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委会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为农民开创幸福生活提供制度平台。文章在分析村委会选举形成的动力及现阶段村委会选举所面临的阻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村委会选举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村委会选举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委会选举中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正成为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重视对村委会选举中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适应税费改革后农村社会矛盾变化,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和重塑政府形象,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当前,学界对村委会选举中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尚未给与足够重视,缺乏较为专门系统的研究。研究村委会选举中的群体性事件,要从一些旧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要与保障和落实农民的政治权利联系起来,与农村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新情况联系起来,将其置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之中,合理定位相关法律应对机制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池州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调查,我们发现,历经六届村委会选举,农村民主选举从形式到实质内容、从观念到具体运作,获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民主选举已成为乡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生长点"和田野希望.必须及时总结换届选举经验,加强和完善选举的制度安排,科学规范和指引选举操作,把村委会换届选举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切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和谐乡村.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选举是我国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村民对农村资源的关注、农村社会动员的扩大、内部差距的拉大和宗族以及黑社会势力的干扰。这些变化导致了村委会选举暴力事件的急剧增加,使之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威胁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经济和建立村民权利司法救济系统等,保障农村地区稳定,促进农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村委会选举是农村法治的表现,农民工的选举权实现则是村委会合法选举的关键。作者通过对农民工缺失村委会选举的了解,阐述了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缺失村委会选举的措施,以期对农村选举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福建省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1)加大普法力度,提高村民民主与法制意识;(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因谋取眼前利益而参选的行为;(3)健全和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保障村委会选举有法可依;(4)加大对选举的监督力度,使选举更加透明化;(5)实行公开演讲制度,避免村民投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2001年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发展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1年 ,我国村民自治在抓好村委会选举的同时 ,在促进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推进村民自治的整体协调发展方面做了种种努力 ,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于 2 0 0 2年的政策选择 ,一要继续抓好村委会选举 ,提高选举的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二要做好新一轮农村民主建设的准备工作 ;还要改进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大力发展基层党内民主 ,用党内民主的积极成果来推动和带动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8.
村域范围内的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兴的经济组织开始向政治领域延伸,并在村委会选举中与传统的社会组织宗族形成了对比。依据8省48个乡镇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合作社社员与宗族成员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行动力差异,并进一步运用多元层次回归模型从个人组织特征、民主构建、利益相关性认知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合作社成员村委会选举行动力的内部因素。结果显示,农民合作社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行动力比宗族更高,合作社成员的入社年数、接受合作社服务、参与合作社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以及利益相关性认知均对社员的选举行动力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并利用社员组织身份的分组样本证实了结论的稳健性。因此,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有利于重构村庄民主新秩序,从深层挖掘推动基层民主发展进程的主干力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厦门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实地调查与访问,运用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可以发现,利益因素 在现代农民行为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在村委会选举中,人们遵循互惠原则,通过评估选举结果可 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大小而作出理性选择,从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政治参与要求与兴趣,我们虽 然可据此将村民分为消极参与阶层与积极参与阶层,但后者也尚未把民主内化为自己的需求,而 依然以维护经济权益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换届选举足事关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但在当前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个别地方的村委会选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到位,选举方法不民主,选举程序不合法,派性干扰严重等方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组织、领导好选举工作。要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加强领导,发扬民主,严格依法选举;加强分类指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协调配合,严肃纪律;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多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1988年试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以"四个民主"为内容的基层直接民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贿选现象严重危害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实践出发对"贿选"做出了初步的界定,并分析贿选现象的出现有经济利益的诱使、民主意识的淡薄、规范程序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四个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治理贿选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认为须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教育,并增强农民民主意识;规范选举程序;加强"四个民主"整体建设等方面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2.
诲村第7届村委会海选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乡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选举程序不规范,投票过程比较混乱等.为了规范村委会选举过程,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让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正式选举之前做好一系列的公开性工作,妥善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确保村委会成员选举过程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3.
以西北地区18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解释村委会选举的变迁:政府征收农业税、收费加重了农户的负担,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对农民传统的生育观念发出了挑战,地方政府为了使这些与农民利益相悖的政策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在村庄里树立强有力的代理人,村庄的权威政治形成,村委会选举形同虚设;在取消农业税、改变人口政策、农民权利和法律意识觉醒等村庄选举的内外环境变化后,县乡政府没有动力再在村庄中树立代理人,对村委会选举的立场和态度产生变化;农民合作社作为蕴育在环境变化中的行动者有充分的动机和能力参与到村委会选举中,成为推动村庄民主政治的新兴力量,权威政治在较为规范的选举中没落。  相似文献   

14.
界定了"村级民主选举科学发展"的含义,并以2008年12月山西省榆次区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例,对当前村级民主选举中存在的诸如村民民主意识淡薄、乡镇政府行为失范、宗族家族影响深远、拉票贿选现象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强化文化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来破解这些难题,以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提高村委会选举的实效,促进村级民主选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当前受城市化影响较大的城中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一项较为迫切的现实课题。该研究对于今后更好地指导城中村的村委会换届、推进基层民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台州市路桥区四个样本城中村201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证研究,从政治参与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因素、组织因素、选民素质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对城中村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影响,并就城中村村委会选举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已近二十年。作为村民自治重要内容的村委会选举开展现状如何?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和观察,对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作简单梳理,试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选民角度、基层政权体制角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正确认识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村委会的选举是现代化在农村推进的政治产物,其完善和发展必须纳入到现代化的视域来进行考察。社会转型引发的格局调整使得制度体系处在一种变动、整合的状态,再加上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村委会选举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以现代化的视域审视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是实现农村治理民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要坚持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动力、以培养现代化的新型农民为基础、以深化选举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以健全选举法治体系为保障、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领导力量,实现村委会选举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村委会选举开始步入健康的轨道,但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着重民主选举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倾向.要完善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必须健全村委会工作制度,让村干部在村务工作全程中接受监督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必须健全法制,加大查处和惩罚力度,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中“贿选”的法律规制和综合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学者对“贿选”所作的界定存在着缺陷和局限性,本文从违法行为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了“贿选”行为的三个构成要件,并将“贿选”与选举中常见的“拉票”行为、“承诺”行为作了区分。“贿选”的法律规制应当包括选举程序规制、实体法律规制和建立司法救济三个方面,从而构建遏制“贿选”的法律框架;综合治理包括五项措施,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村集体资产和财务账户的监管,强化村民的民主启蒙和教育,适当弱化村委会的经济管理职能、强化村委会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四个民主”的整体建设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摘要]我国村干部直接由村民选举,在我国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我国政治民主发展和现代化的一大标志,但是,在取得可喜的成就之时,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村霸势力通过贿选、使用暴力、恐吓、威胁等手段影响、干扰、控制村民的选举意愿和行为,影响我国农村的选举秩序和民主化推进,进而影响我国农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就村民自治选举和村委会运行过程中村霸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展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