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辽东桓仁的朝鲜族舞蹈乞粒舞,渊源千载,沧桑百年,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民俗特征,2006年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第三代传人金成龙介绍,乞粒舞在桓仁横道川、六河等地盛行已逾百年,以家族传承的形式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
渤海史识微     
一、“许国公”和“震国公”《旧唐书·渤海传》谓大祚荣“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振”,《新唐书》作“震”)。溯言“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反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事不及乞乞仲象。如此,大祚荣何以自称振国王之缘由不清,读者亦无从推知。而《新唐书·渤海传》记营州起事时,则首述乞乞仲象。谓“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述及祚荣,则阐明其为乞乞仲象之子,后“祚荣即并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乞留     
<正> 在封建社会,官吏任满当调离升迁,百姓们到上司或中央吁请继续留任,是谓乞留。在金、明、清等各代史书上,都有乞留的记载。乞留曲折地表达了百姓爱憎的心声,它是对官吏清贪的鉴定,对于惩贪褒廉、澄清吏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乞留作为一项不成文的制度而实行,首推明朝前期。以布衣提三尺剑建立大明帝国的朱元璋,汲取元季吏治腐败的教训,一方面重惩贪官污吏,一方面大力奖掖清官廉吏。鼓励和倡导乞留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从明初到洪熙、宣德、正统百余年间,都实行允许乞留的政策,“吏治淳厚,  相似文献   

4.
论伊利汗国乞合都汗仿中国元朝行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良利 《学习与探索》2005,5(4):143-146
13世纪中叶旭烈兀在波斯建立起伊利汗国,与中国元朝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友好关系。90年代,伊利汗乞合都仍面临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财政收入枯竭。为搜括百姓金银钱财,经中国丞相孛罗的介绍,乞合都汗仿效中国元朝实行钞法。乞合都发行纸币忽视波斯客观存在的经济状况,违背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钞法推行仅两个月即遭失败,但它对中国和伊朗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黄梨洲有无乞师日本之行的问题,在现存梨洲遗著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全祖望在乾隆初年撰写《梨洲先生神道碑文》时,是曾感慨史家对于“起军、乞师、从亡诸大案”记载不详。至同治年间,梨洲七世孙黄炳?编写《黄梨洲先生年谱》时,曾猜测梨洲由于当时忌讳甚严而“欲使起军、从亡、乞师诸大案泯没其迹,以避无妄之灾”,但他们都是肯定梨洲有乞师日本之行的。近代梁启超曾撰《黄梨洲朱舜水乞师日本辨》(《饮冰室文集》之四十),对全祖望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梨洲有“避仇”日本之行而无“乞师”日本之举。谢国桢氏所著《黄梨洲学谱》对全、梁之说持“存疑”态度,实际上加深了人们的怀疑。今人论著中或持全氏之说,或申梁氏之疑,或持两可之说,致使这个问题成为悬案,迄今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6.
, 《今日辽宁》2012,(6):136-137
渊源千载,沧桑百年。桓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鲜明民族民俗特征。2006年,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舞蹈《乞粒舞》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乞粒舞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战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2012,(11):61-63
“真的靠近自己,你明白那些融进你生命的,不是万科,不是珠穆朗玛或是乞力马扎罗,而是走向它们和告别它们时留下的脚印。”  相似文献   

8.
关注职业乞丐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乞丐,现今已不是让国人感到新鲜和陌生的名词了。2003年,救助管理制度正式确立,收容遣送站被代之以更富人性化的救助管理站,但街头的乞丐却日益增多了起来。由此,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禁乞"、"限乞"的法条,结果激起了不同声音的激烈碰撞。某些人乞讨致富的消息经由媒体曝光后,更是强烈地冲击着公众的视听。职业乞丐问题,逐渐聚焦为媒体的热点,引发着公众深层次的思考,自然也成为了本文所要言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赵渭绒 《唐都学刊》2008,24(6):123-125
欣喜地读到散发油墨清香的著作<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该著由孟长勇所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初读之后感觉十分突出:资料翔实,内容丰赡,论证有力,特色鲜明.著作从中外文学比较、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三个维度记录著者进入21世纪以来的学术轨迹,表现出著者对学术砣石乞孜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老乞大》四个版本中的疑问句,以特指疑问句为最多,其次是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相对较少.是非疑问句以使用句末语气词最为常见;特指疑问句疑问代词比较丰富,四个版本同一询问对象所使用的疑问代词大体一致,句末语气词的使用相对简单且频率很低;选择问句都是以带有语气词和关联词的句式为主,但语气词和关联词的种类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丰富了;反复问句中“VP-PRT-Neg”和“VP-Neg-VP”势均力敌,句中语气词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