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一种实现方式。本文通过选取S县农户为样本,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选取若干福利变量,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层面对市民化农户进入城镇前后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市民化农户的生活水平总体趋好,但仍存在一些困境。实践中必须构建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为战略导向,以"宜集则集、宜散则散"为推进原则,以"物的集中"与"人的集中"兼顾为主导方式,以"更新农民观念、加大技能培训"为主体建设和以"构建新型社区综合体"为客体服务的综合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农民与政府博弈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转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农民市民化中的农民是富有理性并非常讲究实际的.在选择迁居城市成为市民或继续留在农村保持农民身份时,农民都表现出他们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政府的政策导向通过影响农民的决策而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起着明显的推动或抑制作用.我们可以把农民市民化看成是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一个上下博弈问题.最后的均衡是政府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吸引"性政策,让农民迁居城市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3.
河东村农民中盛行的偷盗铁矿石、私自开铁矿等"反行为"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涵。在对铁矿归属的认定上,农民的观念与法定产权之间存在冲突,即农民具有独特的产权认知。进而,这一产权认知嵌于农民在日常实践中形成的"物的分类"图式,而这一图式是塑造农民行为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可见,农民认知与行为方式受到地方性知识与内生秩序的影响。我们必须超越理性小农和生存伦理的假定,在特定文化情境中揭示农民的行为动因,以其本土实践来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对农民生存发展空间与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运用经济学、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农民对耕地利用行为的选择及其影响,表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农民生存发展空间对农民的耕地利用行为将产生重要影响,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选择是农民在其生存发展空间不宽的情况下,以耕地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主要导向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并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通过对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考察来验证上述理论的分析结论,实证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一、农民生存伦理的内涵詹姆斯·C·斯科特的《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是一部有关农民问题的著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农民的生存伦理,“生存伦理就是根植于农民社会的经济实践和社会交易之中的道德原则和生存权利”[1]8,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  相似文献   

6.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农民选择"经济人"而排斥"政治人"角色实质上是出于对政治参与的巨大期望,是获取权益的另一种选择,眼前的冷漠是对早期参与行为的理性思考。回归"经济人"角色说明农村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农村政治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民主制度的完善及农村政权对农民社会角色和权利的重视,农民政治参与将步入良性阶段。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行动选择受到村庄权力结构、村庄类型,特别是乡土精英的深刻影响,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和普通农民三层次主体的行为互动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形式;观念、利益、理性是农民行动的内在逻辑,农民从生存理性到发展理性的转变及农民自身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前景;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发展观是对新农村建设之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基于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对我国理论界和决策界共同关注的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理性人出于个人理性的选择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从而导致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悖。摆脱不了集体行动的困境,解释了农民合作组织为什么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也解释了发展较快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往往有"能人"带头,并进一步指明了促使集体利益的实现是对合作原则修订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农民创业可选择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民这一群体进行创业活动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这是由于农民的这一特殊身份造成的。但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个体,他们在从事创业活动之前也会对创业条件进行评估,对创业类型进行选择。本文通过创业的成本因素对创业本身影响程度高低的分析探讨农民创业可选择的类型,并总结出在不同的情况下适合农民创业的最优创业类型。  相似文献   

