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于丹说,在考究的食单里,她最喜欢的是袁枚的一份戒单。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体会到舌尖上"戒"的珍贵。清代著名的饮食家袁枚的戒单里分别有"戒耳餐""戒目食""戒暴殄""戒强让""戒纵酒""戒穿凿"。"戒耳餐":就是戒听着好的东西,比如海参与燕窝,用袁枚的话来说"这些东西就是没有个人的操守与性情的庸俗小人,它必须得配了别的食材才有味道"。这些东西听起来很好,但是吃起来,可能连豆腐的味道都不如。  相似文献   

2.
真情专递     
《伴侣(A版)》2011,(10):64-64
正新疆伊犁巩留县我最敬爱的马朝青哥哥:有些人是永远牵挂着的,比如父母;有些东西是永远温暖着的,比如亲情;有些事是永远想要做的,比如回家;而有些朋友是永远难忘怀的,比如你!马朝青哥哥,在这三年里我衷心地说声谢谢你,谢谢你给我很多快乐!  相似文献   

3.
爱情潜规则     
曾几何时,爱情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名词,在风花雪月里被吟诵为主角。但是又几何时,在古老而保守的中国大地上,一场以“爱”为名义的改革正在静悄悄发生着,它来势汹汹,势不可当。且让我们看看,爱这个曾经不可名状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沉重的礼包     
许申高 《老年人》2003,(7):27-28
每到过年,看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礼包,我就会想起记忆深处里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我和弟弟小的时候,天天盼着早点过年。每到大年初一,天还没大亮,我们就早早跑去给长辈拜年。那时大家生活都比较困难,长辈很少有给小孩压岁钱的,最多给几颗糖粒子,或几块红薯片什么的。好在我们图的不是这些,只觉得拜年好玩。给长辈拜年,要送礼,我们家没什么好东西可送,一般是提上一包红糖或者饼干之类的副食品。那年,我8岁,弟弟5岁。大年初一那天,我们兄弟俩给长辈拜完年回来,觉得呆在家里挺没意思,老想着还要多给村里几位长辈拜年才好。于是,我和弟弟掰…  相似文献   

5.
晓鸽 《女性天地》2005,(7):44-45
在外面流浪了一年多,上过当受过骗之后才知道——(一) 1985年,我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农村里。别看我是在乡下长大的,可爸爸是村里的干部,妈妈在我们当地的中学教音乐,我们家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城里人有的东西我们家都有。我是独生女,爸妈就把他们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可以说,如果我想要  相似文献   

6.
胭脂阵     
我环抱着她瘦弱的肩膀——那肩膀啊,曾经扛过我们所有的难以负荷的重量对着镜子里的人,我说,"妈,你看你多漂亮。"  相似文献   

7.
曹正 《职业》2015,(7):16
当我们回顾职业旅途时,会发现"变化"显而易见,如行业的变化、职务的变化等。而在这些变化背后,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才干与品质等。它们指引着你的选择,影响着你的决定,把你从昨天带到今天,让你从现在看见未来。  相似文献   

8.
1开始的时候,我真没有爱上魏三。他又矮又胖,在北京靠房地产起了家,骨子里还是农民。甚至,我能闻到他散发出来的土豆和山药的味道。我还是喜欢长相英俊的男人,比如我的男友陈民达。陈民达类似木村拓哉,我们在见面第三次之后就如火如荼地爱上了。我们不是一届,他比我高一届。大学里所有浪漫的事情我们都干过,没完没了地在小树林里接吻,在饭店里喂饭,放寒假的时候在宿舍里偷欢。他把自己的身体嵌进我的身体。那时,他叫我老婆。  相似文献   

9.
眼前的温暖     
正本文主这世界不是只有远方才有诗,身边也有诗情画意。"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曾经竟然都被忽略了。"我无聊地快速翻看着被微商、投票、冷笑话、转发心灵鸡汤占领的朋友圈,却欣喜地在这则消息里停下了滑动屏幕的食指——陈老师又发"作品"了。陈老师是我的高中同学,如今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他喜欢  相似文献   

10.
申万萍 《中国扶贫》2017,(17):59-61
我是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小垭门村1组贫困户林启珍. 曾经以为,起码在孩子工作前,我们一家五口会一直住在破旧的土房子里受穷,就好比墙头上睡觉——翻不了身.可是,就跟做梦一样,我们家的新房子半年就修起了.自从搬进新屋,我老父亲有时睡梦中都能笑醒.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1,(6):28-28
丈夫:“我们家从上到下,就数你最浪费飞。”妻子:“开玩笑,你才最浪费。”丈夫:“我浪费?你别扯了。我从来不花一毛钱买不用的东西。不像你,多少衣服挂在衣柜里,一次也没有穿过。”  相似文献   

