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吴薇  王晓葵 《民族学刊》2017,8(6):37-45, 107-109
彝族禳灾仪式及节日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的生活经验与集体记忆,是适应其生产生活的有效地方性知识,是彝族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表达。但在当下社会场域中,不同主体从自身所属利益共同体出发,赋予其形态各异的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禳灾记忆主体的传统地位被改变,原有“价值”在新的评判标准下被重新评价和书写。因此,本文将通过不同主体在申遗“在场”中的话语、行动和博弈,呈现申遗作为一种公共行为如何被行政权力、商业资本、地方精英、当地民众等主体进行价值重构并符号化;分析概念化的非遗保护在实践语境中的差异性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禳灾仪式之一的彝族儿童节“阿依蒙格”反思申遗与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及可能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事实上存在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和现有的补偿理论基础上,比照生物资源补偿机制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是比较可行的.但在具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益补偿方式的选择上则要考虑传统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地选取合适的方式,传统文化的集体管理是比较适合西部传统社区的一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二十年来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整理,文章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原真性、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带来的影响、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模式以及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利益相关者等四个方面展示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同时,还从理论体系建设、跨学科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写作范式、研究范围以及学术服务社会等方面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村寨民宿业是面向小规模、个性化旅游消费群体,利用民族村寨民居的空闲房间,加以功能性改造,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农业,以提供乡村生活住宿为核心产品,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综合性服务业共同构成的特色旅游业;指出民宿业是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提出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传统产业及人的素质构成民族村寨民宿业的发展基础,是判断村寨能否发展民宿业的依据;关于核心价值、民居改造、商业模式、供给体系及市场营销的设计和安排,是少数民族民宿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路径正确"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村寨而言,其拥有的民间艺术是基于苗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村寨日常生活文化运行机制而生成和存显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影响,苗族传统民间艺术强烈的地方性知识特征被视为建构奇异文化空间的有效资源,原本仅仅作为苗族村民节日仪式或者日常娱乐方式的民间艺术,现都被重塑成供人消费的旅游商品。舞台展演是这种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就使得苗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存显处于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延续与蜕变等多重文化选择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6.
乡村民宿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是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抓手。识别乡村民宿空间重构既能客观地揭示其空间重构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和不足,也能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龙脊平安壮寨乡村民宿聚落为例,应用空间重构理论、文化变迁理论,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基础,梳理平安壮寨乡村民宿聚落外部空间、实体空间及文化空间的重构历程与特征,进而构建其空间重构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提出空间优化建议,以期构筑高品质的民族村寨旅游住宿空间。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意象要素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95年国家旅游局推出"民俗风情游"之后,少数民族村寨成为了旅游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但许多的少数民族村寨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理论将为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湖北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为典型个案,从共性与差异性两个视角分析了三个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提出了两个核心命题: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是文化开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良性互动的对策为:构建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从文化产品与文化空间两方面把握好文化开发的"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实地民族文化村模式或异地民族文化村模式。  相似文献   

9.
民族村寨文化是新一类文化遗产,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法本位观大致可以归结为国家本位、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三种情形,法本位溯源中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显露出前立法阶段难以自洽的三大困局。以法本位进路考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权利位阶问题、法律定位问题,指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公私权混合属性及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最后基于集体本位的思维基点,呈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的法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0.
乡村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村寨在灾害应对过程中的脆弱性和韧性并存。龙胜县金竹壮寨在火灾后的重建中注重整合传统与现代治理资源,打造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营造灾后韧性社区和韧性社会关系;尤其注重发挥传统自组织寨委制的内源治理作用,提升灾后重建效率和内生抗风险能力。内外结合的韧性治理机制是当下民族地区乡村有效应对风险灾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也是乡村振兴中内生动力与外在驱力共生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相关行为主体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水平衡量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问题、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与模式研究问题进行辩解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村...  相似文献   

12.
村寨社区居民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应当拥有文化话语权,否则将会造成民族文化真实性丧失,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文化话语权的转移现象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探讨文化话语权转移的表现、转移背后的权力解读、转移的模式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村寨居民交际和社会认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参与主体,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程度不同,不仅造成居民在经济上产生分化,而且导致居民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分化加剧。本文通过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居民的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创办了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业主是当地的优势群体,与一般居民有明显的特征分化,居民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差异主要由居民是否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和受教育程度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旅游城镇化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贵州郎德上寨的村民因势利导,在顺应旅游城镇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村寨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贯彻始终,并发扬集体智慧,以工分制进行运营管理和利益分成,保证了文化保护的持续性,在旅游城镇化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建立起一种利益相关、互为因果的反馈机制--郎德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旅游城镇化的系列现实矛盾,为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村寨承载着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比较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安壮族村寨与越南老街省沙坝县CatCat民族村的旅游发展,比较中越民族旅游村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特点及其原因,以期推动民族传统村寨形成相互借鉴、保护传统、推动民族经济的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中越少数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鼓楼作为侗族三大标志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侗族鼓楼不仅拥有极高的建筑学价值,而且在侗族乡村社会中还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大众旅游及民族旅游的兴起,旅游的经济功能在民族地区开始受到重视,侗族鼓楼逐渐成为展示侗族文化的景观。本文基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的田野调查,试图探讨在旅游视域下,侗族鼓楼的社会表征产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其在游客的不断涌入下,其又如何进行空间的再生产?为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村寨承载着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比较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安壮族村寨与越南老街省沙坝县CatCat民族村的旅游发展,比较中越民族旅游村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特点及其原因,以期推动民族传统村寨形成相互借鉴、保护传统、推动民族经济的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中越少数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对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缺乏科学规划、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省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本文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从旅游者的心理、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旅游管理与经营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发展对策,以实现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和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与制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参与观察法及访谈法,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芒景村寨村规民约的实证分析,探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村寨后乡土秩序的构建机制。结果发现:第一,民族旅游村寨的村规民约主要通过告诫形式引导村民行为,且其效力的属地主义原则性强,注重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及传统文化与环境的保护;第二,民族旅游村寨村民社会认同是乡土秩序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族群认同、地方村民及其特定行为认同;第三,法制与礼俗的融合是民族旅游村寨乡土秩序建构的路径机制,主要通过明确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制管理与遵从传统民族文化美德的礼俗约束两种形式实现有效融合,且族群和谐与村寨发展是民族旅游村寨乡土秩序建构的走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以民族村寨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拳头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