此走上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石景山区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北京石景山年鉴》2007年卷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是该年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卷。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石景山区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北京石景山年鉴》2007年卷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是该年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卷。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军区主持编修的《广东省志·军事志》已于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12日,广东省军区举行首发式。首发式由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苑世军主持,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黄志忠、广州军区原代司令员刘存智、原广东军区政治委员宋维 、省政协原副主席杨应彬、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兼军事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唐新秋、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强作了讲话。广东省军区原副政委杨刚介绍了该书的编撰经过和主要内容。出席首发式的还有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广东人民武装各纵(支)队领导职务的陈青山、邓楚白、郑群、邓秀…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岁末,我们分别得到《宝山年鉴-2004》获得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第三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和中国地方志协会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比特等奖的通知,在此之前,《宝山年鉴》蝉联中国年鉴研究会第一届评比和第二届评比综合特等奖。《宝山年鉴》在1994年及以后的4个全国性年鉴评比中都拿到了最高奖项。我们十分感谢历届评委给予《宝山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方志尽管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但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地方志编修时间最久、最成体系积累数量也最多。中国地方志源于古代,始于图经,成形于魏晋隋唐,成熟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完备繁荣于当代。方志在总结历史,反映现实,服务当代,垂鉴后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地方志是中国人民贡献于世界文献宝库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