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老板”兴起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老板”兴起原因探析王金虎19世纪后期,一种被称为“老板”或“头头”的职业政客成为控制美国城市政治生活的关键人物。这种人作为政治核心人物通过其控制的政治组织操纵选举,控制城市政府。他们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影响与权势大搞权钱交易、贪污受...  相似文献   

2.
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形成于19世纪后期,它建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竞争有序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文官制度改革适应了美国步入工业化城市社会的客观要求,尽管因触及政党和分赃政客的既得权益而阻力重重,但深受美国精神浸透的知识分子出于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毅然倡导官制改革。他们利用国会讲坛和报刊舆论,抨击分赃制,宣传功绩制,成立文官改革协会和改革联盟,领导文官改革运动,促使国会通过1883年文官改革法,奠定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并对美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化浪潮中,美国城市政府体制由单一的弱市长制逐渐演进为强市长制、委员会制和经理制。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变动。三种新型体制的出现揭开了20世纪初美国国家机器一系列重大调整的序幕,促进了城市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探寻到一条现代化条件下推进民主政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论实用主义精神饶娣清实用主义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影响遍及全世界。在美国,实用主义不仅被运用到哲学、心理学、科学等领域,而且还被引入到社会生活、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甚至被尊崇为美国“半官方哲学”。可见,实用主义在美国影响之深远。实用主义,它...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大都市革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同时,美国城市的生态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由结构简单的步行城市逐步演化为结构复杂的大都市区。这种演化使城市的人口分布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对美国的阶级结构和种族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中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考察,重点论述了西奥多·罗斯福、塔夫脱和威尔逊三届政府关于东北亚,特别是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外交决策和外交行为,勾勒出其从有限实力和有限利益导致有限卷入到努力扩大在华投资,积极推进美国资本利益的历史演变过程。力求揭示出这个时期美国外交的帝国主义本质及其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对社会学中国化的启示郭彩琴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后传入美国,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到本世纪30年代,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社会学,进而影响欧洲及整个世界社会学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美国社会学本土化过...  相似文献   

8.
中美百年来教学方法改革的若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百年来教学方法改革的若干比较赵昌木中国和美国都是19世纪后期在引进欧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美国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与改革,教学方法从陈旧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多样化,从效仿欧洲而一跃成为世界的样板。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的城市化,并将城市化列为新世纪对  相似文献   

10.
简评马克·吐温的《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曾以约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大师马克·吐温以犀利辛辣的讽刺笔调刻划了19世纪后半叶畸形的美国社会众生相。他的作品在全世界享有盛誉。马克·吐温的创作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  相似文献   

11.
论19世纪后期美国对华移民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华人作为美国外来移民中第一个亚洲移民群体,经历了先受欢迎后遭排斥的历史。这种变化是当时美国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华人为美国西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华人旅美,寄人篱下,备受歧视和排斥。这种排斥既滥觞于不平等基础上的职业竞争和中美不同社会形态下两种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碰撞,也源于美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中美不平等的外交关系。排华政策的实施不仅标志着美国限制外来移民的开始,使旅美华人的生活更加困难,而且美国西部的开发、对华贸易及中美关系等也受到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尹勤人口城市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美国工农业及运输等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加速了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从而加速了美国城市化进程,而美国城市化的最终实现又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排外主义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排外主义萌生于殖民地时代,勃兴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美国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和文化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近代应否反侵略的思考金丽华从19世纪40年代起至20世纪初,中国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如何估计这些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我们民族昨天抗争的意义,如何从灾难中汲取教训,如何在今天的新形...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美国出现的三种课程现代化思潮是对19世纪人文主义课程观的挑战。社会功效主义课程流派倡导以社会功效为宗旨;发展主义课程流派主张尽量利用儿童的兴趣,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已有的认知识结构相结合;社会向善主义课程流派致力于重建以主要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使未来的公民有机会把握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改造主义教育研究徐辉一、进步教育运动与社会改造主义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产生于19世纪末的社会改良运动,但进步教育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忽视了这个传统。它把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儿童个体、编制活动课程、实验和宣传新的教育理论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适应个别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图书馆初创时期的公共关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馆初创时期的公共关系思想甘英近年来,图书馆公共关系问题在我国图书馆界受到了关注。一般认为,图书馆公共关系作为图书馆争取公众理解、支持,树立图书馆良好社会形象的信息传播活动和管理职能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美国,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图书馆公共关系一直...  相似文献   

19.
华人在美国年代之久,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非世界其他各国可比。长期以来,美国华人史研究也浪潮迭涌,炙手可热。本文简要评介从19世纪晚期至今100多年的美国华人史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巴西从自主工业化向负债工业化的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后期开始,巴西借助“咖啡繁荣”迈开了工业化的步伐。在巴西工业化的第一阶段(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30年代)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国内的积累,其工业化的推动力来自国内经济的发展。但从50年代后期库比契克政府开始,巴西在其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转而采取以借贷外债作为投资资金的战略,走上了“负债工业化”的道路。外国资本和技术成为巴西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由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借贷规模失控,使巴西在出现“经济奇迹”后不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滑坡和债务危机,成了发展中国家内通膨率最高、外债负担最重的国家。巴西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