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是新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200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测算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以及影响各区域效率的因素。先用DEA模型从静态的角度测算2017年我国各省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再采用Malmquist指数法从动态的角度对我国2008—2017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的变化进行深度剖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2017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DEA效率值进行分析,可以将各省份分为四类,最后采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各类省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应采取政策分类指导的方式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息服务业区域发展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发展还不平衡,总体发展质量仍待提升。为保障我国信息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文章以投入产出的系统视角审视信息服务业,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相关省市进行信息服务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各区域信息服务业发展总体效率差异明显,在技术因素和规模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下,我国各地信息服务业形成了四种效率表现不同的分类模式。因此,可以针对各省市产业效率的具体情况,通过信息服务业投入产出优化分析,找到各区域在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的最佳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参与的区域差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流入地区越发达、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福利水平越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参与水平越高;流动人口跨越的行政区划越大,越远离流入地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参与率越低;流入地区与流动范围之间存在互动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中的结构失衡和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中存在着结构失衡即财政社会救助投入过低、区域政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苦乐不均的现状;建立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财政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能有效缓解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中的结构失衡和区域差异,真正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SBM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市)区2000—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并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而通过面板Tobit模型对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1)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在2002年达到最高,此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不同省(市)区和不同区域之间低碳经济发展效率存在较大差异;2)Tobit模型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均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城镇化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始终存在。地理、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原有的经济基础、人口素质、科技水平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区域间的经济水平。文章从历史发展基础、政策体制环境、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核心竞争力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7.
深入研究福建省环境管理的区域差异,对丰富和完善环境政策、提高环境管理绩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4—2014年福建省九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环境管理效果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各区域间环境污染存在空间相关性;在影响因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程度对环境管理效果有正向作用,而环境规制、城镇化水平和投资程度的影响效果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指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分析考察家庭层面和村庄层面一共10类变量对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进一步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法量化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家庭层面的内在因素对减贫增收的影响远大于村庄层面的外在因素,因此激发内生动力对脱贫减贫更为重要;从家庭层面因素来看,教育是造成农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其他依次是家庭中被抚养成员占比、打工和非农经营、家庭成员健康状况、非农户口占有比以及政治信仰;从村庄特征来看,村居生活条件对家庭收入影响最大。不同区域农村减贫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中部地区家庭收入贡献率最大的是家庭成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东北地区贡献率最大的是人居环境,西部地区是人口抚养负担。基于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2013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与的区域差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流入地区的经济越发达、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福利水平越高,则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与水平越高;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与存在明显的圈层,跨越的行政区划越大,越远离流入地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参与概率越低;流入地区与流动范围之间存在互动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于流动人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10.
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8—2007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贡献。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物流网络密度、人力资本存量、市场开放度、区域物流政策等因素对区域物流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夏普里值(ShapleyValue)分解结果则进一步表明,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省际地域固有因素、人力资本存量、物流网络密度、市场开放度、区域物流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层次和空间创业视角出发,选取1998—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和农村在创业水平、地区分布、产业和部门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和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区域特征对城乡创业差异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创业活跃度远超农村,其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城乡创业差距最小,西部差距最大;城乡创业活动在产业和行业的分布特征相似,均是第三产业创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上,"社会服务业"创业的比重在逐年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城乡创业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城乡创业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存量、质量和积累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西部状况最差。人力资本的总体劣势深刻影响西部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就业率提高、产业布局改善和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目前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西南财经数据库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为样本,从地域差异入手,运用多个SEM模型分析了我国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分为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三大类。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各不相同,各因素的影响效力也大不一样,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需要因地制宜推行不同的营销策略及理财产品,各地政府要提高居民保障力度、普及基本金融知识,并引导居民合理进行金融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14.
分清拉动中国整体与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次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单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与GDP的比率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运用协整模型建立各因素与GDP的线性关系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各因素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划分出具有说服力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点建议:(1)积极推动固定设备投资的同时,避免重复投资的发生;(2)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提高社会消费水平;(3)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协调好与各国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和计算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发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严重依赖财政支出。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当地的科技基础。为此,发展科技金融首先需要增强科技实力,明确界定财政科技投入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和计算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发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严重依赖财政支出。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区域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当地的科技基础。为此,发展科技金融首先需要增强科技实力,明确界定财政科技投入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的需求与供给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行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制度供给项目和供给数量既定的条件下,分别运用ELES模型和微分方程模型测算了1997-2007年陕西省城镇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社会保障供给数量,预测了2008-2020年需求和供给的数量;通过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需求项目、需求数量与现行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提供的供给项目和供给数量比较,得出城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的需求与供给差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区域化特征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共存,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问题越来越突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差距还在拉大。研究并解决区域金融结构的差异、促进地区金融和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上的差异,必将会导致公民权保障上的差异。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区域差异,最典型的当属东部与西部的差异。东西部地区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影响了公民权赖以实现的地方财政水平,最终影响公民权真实享有程度。导致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权保障呈现出了一种东西“差序格局”的状态。文章选取公民生存权、受教育权和医疗保障权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差异变化轨迹及区域差异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 ,但是现阶段中国的区域差异已超过了合理的区间 ,区域差异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中国的区域差异不仅表现为区域间的差异 ,还表现为区域内部的差异 ,特别是西部地区内部的差异 ;不仅表现为绝对差异 ,还表现为相对差异 ;不仅表现为结果的差异 ,还表现为过程的差异 ,即要素投入规模和获取要素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