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子伟 《民族论坛》2003,(12):37-38
苗族“吃猪”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忌猪”,笔者的上文从戏剧发生学角度谫析了它所创造的中国古典仪式剧的模式;另一种是“吃棒棒猪”,又称“椎猪”。本文拟从巫术角度探讨其文化内涵。巫术是上古蒙昧时代,巫师在祭祀活动中创造的,以符咒意念为手段,以征服恶势力,保全自身与族团为目的的应用技术,它是巫文化的核心内容。应该肯定,巫术是初民生存环境中的智力行为。当人们面临大灾重患而不能自救之际,一些思维敏锐聪慧、智能超乎一般的人,就根据某些自然运行规律和主观联想,采用超常行为避凶趋吉。若获得成功,他们便将此经验总结起来,年积月累,…  相似文献   

2.
苗族“吃猪”(苗语叫“农吧”)属于包括椎牛、接龙在内的楚王室三大祭祀仪式之一。古代苗民认为家人患病或出现恶梦恶兆,是猪神派其下属捉弄自家,须供猪还愿。湘西现存两种还猪神愿仪式:一是将一头公猪系在坪中立起的木柱边,让人一棒一棒打死,称“吃棒棒猪”或“椎猪”;一是将一头生了三胎以上猪崽的老母猪捆住侧躺,用四根木桩钉在户主堂屋内,亦用木棒打死,叫“吃老母猪”,因其禁忌最多,故又称“吃忌猪”。后者具备了戏剧的基本要素,有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和一定模式的时空架构,为研究中国戏曲的起源提供了鲜活的佐证。本文从戏剧发生学的角…  相似文献   

3.
南朝任昉《述异记》中记述的"盘古国",应是岭南历史上越人建立的古国之一.往昔学者对任昉《述异记》中说的"盘古国",多是从"神话盘古国"的角度来研究,未有人从"历史盘古国"的角度来探讨.笔者经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以为,盘古国与苍梧国一样,是岭南越人建立的众多古国之一,是盘古国民众最早创造了盘古神话,其神话来源于他们生活经历的回忆."洪水遗民"是盘古神话的核心内容,是发生在最后冰川期洪水泛滥成灾的历史回放;神话中的"垂死化生"应是岭南越人"碎胎化生"、"吃人葬骨,灵魂再生"观念的反映.考古发现的"肢解葬",应是"吃人葬骨"之俗的具体表现.《述异记》中所指的盘古国不是苗瑶族所建,而是岭南的原住民族越人及其先民所建立.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等地的苗族人民中,有一种吃牯臟的陋俗.所谓吃牯脏,就是杀害大批耕牛祭鬼祀祖,乞求鬼神"保佑".这显然是一种封建迷信陋俗,是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用来剥削农民和束缚农民的一根绳索,它给劳动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所谓"吃一年牯臟,背十年账",就是生动的说明.因此,这个不利于生产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封建迷信陋俗,  相似文献   

5.
(一) 提起"都江堰",成都人民无不像听到母亲芳名般感到无限温暖、亲切和自豪.两千多年以来,是都江堰使他们生活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稳产高产的"天府之国"广阔的沃野上,都江堰恩泽着他们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两千多年来,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角度对都江堰进行赞美、评述,吸取养分;但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唯独没有人从"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赞美、评述都江堰.现在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化应该是弥补这一空白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人关于吃的理性定位。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居于人类"基本需求"之首。本文拟以新疆哈萨克草原上的游牧民为例,探讨一个族群吃的文化中深层潜在的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气质。如果说黔城古镇是"小家碧玉",湘西凤凰古城是"大家闺秀"的话,那么洪江古商城就是"富贵豪门"了。这座"湘西小南京",用奢华的时尚和气派的建筑来诠  相似文献   

