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写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是俄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列宁说:“在这个时期,俄国的整个经济生活(特别是农村经济生活)和整个政治生活中充满着农奴制度的痕迹和它的直接残余。同时,这个时期正好是资本主义从下面蓬勃生长和从上面培植的时期。”俄国历史的这种急剧变化,不能不引起托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资本论》的逻辑,是指《资本论》范畴的辩证运动;《资本论》的辩证法,是指资本主义的客观过程的辩证运动之描述;《资本论》的认识论,是指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的辩证过程之描述。所谓三者是“同一个  相似文献   

3.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主要面对《词与物》最后提出的“人之死”这样一个问题,福柯认为“人之死”是尼采的“上帝之死”的伴随事件。福柯指的“人”是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的所谓资本主义大写的“人”、资本主义的一般主体性。福柯认为,法国大革命给欧洲带来了一种主体性,欧洲现代史就是这个主体性的历史。法国大革命成为福柯《知识考古学》思考的中心事件,法国大革命在福柯文本中是隐匿的。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社会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内在矛盾,能够以比资本主义快的速度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标志之一。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著作中这样写道:“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所谓社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内涵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革命的沉寂,亚洲革命风暴的兴起,马克思把理论研究的兴趣从西方转移到东方。马克思和亚洲革命者一样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西欧资本主义已经充分暴露其固有矛盾与弊病的情况下,东方国家能否避开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条件?通过对俄国社会的考察,马克思认为俄国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这些思想具体体现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给查苏里奇的信》以及信的三篇草稿中。其基本思想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是社会…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社会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内在矛盾,能够以比资本主义快的速度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标志之一。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著作中这样写道:“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经济顾问加尔布累茨的《富裕的社会》,被列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958年度最受欢迎的20本“暢销”书之一,决不是偶然的。他在这本书中给资本主义制造了一个新名词:“富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据说是已经没有经济危机,达到了普遍富裕。加尔布累茨为了替垄断资本利益辩护,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所造成的罪恶,归因于全体公民的“习慣的意识”;为了想通过财政措施来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还提出对失业者实行所谓“周期分级补助”的办法,其实质不过是企图在全美国范围内有组织地重新分配劳动者的收入而已。我们这里选译的一篇评论,只提供一般资产阶级刊物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它的批判分析,则可参阅1959年第5期《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所载 K·勃隆頓的“是谁富裕?”一文。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未,特别是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勃列日涅夫之流大肆吹嘘:“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而是充分发达的、技术装备良好的城乡经济体系”。他们还胡说什么:所谓“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信口雌黄,真是无耻之尤! 所谓“发达的社会主义”,戳穿了,不过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修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说:“在马克思主义者中间,给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新的、最后的阶级以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用新的方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问题并肯定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列宁是第一人。”本文拟就列宁和一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二是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建成。一国社会主义论者在洋洋大观的列宁全集中只找出两条论据。第一条论据是列宁在1915年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的,据说,这是第一次提出一国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写道:“经济政治发展得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  相似文献   

10.
岂能以资本主义冒充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黄春秋》今年第2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洋洋洒洒,其要害是以资本主义冒充社会主义。下面我想围绕这个问题作一些剖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了吗?在这个问题上,该文制造了大量的“神话”,说什么在欧盟15国中有英、法、德等13个国家“和平进入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党人成功地创造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框架内和平过渡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战后的经济发展,出现工人持有股票、“技术结构阶层掌权”、工人实际工资和福利有所提高等现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异化,宣传资本主义已经“变质”,已经成为“全民福利国家”,因而资本主义已经和社会主义“趋同”。面对着这种理论解释,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精辟阐述:“庸俗经济学所做的事情,实际上不过是对于局限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势力,大肆渲染社会主义的所谓“危机”,极力推行对社会主义“和平演变”、“不战而胜”的策略,使国际上“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思潮严重地泛滥开来。与之遥相呼应,国内一股否定社会主义的资产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初级阶段》一文(2006年6月4日《中国青年报》)以“三个区别开来”,解读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属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是“与当代资本主义并存于同一个阶段”,即“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其典型形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文章说:由于“定位”错了,“我国急急忙忙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文章的最后,虽然也指出这个阶段“不应当是一种完全自发的自由竞争的过程,必须始终保持共…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四篇复信草稿是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重要历史文献。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刊登的《初稿》、《二稿》、《三稿》的次序有误,真正的第一草稿不是《初稿》而是《三稿》,《初稿》和《二稿》是第二、三稿。如果以此次序来理解这四篇复信草稿,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发展命运的的思想,应该是:俄国公社超越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它已经深深地陷入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要摆脱这种困境拯救“俄国公社”,只能通过俄国革命,夺取政权,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发展生产力,对公社进行革命的改造。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无疑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敲响的资本主义丧钟。虽然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资本主义仍有相当活力 ,但是只要我们辩证阅读《共产党宣言》 ,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连贯起来思索 ,就会发现“两个必然”仍有其合理性、真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趋同论”是一种歪曲反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它的提出始于俄田十月革命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最终形成于50—60年代。80年代这一理论影响着中国的论坛,并生成了所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分相对论”、“主题共同论”和“目标一致论”等错误观点。“趋同论”的主要误区既在于以现实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工艺层次上的某些相似性抹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基本价值上的对立,又在于对这种相似性缺乏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来信周新城老师:最近我在一家中央大报上,看到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写的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今昔观》的文章,读后产生了一些疑问。其中有的问题,例如,提出所谓“古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把二者对立起来,并用前者来否定后者,这一错误观点您在《中华魂》今年第5期的“忘年交书简”里在分析另一篇文章时已经作了批评,我完全赞成您的看法。我想提的是另外两个问题。该文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变了,“彼资本主义”不是“此资本主义”,所以,在目前条件下仍坚持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将要灭亡,是教条主义者的观点”。同时,作者认为,社…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论》研究中,《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一直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因为这不仅是从整体上理解《资本论》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而且是在借鉴《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新体系的努力中,所必然遇到的一个理论与原则问题。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争议颇多。但其焦点,则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所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一语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范畴上。准确地把握这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范畴的含义,成为科学地说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必须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邓小平文选》第282页,以下凡引自《邓小平文选》的只注页码)的权利。没有民主也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由“四人邦”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谈到商品生产问题的时候,大放厥词,攻击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部著作中所阐明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他们胡说什么,“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还是商品生产,还要实现价值、利润,因而还要出现产值挂帅、利润挂帅指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