10.
农民家庭"因学致贫"的主体是高等教育,其致贫的直接原因除自身经济水平外是高校的高收费与高消费,这种贫困属于脆弱性贫困,即农民家庭的经济脆弱性所致。中国教育和就业体制决定了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经济效应,中途停止投资意味着巨大的沉没成本。家庭投资最大、子女受益最多,投资与受益主体的分离决定了农民家庭"因学致贫"的持续性。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等政策可以缓解农民家庭"因学致贫",但要进一步减少和缓解"因学致贫"程度,还需要农民家庭转变观念,降低利他程度,子女多承担责任,甚至直接放弃高等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市场带动的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应该基于公平交易的市场规则,即农民出让土地,换取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权益。失地农民的权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权益,要把这些权益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经济权益的核心是生存和发展;政治权益的核心是村民自治权;文化权益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社会权益的核心是各种社会保障;生态权益的核心是生态安全。只有对失地农民的权益给以整体性保障,才能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连市1 011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比较了具有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农民工在人力资本、经济、社会和心理方面特征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缺乏一定的生活与劳动保障,对未来发展规划尚不明确是制约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因素;农民工会在综合自身人力资本、经济状况、社会资本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自身综合利益及行动价值进行评估,进而针对不同类别的社会养老保险作出理性选择;这种选择行动并非完全的经济理性,而是受到文化观念和制度安排影响的有限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技术边界包括社会维度、自然维度、伦理维度和生态维度,其中,生态维度占中轴地位,它对其他边界维度起牵引和统摄作用。技术的生态边界概念有助于分析技术应用中的生态临界问题。临界防控的哲学理路是适度伦理原则,它包括了适度生产、适度消费的经济活动要求,又包括基于技术合理性的适宜技术选择。在技术—经济二元体系中,经济活动的适度原则从技术需求侧规避技术的无限制发展,适宜技术的选择从技术供应侧防控临界过程的生态风险,并同时实现了技术的生态重构。  相似文献   

14.
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对选民投票进行分析,认为选民在投票的过程中始终是按照成本-收益原则指导其行为的;认为理性选民假说与伦理选民假说能够解释投票中的悖论。然而从政治心理的角度分析,选民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从选民投票动机及选民利他主义心理等方面分析也证明了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投票理论的悖论的存在。因此选民投票是理性与非理性、社会习俗、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乡村是我国现代乡村治理发展的要求,是后农业时代乡村治理的追求目标。构建和谐乡村的过程是乡村治理组织不断为农民提供良好服务、农民反作用于乡村治理的过程。在和谐乡村的构建中,农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进而形成全体农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平和局面,减少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冲突,促进和谐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通过辩证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的缘由进行剖析。分析表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支撑人类理性选择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原因是促成循环经济性兴起的合力。结果表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勃兴于两汉之际的谶纬传统中,孔子的形象由战国时期的君子及圣人转变为神圣的素 王,学界多以此认为自董子之后的儒家宗教化更趋明显,然而,作为政治谶语的素王形象的根基实为 刘汉政权提供合法性的神圣历史。在谶纬传统中,自方仙及黄老转化的神仙信仰及养生方术体现了两 汉之际儒道信仰分工。赤龙与素王的神权政治与黄老方仙的长生之术在谶纬文书中的互动凸显了两汉 之际信仰的两种向度。文章寄望于在细致的文本研究之前提出一个方向性和线索性的论点,并为进一 步的文献梳理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分层以配置资源为主要手段,主导着各阶层在社会中的主次布局。当下我国异化的社会分层格局通过对社会资源的不公正配置,导致位居社会分层序列底端的农民群体遭受到不公正对待,农民对其平等权利的享有遁入困境,社会矛盾由此凸显。在此前提下,树立农民理性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与阶层认同感,并从制度层面对其平等权利予以保障,方为社会分层背景下农民平等权实现的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9.
运用税收自愿论、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心理契约理论分析"搭便车"造成的虚假的需求曲线问题。指出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一个研究市场中的私人行为,主要关乎私人决策,一个是政治程序中的公共选择,属于公共决策,人的行为和动机应有一定区分。与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有所不同,公共财政学的初始假设不应是单纯的经济人,而应该是与政府有着成熟稳定的心理契约,有一定社会责任感,且拥有较多理性成分的理性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搭便车行为及其所引发的需求曲线的虚假性质,并彻底解决公共财政学理论基础的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民在采取环境行为时不是完全理性的,他们是有限理性的环境行为者。从社会成本和长期效用出发,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是指那些破坏或不合理利用环境的行为。造成农民非理性环境行为的原因,存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解释角度,如以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为解释视角,这些行为是农民自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本身三者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