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经济学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核心是发展绿色经济。因此,湖南省应坚定不移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搞好顶层设计;加强绿色文化宣传教育,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共识共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聚才引智,实施创新驱动,推进绿色技术研发推广;改革体制机制,加强保障,不断推动绿色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环境立法的完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从生态文明的内涵着手,根据我国环境立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国环境立法的运行现状,指出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文明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开展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生态环境现状的宣传与教育、环境保护基本常识和生态科学规律的普及、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生态文明道德的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处于当前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未来社会重要位置,如何培养一代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人才,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和决策者,其责无旁贷地应该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因此,针对我国高校绿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高校绿色教育的多维路径来重塑生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主动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价值层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价值观念的因素.每一次环境运动都是对旧价值观的扬弃,从而使人类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不断扩大.而这种价值观的变革也为立法提供了伦理基础,并最终反映在法律制度中.本文在探讨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立法理念的演变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历史反思,试图通过建立"生态主义"的环境法法理基础,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法价值取向,并围绕人与自然的共同利益之保护重新构建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讨论中的主题。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学绿色教育是深化高教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绿色意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绿色教育的宏观背景,揭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力度不断加大.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普遍存在着用词随意、同义反复、语焉不详等诸多立法语言失范的现象.这既不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与权威性,也不利于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还将给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带来重重障碍.规范运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语言,应当处理好立法语言准确与模糊的关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语言语料库,完善语言专家人才储备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审查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是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中国更好发展的希望。要推进中国的绿色转型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正因为中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特别是绿色发展教育缺位,才导致中国的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社区发展都与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有比较大的现实差距。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在中国已经被提升为绿色转型发展理念,但要由理念上升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并进一步转化为全社会绿色发展的自发行动,有赖于全民生态文明认知的提高、绿色发展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全民教育。只有每一个中国公民、每一个企业、每一级政府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解绿色发展理念、认同绿色发展主张,从而在全社会产生深刻的绿色发展自觉意识,方可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自发行动,也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消费将成为21世纪人类消费的主旋律,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将贯穿绿色这一根主线.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构建绿色会计就成为会计理论和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就绿色会计的特征及其意义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环保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为蓝本,结合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从"三个发展",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论视角提出了一个由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所得出的量化评估结果做了比较与理论分析,得出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呈现为不同的阶段性模式或阶段性,即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或不均衡逐渐向一种较高水平的不均衡或均衡方向发展,但也非常明显的是,即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更多的个例属于一种3个主要指标表现不一致的非均衡状况,且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少同样重要的2个维度是共同性与多样性。而从可获得的数据及其比较结果来看,并不明朗或乐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化方面的努力,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生态健康和环境宜居改善。  相似文献   

12.
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扰乱生态平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生态中国,征收生态税可以为建设生态中国注入新的元素。目前,发达国家生态税收理论研究相对成熟,我国关于生态税收理论刚刚起步,因此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丰富我国现有的生态监管机制,构建一个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税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与绿色消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更高级的文明.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普及生态学知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实现"良心的革命",摒弃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必须使制度建设摆脱"资本的逻辑"的束缚,激励生态经济的成长和发展,鼓励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遵循生态规律的消费,是耗费最少资源而获得最大满足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日趋恶化的地球生态和环境问题,以绿党为代表的西方绿色政治运动提出了生态优先原则、社会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等主张。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亟待解决。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现状,认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4个方面,提出了整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的对策: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提高农民环境保护及维权意识,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影响下,中国县域治理结构出现了全面转型.县域治理结构的全面转型包括目标转型、事务转型、关系转型和治理限度,县域治理的总体目标从追求经济GDP转向追求绿色GDP;县域治理的事务类型从专门型事务转向整体型事务;县域治理主体中的部门关系从分立到互信,政企关系从合谋到合作,政社关系从悬浮到嵌入.然而,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临时性任务,财政约束、高标要求和企业瓶颈构成了县域治理的限度.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着重考虑县级政府的任务承接压力和地区发展压力,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缓冲空间和过度地带.  相似文献   

17.
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世界能源危机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二者在追求的目标、完成的任务以及涉及的技术范围都有所不同,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绿色发展又是对低碳发展的巩固与强化.建设生态文明是要绿色还是要低碳,关键是看哪种发展方式能够保证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丰厚的回报,能够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根据我国资源禀赋和能源、产业结构的特点,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是绿色发展与低碳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