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卫东 《职业》2001,(1):28-29
又近6月,2001年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即将告别自己的校园生涯步入社会。面对迫在眉睫的就业问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对每一名毕业生来说,都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那么,2001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怎样的呢﹖ 从总量上看,大体上是供不应求 据北京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赵玉斌介绍,“2001年北京市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从总量上看,大体上是供不应求”。他说,截止到去年底的统计表明,北京市市属用人单位对2001年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为37800余人,而属北京生…  相似文献   

2.
丰晓颖 《职业》2008,(15):80
做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问题.在新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国家也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到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但是,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谷文中 《职业》2008,(3):66-66
近年来,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如何使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得到和谐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加强职业指导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如何解决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近几年出现了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再加上新疆属边疆地区,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因此新疆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汉族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和全国保持一致,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就比较差。据了解,新疆2004年有7.2万名大中专学生毕业,加上历年来没有实现就业的人数,全区需要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人数达15.2万人,而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有些毕业四、五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自治区相继出台政策,在就业落户、工资职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同时对自主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税费减免。但是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张广健 《职业》2012,(19):61
随着大中专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用工开始实行双向选择。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由于综合素质低、文化基础较差、起点低、学历低、适应能力较弱,毕业后就业面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目前大中专职业院校包括技工学校,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和择业,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成功就业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因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  相似文献   

7.
邹保民 《职业》2015,(3):135
受近年经济下行趋势凸显的影响,2015届大中专毕业生又遭遇了空前的就业难问题。据了解,2014年大学毕业生达750万,号称“史上就业更难年”,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可想而知。由于中职生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加之在学校就在“多面手”“多证书”上存在短板,致使竞争能力先天不足,导致中职生就业环境、待遇、升职、培训不占优势。因此,本文试图开出“如何培养中职生竞争意识”的“药方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8,(1):68-69
200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就业促进法》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劳动保障部协同有关部门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四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惠友 《职业》2002,(8):25
一般来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人才市场求职时,都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职位应聘.但是,如果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或求职毕业生因其他原因被拒绝,那么,他们就业就很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利用自己的潜能,抛开专业,串位求职应聘,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院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国家各部委达成共识,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文件,以解决大中专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职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文中 《职业》2008,(7):66
近年来,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如何使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得到和谐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加强职业指导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方式在许多毕业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也使不少中职生产生了种种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对他们的顺利就业十分不利.如何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笔者通过对现阶段中职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希望能够为中职毕业生的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屡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就业的扶持优惠政策,但就业形势仍然堪忧,特别是职业学校的中专毕业生.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要求,准确定位,克服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思想,主动出击,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市场竞争,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相似文献   

14.
陈建华 《职业》2014,(35):33-33
一方面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市场,另一方面是专业教材内容、命题滞后于发展的需要,于是就业前会计专业知识的弥补教育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会计专业就业前教育的内容、形式、联系实际进行了阐述,借以提示就业前教育与培养高质量应用人才必然联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2009,(2):12-12
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为此确定了七项措施。一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是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七是建立和完善网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我国现行就业制度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中专高职院校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是以  相似文献   

17.
3月24日,从江西省教育厅传来两条消息,其一是"今年江西省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加57971人",其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与招生编制、专业设置挂钩"。然而不得不说,后者并不能给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多少希望。工作岗位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毕竟不是小修小补就能解决的局部性矛盾。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校生对这一现状也有所认识.但不少学生仍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态,缺乏就业紧迫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没有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致毕业时的盲目就业.  相似文献   

19.
点击就业     
主持人: 长期以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是和包分配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工人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拿的是“铁饭碗”;农民安土重迁,在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播种着希望。每个社会成员该如何流动、如何就业有着大体固定的模式。“低收入、广就业、高保障”曾经是中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特征。但今天,正  相似文献   

20.
黄学萍 《职业时空》2008,4(9):11-1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的教师,是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重要成员,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