8.
"据文证义",是从语境角度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重要的训诂方法.这里的"文"主要指篇章、文句和文例.利用其"文"推断词义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根据文献作品的内容推断词义;二是根据文句推断词义;三是根据文例推断词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武陵地区掀起了一股"刨汤文化节"热潮,从"边缘"走向了"中心",搬上了舞台。本文拟对武陵地区"杀年猪,吃刨汤"文化展开理论研究,剖析其精神内涵,进一步提升本土人对刨汤文化的理解,增强全社会保护、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中国画,又简称"国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当时人无论从自然环境、社会以及政治背景信仰等各方面的认识。以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一种形式,其中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有效手段和必经之路,又是一个学习书画的最基本的方法。本文就根据作者自己多年的绘画体验,从临摹的方法、目的、意义心得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1.
低代价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发展机制.它要求人们从代价的角度认识发展,从调控代价的角度实现发展.实施低代价发展,要实现"三种确立":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一种低代价发展观,在发展评价上确立一种低代价的评价尺度,在发展模式上确立一种低代价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袖舞是以衣袖元素为道具的舞蹈。纵观中国古典舞袖舞发展历史漫长而绚烂,从夏商周时代"以手袖为威仪",战国、汉代时期"翘袖折腰",隋唐盛世"广袖大衣",明清时期"戏曲袖衣",新中国成立后传统袖舞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发展,袖舞在每个时期的发展都会受那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动作与衣袖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本文以"袖舞渊源""袖舞传情"讲述传统袖舞的发展历史与动作特点,从"创新立足于现代,发展扎根于历史"论述传统袖舞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创新,旨在对袖舞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取得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深思。  相似文献   

13.
时下流行一句话: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北京人什么都敢说,东北人什么都敢干.姑不论这句话是否贴切,单只这一"敢"字,便令人佩服.无有"敢",神农氏怎能遍尝百草?无有"敢",愚公怎能下定决心搬走太行王屋二山?自然,无有"敢",广东人、北京人、东北人便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郑州处于黄河文明的中心地带,与黄河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挖掘郑州黄河文化视觉符号时,可以先从历史角度、人文角度、生态角度进行探析,而后在尊重郑州历史文化传统、体现郑州城市精神以及彰显"创新性"与"人文化"等途径的引导下进行挖掘,从而为塑造更好的城市形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月也"是侗族地区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其主要内容可简单分为宴请与娱乐两部分,涉及"吃"与"被吃","表演"与"观看",通过这样的关系转换,侗族人群交往背后相互宴请与娱乐的交换机制得以展现出来。双方之间的交往活动以猪头礼物的"欠"与"还"标记出来,形成一套互惠性计算的逻辑,这个过程中的礼物交换及其展演的文化象征代表着村寨之间交往关系的确立和维系。"欠"与"还"的运作,植根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套共享的规则体系。虽然"月也"本身限定在侗族的村寨之间,但是其背后的民俗规则超越了民族界限,适用于地区内的多个族群,从而整合出某种超越族群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6.
彝族火把节在民间被称为"眼睛的节日",其归根结底是"'人'的节日""'人'的颂歌的节日".火把节之于彝族,是"火"的颂歌,更是"人"的颂歌,对火把节所突出的"人"这个主体以及"人"的智慧、 力量、 精神、 生活,应给予充分关注.无论从口头表述还是从行为实践看,彝族火把节在扬善拒恶的叙事主旋律中所张扬的不是"神本文化",而是"人本文化",是彝族社会中传统深厚的以"人"为本文化的积极肯定与美妙歌唱.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彻理解这点,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此少数民族节日的人文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转喻性“吃+X+饭”结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立 《民族论坛》2008,(8):62-63
现代汉语"吃"是一个常用的高频动词,本文主要考察的是与"吃"相关的一类动宾短语——"吃+X+饭"结构。从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开始,论述作为"吃"后面宾语的"X饭"的性质,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的认知机制将"X饭"界定为来源宾语,而非受事宾语,并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句法结构的象似性来解释这一结构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民族问题研究中,著名的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近年来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汇,整个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此论一出,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民族学者与其它学科的学者均纷纷争谈"多元一体"格局的热闹场面。笔者从费老的论断联想到大家都熟悉的"两个离不开间的提法,打算从另一个角度谈点不甚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讨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这是关于我国民族关系的"两个离不开"的提法。众所周知,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了过渡…  相似文献   

19.
正"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同属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但从内容的逻辑上讲,前者又是后者的起因: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而导致"天破",才有了女娲"补天"。据学者张霞研究,有关"女娲补天"的异文有百余篇,涉及了15个民族,说明这一神话在少数民族中亦有广泛的影响。另外,女娲神话还涉及到另外一位伟大的神话人物伏羲,并且有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的传说。限于篇幅,本文只重点解读"共工怒触不周山"以及"女娲补天",有关伏羲的内容留到  相似文献   

20.
土地神崇拜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通过举行土地神祭拜仪式来祈求农业丰收和地方平安.2004年农历二月初一,笔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南宁市平西村的平话人"土地诞"仪式进行了田野调查,对"土地诞"的过程予以整理、研究,并以"整体观"和"文化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观照,进行人类学的解读.试从祈福仪式的角度,分析"土地诞"的特点;从文化功能角度,分析"土地诞"的功能;从文化融合角度阐述当地多元文化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