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具有促进共同富裕的全新动能。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数据包络法等,建立计量模型,从城乡融合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讨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该效果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促进城乡融合以及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内外地区影响不同。据此,从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差异化战略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将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与发展逻辑。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数字乡村的特征事实与多重矛盾的认识,系统提出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突出治理应用、借力乡村产业、加大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已摆脱了绝对贫困,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乡村的全面振兴,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数字乡村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乡村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全要素生成率提升,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提升农村治理的智能化,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政策体系引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刻把握乡村振兴与数字化治理的内在机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在乡村治理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建共享新格局,是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提升农村治理的智能化,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主要表现在产业数字化、民生数字化及治理数字化等方面。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以下主要困境:技术性与乡村性不适配、乡村数字人才缺乏以及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要加强和完善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字化基金,以促进乡村振兴活力。  相似文献   

5.
“三农”工作重心已由精准扶贫转向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数字化平台是支撑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广东省建设数字乡村的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从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文旅、综合金融服务、农产品交易、农村资源交易等五个方面建设数字化平台,助力广东数字乡村建设,并尝试提出各平台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数字乡村建设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厘清数字乡村建设的动力来源是有效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要义。从当前实践来看,我国正处于外源型模式的数字乡村建设初级阶段,具有短期内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可持续困境。随着乡村振兴制度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数字技术普惠效应的充分释放,内生式发展逐渐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创新方案。有别于“外源型输送”的发展模式,“内生式发展”模式更注重内生力量的激发,但同时“内生式发展”模式存在着“动力黑箱”的梗阻。未来要可持续地建设数字乡村,应该发挥外源和内生模式的联动作用,从筑牢乡村的硬件基础、培育数字乡村共同体、优化制度设计理念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打造外源与内生耦合的建设图景,为实现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语言文字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的主要载体,乡村语言生活是三农问题发展情况的重要截面,乡村语言服务是三农问题发展过程有力支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将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分析乡村语言生活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变化,以及乡村语言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应对策路径。最后从城乡融合和扶持监督的角度,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乡村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和语言服务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利用技术赋能释放出均等化的市场机会,重新统筹城乡关系,并使得多元化、大众化的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可有效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信息惠农的作用。要实现数字乡村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应从数字乡村对“乡村经济、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政治、乡村主体”五个维度的赋能机理出发,明晰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直面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源性阻碍、要素支撑不足、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构建“产业优先机制、协同联动机制、要素支持机制”等机制并进行优化,构建与数字技术相匹配的高效平台与能有效激发农民主体内生动力的体制机制,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技术对于乡村振兴的精准赋能。  相似文献   

9.
城乡数字不平等是我国推进数字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容忽视的挑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乡数字不平等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数字不平等对乡村发展产生直接的抑制效应。考虑可能存在内生性以及其他衡量偏误的影响后,这一效应依然稳健。从传导机制看,数字不平等对新型城镇化产生阻滞效应,进而减缓了乡村发展。上述结果为认识数字不平等、城镇化阻滞以及乡村发展之间的关系,完善乡村包容性数字支持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数字治理:数字乡村下村庄治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空间为手段,构建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数字治理,能够提高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治理转型。数字空间的乡村治理运作改变了乡村治理的内容和形式,突出体现为完善村民协商自治、促进治理权力多元化、构建村民集体身份认同。同时,数字乡村建设运用数字信息技术,重构传统乡村治理,促使乡村治理主体增能、治理方式创新和治理共同体再造。数字治理以治理信息化为基础,提高了乡村治理效能,但也会产生数字负担,增加治理成本。因此,数字治理要合理运用数字评价系统,以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为目标,提升村民“数字素养”,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1.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建设是在农村产业多元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是新时期乡村建设与20世纪乡村建设在背景和条件上的明显差异。产业基础状况和城乡一体化程度是思考数字乡村建设的两个重要维度,据此可以建构数字乡村建设的四种类型:活力型、自立型、外向型和外援型。认识这些不同类型,有助于数字乡村建设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为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工具。本研究基于5省10村的社会调研,从村庄内部的视角出发,呈现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的整体图景,剖析数字技术形塑乡村社会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多重效应。研究发现,外源性的数字技术在嵌入乡村内部系统的过程中,以硬件和软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发展的底层架构和技术基础,并在乡村多元场景中广泛运用,这构成数字乡村建设持续运行的整体图景。乡村内部各要素在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结构性变化,数字技术在不同层次和维度重塑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和社会生态,农民个体生活、乡村群体结构、乡村产业形态、乡村治理形式、乡村公共性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构。