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政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推进公众参与是其重要职责。然而,政府在推进公众参与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强化公民意识、健全参与机制和公开社会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扩大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公众参与的功效,需从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选择恰当的公众参与方式和深度、加强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促进公众与政府间的良好互动及设计完备有效力的监督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以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激发社会主体活力,充分调动经济主体参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85-188
在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下,公众不仅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础,将公众参与引入社会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通过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公众知情权利、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健全激励约束体系等方法,不断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健全的机制是推进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决策的重要保障。针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决策的机制建设虽逐步加强但仍存在较多不足的现状,应健全行政决策公开、公众利益表达、政府回应、激励约束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决策热情,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彰显社会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5.
当前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任务,要求实现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其中,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政府的社会管理之中,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和解决诸多社会问题不可忽视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晓华 《中文信息》2013,(7):129-129
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正式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而明确了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鼓励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作用,建议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实施办法;不断创新参与的方式、方法;多渠道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注重提高组织成员的参与能力;广泛开展与政府、企业及其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8.
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具有保证政府行为公共性、增强政府行为回应性和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价值作用。但因还存在着"官本位"思想观念、评估主体的局限性、缺乏有效制度设计以及参与的积极性等现实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转变绩效管理理念、创新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等,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进而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形成政府有效治理和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的多维格局,需要优化社会治理各构成要素的配置和运行机制。党的领导与公众参与的力量有机互动,政府规制同社会自治的合作互强,增能政府与赋权社会的机制互补,道德调节和法治保障的功能互联,是新时期优化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结构、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复合社会治理中的多维联动能够产生综合效应,增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活力,提升社会治理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冲破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全新塑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激发公共意识、扩大社会参与,加强政府与公众沟通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成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的多元主体之一。因此,政府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的创新、拓宽社会组织筹资渠道,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王彬 《南方论刊》2020,(3):43-45
重庆大巴车坠江事件引发了大家对于公共环境政府危机管理的思考,许多学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失灵"现象屡屡出现原因就是缺少公众参与。因为公共参与危机管理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应变能力,解决"失灵"现象以及确保政府价值取向。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仍存在"两薄弱一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实现危机教育机制常态化和建立多边危机应急机制来应对公共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2.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必须解决价值、目标、主体、制度与机制等难点问题.社会管理首先要形成社会平等、共同富裕、共享增长、社会创新等价值共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促进城市社会、消费社会、信息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培育社会管理主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自治功能;倡导履行公共责任,发展与完善社区支援网络,促进公众参与慈善与互助活动,扩大与畅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加强社会风险预警与控制,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防止社会政策“碎片化”,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78-82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过度消耗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发展需要政府的主导和规划及企业生产的推动,更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公众参与中,存在着公众低碳意识不强、参与渠道有限、参与主体不足以及参与激励机制和互动机制缺乏等问题。针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要从加强低碳宣传、倡导低碳生活、建立参与激励机制、创新参与方式、强化参与互动机制以及引导环保组织发展等方面加以完善。通过将低碳经济理念渗透到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公众低碳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社会管理创新为深化社会组织对环境治理的参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体制环境.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将社会组织环保参与成功地推向纵深,就必须顺应这种体制环境的主要特点,坚持党的领导和扩大公众参与的统一,坚持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主导地位保持不变.适合中国国情的深化社会组织环保参与的基本思路包括:在环境治理方面建立“参与-回应”型行政体制,选择政府最关切的环境问题作为合作突破口,构建社会组织与其他主体相互制衡的体系.此外,应采取若干重点举措,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环保相关行政决策的程序设计,促进“政府-环保组织-社区组织”合作和“政府-行业协会”合作,并建立环保组织孵化器.  相似文献   

15.
治道和治理是观察公众参与县乡政府社会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形而上之治道维度包括政权合法性、民本—人本论两个方面的内容,形而下之治理维度则包括基层社区自治、民间组织建设以及公众参与政策过程和政府决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治道与治理的两个维度均构筑于丰富的传统治道思想和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之上。此两个维度互相诠释,相互印证,在体用不二中为探讨公众参与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对政府效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弥补了政府的有限性。但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公众参与的无序性、不确定性和无组织性等。通过对公众角色科学合理定位,分析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所扮演的参与者、监督者和信息传播者等角色,寻求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对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强调"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鉴于此,必须建立健全表达自由的利益诉求机制、迈向现代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公正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和协同导向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等,并逐步将社会管理纳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轨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政府的管理也提出了挑战。当前政府管理创新需要依靠电子政务,同时,电子政务也成为了政府管理创新的有力武器。但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技术工具,要想实现政府的管理创新,还需要政府改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政府与社会、企业、公众的互动方式,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与办事能力。如何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创新,需要政府及公务员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情境下社会管理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社会转型的加深,中国也步入了风险时代。介绍了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中国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将社会管理纳入到风险社会的情境中,探讨了中国在当前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等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上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包括政府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效度上面临的挑战,社会组织在与政府的关系、社会认同和资金方面的困境,公众意识、公众参与渠道和主体地位定位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面临这些挑战所应采取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萍 《齐鲁学刊》2012,(5):100-106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目标是建设法治社会。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应以保障人权、公平正义、民主参与和权力制约的法治理念为导引,进一步完善民生民权保障的法制;加强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制模式;强化公众民主参与机制;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健全多元化的公民权利救济机制,拓展法院的司法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