12.
我和老黄从小在一起长大,死缠烂打,他小学二年级曾经尿过裤子,这件事我知道得一清二楚,因为我是他的同桌.从他十岁时我就叫他老黄,因为他长得老相,人又调皮,总给老师出难题,比如在女老师的抽屉里放个死老鼠什么的,还有,全班女生都怕他,所以女生不愿意和他一桌,但我不怕他,我们是哥们,因为我也把死老鼠放在他的桌子里,所以,他总是说,小南,你真不错.  相似文献   

13.
好好在4岁的时候特别爱说狠话或脏话,比如"我打死你""滚蛋"之类。我看过相关资料,知道这么大的孩子会经历一个"诅咒敏感期",如果家长的反应强烈,孩子反而会感受到这类语言的强大威力,会更加喜欢说。但是那个阶段刚好我的工作极其繁忙而且压力很大,每天回到家心力交瘁,就希望小人乖乖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优越,但本该更轻松的育儿环境却被一种叫做"起跑线焦虑"的情绪笼罩着,不仅困住了家长,也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欢乐童年。但是,起跑线上的输赢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起跑线"这个命题呢?多大牺牲都值得,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真要卖"?老公盯着购房协议,犹豫地问我。我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小花园,那里的花正郁郁葱葱地开着,想到以后再也没有地方让我养这些花了,不禁有点难过,但牙关咬  相似文献   

15.
正酸奶、酸牛乳、发酵乳、优酪乳、酸酪乳,傻傻分不清楚,它们是一种东西吗?是的,它们都是指酸奶。要想确认它们是不是一种东西,直接看包装上的"产品类"一项,上面写着"发酵乳"就是酸奶。如果酸奶里加了奶、糖、发酵菌种和增稠剂以外的配料,它就叫做"风味发酵乳",比如加了果汁、果粒、麦芽、杂粮、椰果的大部分酸奶产品都是风味发酵乳。  相似文献   

16.
李黄珍 《职业》2015,(7):14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朝令夕改"不再是鲜见之事,正像歌词中写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曾经日夜苦学的"英语"随着一夜间的高考制度改革而"魅力大减";曾经象征着"稳定、有保障"的"邮递员叔叔"渐渐被"快递小哥"所取代;五年前职场上的香饽饽现在"供过于求",很难找到工作;更不用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  相似文献   

17.
廖医生对母亲说:"这些木槿花都是钱,一两木槿花值两元钱。木槿花是味好中药,能治病。"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眼里便蓄满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母亲的声音抖个不停,泪水也从眼里溢出来,爬满了她坑坑洼洼的脸,这里面有一个与我相关的故事。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母亲就驮着我去了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了休,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廖医生  相似文献   

18.
有些东西,是你以为已被远弃于岁月的洪流中, 而又不经意在未来的转角处看见的; 有些东西,是从它们产生开始,就被赋予历史弥新的生命力的; 有些东西,是当我们老了,而它们却依然年轻着的; 比如时尚,比如古典。 新时尚,新古典 最时尚,最古典 越时尚,越时尚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的印象里,婆婆是一个自我、强势的老太太。第一次去男友家,她直言不讳地问完我的家世、学历、工作后,毫不客气地来了一句:"贾程是独生子,被我们娇惯坏了,以后你让着他点儿。"气氛立马变得尴尬起来。公公忙打圆场:"小朱,你不是想喝可乐吗?走,我跟你买去。"在电梯里,公公对我说:"小朱,我现在说什么都不管用,慢慢你就会知道,你程阿姨这个人不坏,就是直肠子,不会说话。"  相似文献   

20.
彭国梁 《老年人》2006,(5):20-21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到一位尊敬的老师家去,老师因事要到外面打一转,他让我先喝杯茶,说稍候片刻就会回来。老师走后,他的岳母娘来找我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耶稣和《圣经》上去了。我记得她老人家说话时,眼睛里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彩。她说,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主,就会化难为易、遇难呈祥的。她曾经跟随丈夫到处漂泊,带着四五个儿女,从湖南到湖北,从四川到青海,吃了不少的苦。但是,每当关键时刻,好像都有神灵暗地里庇护着她和她的一家。说实话,那时候我对宗教没有什么认识,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尽管如此,我还是极有兴致地听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