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钟坚 《创新》2010,4(6):5-11
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办与发展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精彩缩影。经济特区发展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从沿海到内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试验田"、"窗口"和示范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继续向前推进,经济特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仍呈蔓延之势时,我们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认真地总结60年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妥善解决国内外的经济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黎明  祝国红 《唐都学刊》2005,21(4):147-151
魏德迈调查是美国政府为其进退两难的对华政策寻找出路的产物,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如何援蒋的问题,而且主要是为了解决要不要继续援蒋的问题.尽管这次调查的确也收集了极其丰富的资料,但由于他们在调查中始终戴着"有色眼镜",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得出真正合乎实际的结论.事实上,魏德迈的调查没有、也不可能为美国的对华政策找到出路,而只是使它在既要干涉中国内战,又想免于卷入中国内部事务的自相矛盾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4.
对“人文精神”讨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引起作家、艺术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关注和重新审视。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始终高扬人性和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短短的10年期间,新时期文学走过了西方文学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漫长路程,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如走马灯般地匆匆掠过中国文坛。...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学在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继承了鲁迅的传统,继续对国民性进行批判。而这种对国民性的再批判,由于自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以来认识的偏颇已经中断了近五十年。这是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性衔接,将使始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再一次充满勃勃生机,在中华民族的腾飞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报纸文学副刊高雅的艺术品位崔庚,张云凤一、报纸文学副刊高雅的艺术品位的理论观照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中国社会,也冲击着中国的文化领域。有人断言,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敲响了“高雅文学”的丧钟。如果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雅文学一定没有出路这一判断成立的话,...  相似文献   

8.
陈梦 《社科纵横》2012,(1):104-106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文作家特别是"新移民"作家回归祖国,创作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为繁荣中国当代文坛开拓了更为宽广的疆土。在这股"海归文学"的潮流中,尤以女性令人瞩目。海归女作家的脱颖而出是因为她们比男性海归在生活保障上更具有优势,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图书市场的需求也为她们的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让她们的婚恋家庭作品更具有魅力。  相似文献   

9.
陈露  张玉勤 《阅江学刊》2012,4(4):144-148
汉文化深深影响着邻近诸国,日本文学在汉语文学的学习中继承、发展。两国在文学之道上都有"风雅"观,风雅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发生了流变,日本沿用了"风雅"二字,但并没有完全接受,而是结合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雅观,与中国重在发挥社会政治功用的中国风雅观截然不同,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发展首都文化产业的前提、依据及面临的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生活需求相应提高改革开放20年,使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实现了温饱,经济发达地区,如东南沿海、许多大中城市已提前进入小康。近年,北京市同全国一样,继续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持续上升,扣除物价因素后,实现全年人均生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资本要素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或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最终归国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开放政策,特别是生产率提高及其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不断增大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的问题,文拿分析了作为过去增长源泉的两个因素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相似文献   

12.
非均衡发展与邓小平经济思想袁思桢在《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贯穿于邓小平"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一政策之中的是非均衡发展思想。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实践中,处处显示出非均衡发展的轨迹。如农村"大包千"、财政"大包干"、全民企业打破"大锅饭...  相似文献   

13.
卫志民 《求是学刊》2002,29(2):54-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 ,也曾两度遭遇到经济不景气的威胁 ,经济的繁荣与经济的相对萧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经济近 2 0年的快速增长 ?这些因素是否能够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本文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春水 《东西南北》2009,(8):14-15
全球经济"寒冬"的来临,映衬了东方黄土地的"温暖",世界的商业巨头们在自身出路的选择上,出奇地心有灵犀。那么,神秘古国到底用什么诱惑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牛丽娟 《社科纵横》2012,(5):131-133
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到后来一潮高过一潮的"男女平等"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和近年来"妻管严"等新名词的出现。大家似乎有一种心理认同,认为当代中国已经基本实现男女平等或认为有时还有阴盛阳衰的迹象。但暗流仍在,我们仍需要女性主义运动的继续发展。以此为基点,笔者想从女性主义在电视节目《半边天》中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来展示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电视传播中的特点与缺陷,提出女性主义在电视传播中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以来,中国创下了连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奇迹,为世界瞩目。但这一奇迹却是在改革开放中通过体制的变迁而创造的,也就是说,中国近二十年来的经济社会是依赖体制的变迁而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大在描绘中国21世纪宏伟蓝图时才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那么,体制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呢?对此,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进行一些理论探讨,然后在分析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体制问题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出海口舟山基地的研究舟山市课题组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迈向了迅猛发扇扇新时期。中央决定加快实施"以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起飞,尽快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学问。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步入了繁荣昌盛的新阶段,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也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五年中国: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杨建文,汤静波通货膨胀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一轮通货膨胀既不是"需求拉动型",也不是"成本推动型",它是特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治理的重...  相似文献   

20.
汪介之 《阅江学刊》2010,(6):108-113
俄罗斯学者米.巴赫金的治学领域宽广,对人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俄罗斯本民族的文学和文化遗产是巴赫金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孕育、生成和发展的主要资源,但他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一份题为"中国文学的特征及其历史"的提纲中。巴赫金看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确认从事一般文化与文学研究、探索人类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规律离不开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把握,这其实是他在观照东西方文化关系和思考世界文化发展问题时必然形成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