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科尔沁部与满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科尔沁人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儿的后裔。哈布图哈撒儿的牧地,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和海拉尔河一带。哈布图哈撒儿十四世传至奎蒙克塔斯哈喇。明朝洪熙年间,奎蒙克塔斯哈喇为厄鲁特蒙古所破,游牧于嫩江流域,后为区别其子昆都伦岱青的阿鲁科尔沁而称嫩科尔沁。其弟巴衮诺颜游牧于呼伦贝尔。 科尔沁部在蒙古诸部中,最先与满洲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双方建立联盟的阶段和科尔沁部臣服满洲的阶段。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科尔沁部的历史,史书上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载。在清代史家的著作中,虽有些片断记载,但其范围只限于清代之历史,关于其形成和演变过程则很少论述。由于史料缺乏,过去国内外学者对科尔沁部的历史研究甚少。 近几年米,随着蒙古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对蒙古各部的研究亦有进展,发表了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代两个明安家族及清史传记《明安传》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同名为明安的两个蒙古贵族及各自所属的科尔沁部、兀鲁特部与后金(清)的关系,以及其在清朝中的显赫地位、重要人物事迹。然后对清史史籍《明安传》中两个明安及两部分蒙古一些重要史事的错乱记述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4.
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文化是指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区域文化。“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这主要取决于科尔沁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科尔沁文化内涵丰富,里面蕴含着“崇尚英雄”、“辅佐社稷”、“追求发展”、“热爱故乡”、“保护生态”、“坚忍不拔”等人文思想。特别是科尔沁文化所折射出的“坚毅、包容、创新、进取“的人文精神,为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优良传统应当很好地继承,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为科尔沁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嫩江流域蒙古族述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居住于嫩江流域的蒙古族有七万多人,其中主要有科尔沁、巴尔虎、厄鲁特等部。分布于杜尔伯特、肇源、泰来、富裕、龙江、齐齐哈尔、大庆等市县。据考,蒙古人最早来嫩江流域游牧的是古杜尔伯特部和郭尔罗斯部。“大约十世纪时,迭尔列勤蒙古中的弘吉刺部,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她的一个分支豁罗剌恩部游牧于弘吉剌部的东侧,这个豁罗剌思部,即今郭尔罗斯部,逐步顺洮儿河迁徙到嫩江、松花江汇合处两岸驻牧,成为黑龙江地区早期  相似文献   

6.
清崇德、顺治年间科尔沁蒙古编旗时,其所属锡伯族也被编入科尔沁蒙古旗。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将科尔沁蒙古旗内的锡伯族全部抽出,编入满洲八旗,分驻齐齐哈尔、伯都讷(今吉林省扶余县)和乌拉(又称乌拉吉林或吉林乌拉,即今吉林市)三城,归黑龙江将军和宁古塔将军管辖。锡伯族由科尔沁蒙古旗编入满洲八旗是锡伯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以后锡伯族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搞清楚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有助于对锡伯族历史的研究,而且对清史和有关地方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满文档案史料,对这一历史事件试作论述,以共同好。  相似文献   

7.
清代嫩江流域的蒙古族王延华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在统一北方各族时,极注重争取蒙古族。万历二十年(1593年)科尔沁蒙古等九部联军败于努尔哈赤之后,努尔哈赤推行“远交近攻”之策,优待、释放科尔沁战俘,使归本部,并进行政治联姻。从万历四十年(1612...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蒙古族于明嘉靖年间随北元达赉逊汗东迁,移营南徙至嫩江流域驻牧,清初扩展至洮儿河,东、西辽河流域,称之为嫩科尔沁十旗。历经明、清、民国、伪满洲国等几个朝代,其政治制度、经济关系以至风俗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然而最能表现民族特点的古老的原始婚俗,却以约定浴成的传承性,保存下来。本文拟就科尔沁蒙古戏新郎婚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境内的蒙古族按照历史的渊源关系可分为科尔沁部的杜尔伯特、后郭尔罗斯、扎费特;准噶尔部的厄鲁特;巴尔虎部的巴尔虎人和后迁到黑龙江的其他各部的蒙古人。其中,前三部人从事半农半牧的经济;厄鲁特人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巴尔虎从事以农为主的经济;后迁来的其他各部的蒙古人与当地的人们一样,从事着业已为生的职业。下面,我们重点谈一谈巴尔虎蒙古人的经济生活。巴尔虎蒙古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部落,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636年成书的《隋书》和公元732年立于鄂尔浑河畔的突厥汗国毗咖可汗弟阈特勤的墓碑。公元4世纪后,巴尔虎…  相似文献   