本研究认为,数字乡村的研究、政策与行动应该从技术变革、主体赋能和村庄本位的角度出发,在尊重村庄主体性和保持乡村性的基础上,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的调适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是国家基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助力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而做出的时代选择。数字信息化时代下,正确把握内蕴于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之间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有助于厘清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内在逻辑,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的重要路径: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创新社会参与渠道、构建乡村治理平台与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实现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路径。数字技术的赋能效用和普惠效应可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内生动力。广东省通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农业”的方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以“数字+公共服务”的方式助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在建设数字乡村的过程中,城乡之间仍存在着“数字鸿沟”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因地制宜逻辑思维,强化数字人才支撑,推动数字资源下沉的方法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需要数字化技术支撑,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治理工具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通过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构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为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生活等应用场景赋能,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当前,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任重而道远,主要面临着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滞后,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尚未实现,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乡村信息化人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今后需要通过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提高乡村数字治理水平,加强乡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经济成为显性时代主题词的当下,我国的乡村振兴应是嵌入于数字经济和创意经济时代的乡村振兴。作为一种由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文化产业能够以自身独特的价值性思维与实践逻辑赋能乡村振兴,技术语境、本体语境和政治语境复合构筑的全新时代语境是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在多重语境交织变化的背景下,其赋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驱动乡村产业基础高级化、推动乡土文化接续复兴、引领乡村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以及助力城乡命运共同体建构。在实际赋能过程中,还需以技术理性发挥与文化使命担当的有效衔接、主观倾向性表达与真实乡村性认证的调试平衡、数字参与式赋权与主体内源式增能的双效统合、产业成长需求与功能性政策供给的高度匹配,保证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包括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度、乡村数字经济参与度、乡村数字生活参与 度和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度四个维度的农民数字乡村实践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四川、 重庆和宁夏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非试点地区9县(区)1129户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测度了数 字乡村建设视域下农民实践参与总体及分维度水平,探究了农民实践参与的阶段性特征、内 外部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差异性.研究表明,西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民实践参与总体及 分维度水平均偏低,且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度>数字生活参与度>数字经济参与度>数 字治理参与度;现阶段试点与非试点地区农民实践参与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乡村数字治理 参与层面;经济欠发达和相对贫困地区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实践较为滞后.研究进一步发现,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内部因素,数字技能培 训、家人及亲友中有无村干部、村庄中有无益农信息社、村庄中有无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外部 因素均对农民数字乡村实践参与总体及分维度水平产生差异化的显著影响.为加快以乡村 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协调推动数字乡村各领域的建设、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构建 差异化支持策略和驱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空间是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全新的虚实共生空间,其互动性、融合性、扩展性、共生性等特质与社会关系的去中心性、目标的可及性、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动态演进性等运行机理,改变了乡村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构了依托信息技术推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格局。数字空间是一把双刃剑,在动力、资源、组织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会由于信息资源的非均衡扩散、数字身份的符号化、部分主体参与能力的弱表现性等局限,难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多元动力系统、构建乡村社会文明秩序、促进乡村治理转型。理念、技术、政策是影响数字空间应用开发的核心要素,要深入实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建立均衡、包容、共享的数字空间;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率及农民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在数字空间的渗透率;优化政策体系,为数字空间发展构建良性运行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数字空间与乡村振兴的适洽性,更好实现数字空间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19.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数字乡村建设的460篇CSSCI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理清数字乡村建设的知识进路与逻辑脉络。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乡村建设的价值和功能、动因和逻辑、结构和模式以及目标和路径方面。但既有研究存在理论建构薄弱、研究成果相对独立、实证研究成果偏少以及对知识体系和治理经验凝练不足等问题。凝练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知识体系与治理经验、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协同推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以及融合多学科视角,应该成为后续数字乡村建设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在弄清楚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机理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主要表现在数字产业化对农业产品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和产业数字化对农业支撑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高数字经济水平、低乡村产业振兴程度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数字经济的影响具有微弱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