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题展示】10.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命题分析】这道题目的题眼是"只有",它含有"仅有"、"唯有"的意思,表示数量很少或有限。正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别无选择,别无出路,所以应该珍惜、爱护,这个地球。既要充分利用这个地球赐给我们的财富,又要与它和谐相处,不能伤害它,更不能破坏它。鉴于这样的理解.很多同学以为这道题目只能写人类("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只能写人类与动  相似文献   

2.
我与自然     
【文题展示】22.以"我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命题分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又历久弥新的话题。我与自然,即"人与自然",尤其指个人与自然。写作的范畴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表达的主题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思考和作为。  相似文献   

3.
【文题展示】8.如果我当家……【命题分析】这个题目十分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值得一写。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文题。"如果我当家"是一个假设复句中的上半句。题目中包含的直接信息有:陈述对象——人称代词"我",也就是应该使用第一人称来写:谓语动词——"当家",这应该是核心内容,可以包含"我"为什么当家、"我"怎样当家、"我"当家以后怎么样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习作题目】 我们每天都被爸爸妈妈的爱所包围着,请你联系生活,写爸爸妈妈爱你的一两件事。 【习作要求】 学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这一次的习作,就是要记叙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一两件事,来表现父母对自己的爱,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夜来风雨声     
【文题展示】15.夜来风雨声【命题分析】这是一个比较有诗意的题目。看到这样一个题目,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这是一句诗.完整的诗句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既然题目取自这句诗,其命意当然就与它有关。这雨应该是春雨.夜晚的春雨,淅淅沥沥,显得缠绵柔美,像弦乐伴奏,引发人的万千思绪,促使人倾诉衷肠。由此可见,这题目所说的"夜来风  相似文献   

6.
英美浪漫主义作家从自然的审美与精神意义、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命共同体三个方面书写了各自的生态意识.他们揭示了自然中美的真谛,阐释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提倡回归自然,复归人类的美好天性,为人们追寻精神家园开辟出一条通往真、善、美的自然之路.此外,他们也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呼吁人们敬畏生命,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强调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生命共同组成一个平等的生命共同体的宇宙血缘家庭.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价值在于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深层关系和相互影响,促使人们参悟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题展示】16.梦、马术、香港情【命题分析】这是一个定向性比较强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必须把三者都联系起来。"梦"本身是没有定向的。但一旦与"马术"、"香港"联系起来,就有了明确的定向。香港是香港人的,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因此这"香港情"也就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感情。香港标志性的事物有许多,  相似文献   

8.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利用,人与自然的矛盾凸显。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提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可能完全准确地认识自然,人类的存在是偶然的,任何物种都有生命极限。因此,我们应该顺从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自然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个时代:黑洞时代、物质世界时代、低等生命时代、高等生命时代、人类时代。"不适者退化、灭绝"是大自然对生命毫不留情的淘汰法则,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越来越缺失,长此以往,人类生命机体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会以人类绝灭、病毒全面获胜而结束。人类的生存空间无限扩张天将灭人,人类的野性丧失人将自灭,因此,人类生命的延续一方面需要极大地压缩自身的生存空间以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在自身的生活方式上需要野性与文明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10.
【文题展示】7.中国军团的喜和忧【命题分析】从审读题目的角度来看,面对一道竞赛作文题,我们一般应该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写作范围、主要内容、适合体裁(在没有规定体裁的情况下)、命题目的等,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要弄清命题目的——也就是作文竞赛的组织者命题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中国军团的喜和忧"这个题目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简要回顾人类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历史,以及"征服自然"的惨痛教训,分析和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了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简洁     
【文题展示】25.有位哲人说得好,数学和音乐是人类精神中两种最伟大的产品,是两个金碧辉煌的世界。数学仅用了十个简单的阿拉伯教字和若干符号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音乐是用简单的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音符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请你以"简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命题分析】"简洁"这一话题,为写作  相似文献   

13.
生态意识是一种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希望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意识,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与自然相处、通过付出沉重的代价、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命意识。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一个民族进步、文明的表现。语言生态意识也是如此。当今世界语言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语言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迁徙的鸟>讲述了鸟儿飞行的梦想,电影<微观世界>展现了虫子们幸福的生活,故事片<喜马拉雅>赞美了人类与自然的血脉相连.法国电影人雅克·贝汉奉献给我们的"天·地·人"三部曲构成三个不同的音阶的合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响着一曲自然和人类天籁般的谐和交响,同时也带给我们幽深的影像生态学思考.生态主义在对以往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修正中,"它最终是要创造全新的永恒整体和美--重新建立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这种关系亦从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自然与文明应该如何调整好相互的关系?这是二十世纪生态文学的核心话题。十九世纪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潜在地观照到了这一问题。它通过对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两代人爱恨情仇故事的讲述,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究竟应该怎样“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与自然、自我和谐相处的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  相似文献   

16.
编织和谐     
【文题展示】23.和谐要用美好的心灵来编织。请你用心观察你周围的人和事,叙述一个编织和谐的动人故事,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命题分析】"和谐",在古希腊语中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通常用于音乐表示将不同的音调调和在一起成为音阶。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在《尚书》中,"和"  相似文献   

17.
高梓梅 《南都学坛》2009,29(3):10-12
在汉代墓葬的画像中,多次出现"嫦娥奔月"图像,这虽为神话叙事瞬间的一个画面,却是汉代民众心理意识的反映,蕴涵着汉代民众对生命局限的反抗、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延续生命和期盼繁衍生息、多子多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文题展示】21.以"奥林匹克和真善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命题分析】好的文章蕴涵着时代的元素,体现着生命的律动。那么好的作文命题呢?"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已成共识。奥林匹克这一古典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和平与幸福的象征,是力与希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自然"即"生长"是人类对自然最早、最原始的解释.自然是生成之源、存在之基,自然自主而存在.但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的原本意义被异化,被遮蔽."自然"跌落为"自然物","自然"物化为我们人类可以随意褫夺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后果则是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通过对科学主义"自然"观的全面反思,我们重呼 "自然"的复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知识的异化带来的"人-自然"(自然生态)与"人-社会"(社会生态)关系的紧张和危机。我们需要建立以和谐、敬畏生命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维度的知识生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