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文华 《天府新论》2005,(Z1):260-262
从抗战胜利到国民党统治彻底崩溃的四年多时间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内战的最终爆发,伪国大的召开,民盟的被解散,人民的反内战,直到国民党在军事上的一败涂地,社会的舆论始终关注着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舆论的分析、褒贬、扬抑在客观上对大众有着导向的作用,对国民党的看法由"国民党的反动派"到"国民党反动派",揭示了国民党政权崩溃的过程和政治原因,也是在这种逐渐明朗的舆论下,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最终陷入孤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作为金融市场新兴渠道信息,网络舆论关注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备受关注。本文以2014—2016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整理东方财富网股吧论坛与企业专利申请等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网络舆论关注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舆论关注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从而验证了网络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公司治理效应”。本文的主要结论经过更换代理变量与回归模型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经理人职业忧虑程度、舆论影响力会抑制网络舆论关注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而公司信息环境的改善会促进网络舆论关注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此外,网络舆论关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充分论证了网络舆论关注的公司治理效应,丰富了网络舆论关注的经济效果、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对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在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下旬,在中国有两件事引起了舆论与民众的广泛关注:其一,是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儿童手足口病从发病到蔓延过程中该市政府在有关信息披露方面的行为,引起舆论的普通关注和公众的热烈讨论。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我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的前夜。此事件恰恰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如何实施的一场拷问。其二,有媒体根据读者"报料",披露了深圳市教育行政部门于2004年开始执行的一项政策,该政策规定,对该市金融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微媒体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可以使新闻事件转变成为舆论焦点,并极易引起公众对这些事件的高度关注,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在坚持信息公开、维稳为先、新闻执政理念的同时,切实提升公务人员掌握网络操作技能,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才能有效地引领舆情走向,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5.
海岩的<舞者>搬上了电视屏幕,与其它的海岩剧一样——曾经默默无名的男女主角瞬间就受到了观众、媒体的关注.而男主角的扮演者吕皓皓因为是海岩的儿子,更困为整容事件,顿时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6.
1935年春,美国经济考察团访华,引起国人的关注。此时正值中国经济受到美国白银政策严重影响之际,国内舆论集中于呼吁美国改变白银政策,同时强调日本侵华危及美国在华利益,并希望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和商业合作,体现了联美抵日的意图。但受制于美国自身利益等因素,舆论所期望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发表了六年来第三度对台致策讲话,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重视和关注。各界就胡总书记的讲话纷纷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上各专制王朝大都实行文化专制制度,加上缺乏必要的和先进的舆论传播媒介,故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通过报刊媒介所代表的社会舆论关注、干预社会民众生活,更罔论影响国家公权行为的舆论监督体制.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和西方新闻思想的传入,国人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认识.<申报>关于"杨乃武案"的报道不仅显示了近代报刊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干预,更彰显了近代报刊舆论对国家公权的监督与影响力,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来自传统社会大一统公权体系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调整,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变革的背景下,对企业容易引发的关注焦点和舆论热点进行归纳分析,并着眼于企业如何加强舆论管理,化解舆论危机,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蕾 《南方论刊》2007,(10):65-66
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媒体把社会新闻作为制胜的法宝。然而,社会新闻的低俗化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虽然满足了部分人的欲知心理,但也污染了社会风气,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为受众营造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实名制"与虚拟社区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互联网在舆论动员及组织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管理者制定实名制试图管理和引导网上舆论,但虚拟社区并不"虚无",而是"现实"的,虚拟社区是现实社区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与发展,"匿名"并非就一定不无可取,"实名"也不一定就是灵丹妙药,要摈弃传统的统治思维,引入"治理"新概念,以适合互联网本身的特性,追求网民的协商与认同,以真正达到善治.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舆论在政策议程的创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舆论虚拟的存在,歪曲的"民意"会因此进入政府议程.本文运用传播学和政策科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台湾舆论高度关注温家宝报告评价积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受到台湾舆论广泛关注,6日出版的台湾各主要报纸均用很大篇幅予以报道,并对报告中的亮点和涉台内容予以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法浅论——"夹江打假案"回眸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得作出任何与之相左和背离的报道,更不能与新闻代法去进行“新闻审判”。1995年发生的“夹江打假案”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是新闻侵权、越权,以舆论干扰司法审判的一个典型事例,值得理性反思、研究和探讨,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以“人口过剩”为借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华实施殖民移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推行武装移民,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企图征服整个中国,导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日本又挑起太平洋战争.在实施移民侵略和军事征服过程中,日本十分重视舆论宣传,不断抛出“人口过剩说”、“民族生存权说”、“特殊权益说”等,为其侵略行为辩护,对内欺骗民众进行舆论动员,对外混淆国际视听.日本的舆论宣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美、德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自由知识分子,针对日本的“人口过剩说”予以了揭露和驳斥.  相似文献   

16.
王可 《学术研究》2004,(7):95-97
“舆论引导”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应该淡化把关意识 ,贵在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政治学、舆论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依据各自不同的学科特点,对舆论的定义和形成过程进行了界定、深入探讨与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对独立的舆论个体的研究,并且是在一个共时的历史平面上进行的.而本文将从人类整个历史过程出发,通过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发展以及人类的价值认同过程的考察,对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一个线性的描述,并提出"众升螺旋"假说.我们认为,"众升螺旋"假说的提出,不仅仅为我们展现了社会中各种社会问题的发展过程以及舆论的发展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从整体上展现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模式.最后,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众升螺旋"这一假想的提出为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从而使我们能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建设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社会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依靠法律来维系,也需要舆论及其工具大众传媒的介入。舆论与传媒的表层性、政治性、虚拟性以及话语权使其具有特殊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价值整合、道德规范以及社会评价与监督等方面。作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舆论和传媒关注的焦点,舆论与传媒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控制功能,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9.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人博  朱健 《阴山学刊》2007,20(2):82-87
目前,学界将“舆论审判”与“媒体审判”分别加以讨论并无必要,从舆论学和法理学的视角看,二者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媒体审判”背后实际上是两种理念的冲突: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在中国现实语境中,这两种价值都有保护的必要,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对表达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行平衡,从而建构司法和传媒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