10.
西北民族民俗剪影──当今青海和硕特蒙古人服饰世居青海的蒙古人1991年有72800人,有两个自治地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另有4个自治乡。史称西蒙古--卫拉特部蒙古人中的和硕特人在青藏高原至少已有300多年的活动历史。青藏高原的自...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环境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蒙古族文化,流传在广袤的科尔沁大草原上的民歌随着科尔沁蒙古族地区经济文化在不断发展。民歌既是人类记述自身历史和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又是人类情感的积淀和心理的展示,科尔沁地方民歌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的形式上,更加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胡仁鸟力格尔是蒙古民族曲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被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听众从艺人的说唱活动中,不仅可以欣赏其中曲折的故事内容,而且可以感受到丰富的语言魅力、动人的乐曲和歌声.胡仁乌力格尔一问世,便成为蒙古族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现今它是科尔沁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科尔沁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是吸收了各种类型的蒙古族民歌的长处而形成的新民歌形式.本文对二者做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的傩型戏剧《米拉查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的蒙古人自古以来信奉蒙古勃额(萨满教)。16世纪喇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地区。1639年2月,皇太极第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即重信固伦公主)下嫁科左中旗第一代多罗郡王(也称和硕温都尔亲王)奇塔特,随身带来了替身的活佛喇嘛乎毕勒干。之后于1646年建立了科尔沁第一座喇嘛寺庙爱佑喜庙。①从此喇嘛教在科尔沁广泛传播。科尔沁的腹地哲里木盟先后建有二百多座喇嘛寺庙。在这些寺庙中流传着约七种“查玛”(俗称跳鬼)。即《伊和查玛(大型查玛)》、《米拉查玛》、《色日布却金查玛》、《伊顺查玛(“三九”查玛)》、《如布珠乌兰查玛(十人显赫灵图查玛)》、《朝德白拉姆查玛(天女查玛)》、《丁哈日查玛》。其中《米拉查玛》最具戏剧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记述科尔沁蒙古地区库伦旗之传统萨满信仰的祭天仪式之过程。略论蒙古人对天之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僧格     
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抗俄英雄——僧格,是十七世纪中叶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第五子,汉文史籍又称僧厄. 准噶尔部与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共同构成我国厄鲁特蒙古,俗称西蒙古.准噶尔部原游牧于我国天山北麓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活动中心.准噶尔在巴图尔珲台吉时期已渐强盛,成为雄据我国西北一隅的势力.一六五三年(清顺治十年)巴图尔珲台吉殁,僧格  相似文献   

16.
安代舞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的父辈那一代开始,在科尔沁,无论是什么民族,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可以说找不出一个不知道安代舞的人,机关、学校甚至找不出一个没有跳过安代舞的人。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舞”在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就已经远远超出蒙古民族了——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传内蒙古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在蒙古语中“安达”是“朋友”,或双方结为“盟友”之意。《蒙古秘史》在描写铁木真与札木哈二人以互赠拐骨、互换腰带的形式结成“安达”的记载时说:他们在结为“安达”之后,其部下随即“绕蓬…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地区音乐种类齐全,时代脉络清晰,构成了科尔沁音乐的多元性。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多元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支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专业艺术院校,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地方音乐文化多元性发展,探究适合本土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从而来更好的传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8.
十五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四卫拉特的内外形势进一步发生了变化。1454年巴图特部阿刺知院的政变,虽然使西蒙古卫拉特遭受严重损失,东蒙古各部从早期四卫拉特联盟中分离出来,随之喀喇沁部孛来、野乜克力部癿加思兰等人陆续摆脱绰罗斯部封建主的控制迁徙到东蒙古,但也先汗次子斡失帖木儿太师仍号称奄檀汗,没有放弃统治整个蒙古地区的意图。十五世纪六十年代斡失帖木儿主力从中亚返回蒙古本土后,曾威胁当时东蒙古的霸主兀赤斤后裔翁牛特部毛里孩王的统治。1478年斡失帖木儿死后,卫拉特势力进一步削弱。但它仍统治着天山北路、漠北西部和贝加尔湖周围广大地区。这一点,早期四卫拉特时期的小四卫拉特联盟的构成已经说明了。那么,早期四卫拉特联盟的最后瓦解,是由东蒙古的达延汗、东察合台汗国的阿拉齐汗的兴起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著名蒙古族画家官布先生向他的家乡通辽市捐赠了60幅油画、国画作品。通辽市政府为此设立了“官布艺术馆”。长期陈列官布先生的捐赠作品。官布艺术馆开馆仪式暨官布先生书画捐赠仪式7月30日在内蒙古科尔沁博物馆举行。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民族音乐是研究和发展蒙古族民族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保留传承比较古老文化遗产的重要特色区之一.科尔沁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和种类比较多,尤其调式调性的功能上转调和移调从容自如,很有发展性元素的旋律去让作曲家来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在大型音乐创作中适合引用和改变.建国以来在独唱、独奏、合唱、歌剧,电影、交响、现代等等很多种音乐作品里使用过.本文通过选用近代中国音乐创作作品中的最经典作品来分析和介绍、论述科尔沁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的融入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